APP下载

从谚语看动物对降雨的感知

2019-08-30赵慧元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谚语气象动物

赵慧元

摘 要:动物能够在降雨前察觉到自然环境发生的细微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行为,人类依次总结出了大量谚语。动物对降雨的感知谚语,有一些具有科学性,有一些则属于人们的主观臆断。对于谚语的利用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谚语;气象;动物

动物有着比人类更为敏锐的知觉,人类通常察觉不到即将发生的某些自然现象,但是动物却能够早早的察觉,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去规避潜在的风险。通过多次的观察,人们发现了动物这种提前规避风险的能力,并将动物在自然现象发生前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与接下来所发生的自然现象进行联系,总结出了大量的规律。人们凭借这些规律去弥补自己在知觉上的不足,从而也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且围绕着这些规律形成了大量具有知识性与科学性的谚语。这些谚语中有许多都是在说明动物的表现与降雨这一自然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到现在依然适用。

一、降雨前的动物行为

人类驯化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所以人们近距离观察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也是家畜。人们也是从家畜身上最早发现了动物行为与降雨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不同的家畜在降雨前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谚语“老牛叫三声,不雨风便到”、“老牛叫,阴雨到”就是说在降雨之前,牛会大声的喊叫。马与羊在降雨前的表现也与牛相似,故谚语有“马牛一齐叫,风雨就来到”、“马羊一齐叫,风雨少不了”等。谚语“老牛抬头向天嗅,雨临头”说的是牛在降雨前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将头抬起来,用鼻子在空中闻。

猪作为常见的家畜,在降雨前也有特殊的行为。猪通常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贪吃好睡,且非常迟钝,但事实上猪的智力在动物中是可以排到前几位的。谚语“母猪不出窝,必定风雨多”说的就是猪在感知到降雨前不会像牛、羊那样大叫,而是回到窝里躲避起来,即使受到驱赶也不会轻易的从窝里出来。猪不仅会在降雨前躲到窝里,而且有时还会叼些草放在窝里,这也是对降雨的一种防范行为。猪向窝里叼草的时候,人们认为接下里将会是一场大雨,所以有谚语“母猪啣草,风雨不小”。

鱼类对降雨也非常敏感,“鲤鱼河中跳,大雨便要到”、“鲤鱼跳出水面,要下雨”、“鲤鱼跳花要下雨”等谚语说的都是鲤鱼在降雨之前会跳出水面。鱼在降雨前会有这样怪异的行为是因为水下的氧气含量不足。现代科学发现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大气压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压越大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含溶解度就越高,反之,当气压越小的时候,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而在降雨之前,大气压会降低,所以导致鱼在水下呼吸困难。而且水中的氧气含量与水的深度也有关系,水表面的氧气含量要比水下高很多,所以降雨之前鱼会跳出水面呼吸。不过鱼类跳出水面不是为了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而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从水面获取氧气。

“蚂蟥沉水天气晴,蚂蟥浮水天下雨”、“蚂蟥漂,鱼吐泡,天上有雨要来到”、“蚂蟥翻腾泥鳅跳,时间不长雨滔滔”、“泥鳅上下游,大雨在后头”、“泥鳅暴跳大雨到”、“泡里鱼儿跳,大雨要来到”等谚语中的蚂蟥、泥鳅在降雨前表现出的上浮、跳动等现象都是因为水下含氧量的不足。

降雨前的气压变化不仅会对鱼类造成影响,而且鸟类及昆虫也会受到影响。流行最广泛的谚语就是“牛打喷嚏蛇过道,燕子低飞大雨到”。在降雨前,燕子的飞行高度很低,有时候甚至会紧紧的贴着地面或水面。形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在降雨前,空气中的水分大大增加,水汽黏着在昆虫的翼翅上,会严重影响昆虫的飞行能力,使它们只能在地表附近飞行。而燕子为了捕食,也只好降低飞行高低。由于昆虫体型较小,不易为人眼所察觉,燕子体型较大,所以每次下雨前燕子的低飞捕食行为,就被认为是即将降雨的征兆。在同样的道理下,蜻蜓低飞也被人们看做是即将下雨的预兆,谚语有“蜻蜒低飞,不是风便是雨”、“蜻蜒低飞,有雨”、“蜻蜒满天飞,要下雷阵雨”。

昆虫的体态较小,所以对外力的抵抗力,尤其是对水的抵抗力非常低。空气中的水汽增加都会严重影响到它们的飞行,那么降雨对它们来说更是灭顶之灾,所以有些昆虫在感知到降雨前会提前进行躲避。蜜蜂就是在降雨前会进行躲避的昆虫,所以谚语说“蜜蜂乱忙,有雨”、“蜜蜂不做工,求雨不会空”。不仅昆虫会躲避,体态较大的鸟类也会在降雨前进行躲避。谚语“麻雀阴早不出窝,有雨”就是说的麻雀对降雨的躲避行为。麻雀作为常见的鸟类,通常很早就会离开巢穴去觅食,但是如果人们在阴天的早上醒来后看到麻雀还未出窝,就说明今天会有雨。麻雀乱飞乱叫有时候也被看做是有雨的象征,如谚语“麻雀闹,雨来到”、“麻眼雀黄昏乱叫,主雨”等。

有一些动物在降雨前会选择躲藏在巢穴中避雨,有一些动物却会在下雨前会从日常躲避的巢穴中出来,蚯蚓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蚯蚓爬出土,天将要下雨”、“蚯蚓出门天雨报”等谚语说的就是降雨前蚯蚓会从平时藏身的地下爬到地表来,人们很容易从地面上看到蚯蚓。蚯蚓会在降雨前爬到地表,是与蚯蚓怕积水的习性有关。蚯蚓是以皮肤来进呼吸的,通過不断的分泌粘液,保持体壁湿润。然后再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粘液中,最后渗入体壁、进入毛细血管,再通过毛细血管将二氧化碳排出。而降雨之后,土壤内存积的水分,将导致土壤内氧气稀缺,然而蚯蚓并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蚯蚓在察觉到将要下雨后,会爬到地表来,保障自己的呼吸。

蚂蚁也是如此,平时生活在低下的洞穴中,但是在降雨之前,蚂蚁会从洞穴中爬出来,并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人们将蚂蚁的这一活动叫做“蚂蚁搬家”。也有的蚂蚁会爬到树上来避雨,这都是因为蚂蚁不能在水中生存。所以谚语说“蚂蚁拦路,大雨如注”、“蚂蚁拦路天转阴”、“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上高天将雨”、“蚂蚁成阵皆主雨,蜻蜓点水皆主风”。也有一些蚂蚁不会抛弃洞穴,爬到高处去避雨,它们选择的另一种方式是加固洞穴,将雨水挡在外面。所以在降雨之前,有时候会看到在蚂蚁窝外有大量的蚂蚁在加固蚁窝,谚语“蚂蚁垒窝,大雨成河”说的就是这一情形。

“蚂蚁搬家蛇溜道,蝎子外出牛大叫,蛤蟆哇哇叫,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高处找,蚯蚓外爬蛇挡道”、“麻雀洗澡,蚂蚁成片,长蛇出洞有雨”等谚语中所说的蝎子和蛇为了生存也会在主动在下雨前从藏身的洞穴中出来。蛤蟆从藏身的洞穴中出来,则是因为蛤蟆喜欢潮湿环境的生活习性,它多在夜间活动,也是因为夜间气温较低,能够有效的保持体表湿润。而降雨之前气温的降低和空气中的水分增加,非常适合蛤蟆活动,此时捕食昆虫也会更容易。说明蛤蟆和降雨关系的谚语还有“癞蛤蟆出洞,大雨要来”、“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癞蛤蟆搬家,大雨要下”等。

二、動物降雨谚语的科学性

谚语是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之一,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讽诫性、教育性和科学性。很多谚语的科学性,都被现代科学所承认,如“瑞雪兆丰年”这条谚语就符合科学。因为冬季降雪多,对农业生产有保温、除虫、肥田、增加土壤湿度等功效。但也有一些谚语并不具备科学性,如“立冬无雨满冬空”,这条谚语指的是如果在立冬的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整个冬天都不会降雨。这种判断很不科学,天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不能根据某一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后面几个月是否会有降雨。

动物对降雨的感知谚语也是如此,其中有一些具有科学性,有一些则属于人们的主观臆断。动物的许多行为都完全出于生命本能,而且它们的知觉非常灵敏,能够察觉到人所不能察觉的自然变化。在降雨前,牛、马的吼叫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是否降雨的依据。因为在降雨前,有时会有一些明显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使牛、马等赶到不安,所以它们就会大声吼叫。鱼类跳出水面、蚂蚁搬家、蚯蚓爬到地表、蛤蟆出洞等行为,都与其生活习性有着紧密的关联,属于自然的条件反映,对降雨的预示要比牛、马的吼叫更为可信。但是也有一些谚语缺乏科学道理,如“母鸡背雏鸡,后天定有雨”。这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判定,认为是降雨前母鸡对雏鸡的保护行为。预测的降雨时间与母鸡背雏鸡的时间相隔过久,难以得出科学的解释。

谚语是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也应该认识到,有些谚语缺乏科学性,不应该盲目的相信和遵从。即使具有科学性的谚语,在应用时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域性和时间性。因为有些谚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脱离了它产生的环境,就会变为谬误。所以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是把谚语作为一种参考和指导,完全依赖谚语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三、小结

以动物行为来预测降雨,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有限条件下,对争取自身安全所作出的努力。人类对降雨的知觉虽然不如动物般敏感,但人类通过观察与总结,成功的将动物的这种能力变为了提示自己躲避风险的信号,并通过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在应用相关谚语的时候,要充分识别其中的科学性与臆断性,真正发挥出动物行为对降雨的预测作用。

猜你喜欢

谚语气象动物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