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8-30李丽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李丽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教师要有系统的构建意识,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精选辩题、创新引导、优化组织、拓展训练等方法,丰富思辨形式,成功激活学生思辨的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思辨能力 培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041-02

所谓思辨能力,是指思考、辨析、归结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学力指标体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政治学科引入思辨培养意识,意义重大。教师要有创新实践的主观自觉性,为学生精选辩题、传授思辨方法、优化思辨组织、拓宽思辨训练,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思辨学习活动的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精选辩题,激发学生思辨兴趣

(一)巧妙设问。政治课堂教学有众多议题需要学习和探索,教师要有整合筛选意识,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通过比较分析,为学生准备思辨性设问,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学力基础、学习悟性和学习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设计思辨问题时,需要有观照意识,难度系数要适中。如果可能,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选做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思考回答,这样可以拓宽问题覆盖面,激发学生主动思辨的兴趣。

精选辩题,教师需要进行更多主动探索。如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设计如下思辨问题:什么是货币?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挥什么作用?国家能不能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等等。如果学生拿到这些问题后,大都能够主动展开学习探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说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投放都把握得比较合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法。为激活学生主动思辨的意识,教师运用多种教辅手段,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动力,生动讲解、案例展示、辩题投放、媒体运用等,都能够形成课堂思辨机会。特别是多媒体的适当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个性图片、生活视频等都是重要的情境创设手段,能有效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辩论。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不妨利用思辨性问题创设情境。如教学“信用工具和外汇”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之前,为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生活中通常使用什么样的结算方式?你对信用工具使用情况有什么感受?你熟悉信用卡吗?它有什么作用?等等。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角色扮演,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支付情境,然后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学生说,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结算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来有现金支付,现在正向电子支付方式过渡,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逐渐成为主流支付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成功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课堂教学顺利启动。

二、创新引导,调动学生思辨思维

(一)平等沟通。政治课堂教学中,思辨无处不在,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为学生布设思辨环境,还要主动和学生展开平等的思辨讨论。课堂辩论气氛不热烈,主要原因应该在教师身上,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自觉和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学生一定会主动响应的。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研究思辨话题,共同组织辩论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主动提出一些质疑性问题,以供课堂教学参考。学生开始阅读和讨论,质疑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如果生产者提供劳动生产率,会不会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再组织学生对筛选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学习。在教师不断提示下,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课堂效果显著。

(二)传授方法。思辨方法众多,教师需要有整合筛选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力基础传授方法,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思辨情境之中。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延展等都属于思辨方法范畴,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辨活动,确保课堂思辨活动顺利推进。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教师需要有系统培养的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出对应规划。

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设辩论话题:我们还应不应该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大多数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是非常有必要的,少部分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此时,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开展课堂公开辩论活动。教师给出必要的方法提示:辩论要有理有据,阐述观点要清晰明了,不可模棱两可。正方观点:艰苦奋斗没有过时,保持艰苦奋斗是一种健康心态,无论处于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也不能过时。反方观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每个人都刻意追求艰苦奋斗,就不能快速走上现代化之路。教师也参与到辩论活动之中,适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方法。

三、优化组织,丰富学生思辨形式

(一)独立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课堂思辨活动的设定,教师要有优化组织的意识,通过个性引导,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契机。高中学生思想趋向成熟,有独立思考的强烈诉求,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设计独立思考的学习任务,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这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一定帮助。独立思考不是让学生随意学习,而是给出必要的提示和要求,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促使其建立新的思考认知。

如教学“生产与经济制度”时,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并对教材相关內容进行深度发掘,形成自己的个性理解。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都能够表达各自的个性理解。教师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可以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要冲击,有效提升教学品质。

(二)互动辩论。课堂辩论是典型的互动性思辨活动,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辩论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启动学习思维,并不断在互动辩论中完善学习认知。辩论形式众多,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匹配性设计,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展开辩论活动。同桌可以辩论、小组内能够辩论、班级也可以辩论,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选择,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辩论的积极性。

为拓展学生的思考维度,教师不妨设计一些课堂辩论活动,让学生公开辩论,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有直接帮助。如学习“企业与劳动者”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辩论话题:我国劳动岗位缺口很大,待业人数也非常庞大,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呢?问题投放之后,学生展开热议。教师根据不同观点趋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让学生自发展开小组辩论活动。有学生认为,我国劳动岗位缺口大,是因为一些劳动岗位太过艰苦,收入不高,而待业人数众多是因为没有理想的工作岗位,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也有学生说,劳动岗位缺口大,待业人数基数大,这个矛盾必须尽快解决,不然便会造成国家的巨大损失。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极度活跃,思辨能力也得以提升。

四、拓展训练,形塑学生思辨能力

(一)接轨实践。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延伸到训练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案例搜集、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进行深度思考。政治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让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展开辨析性学习,不仅能够深度夯实学生的学力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有亲身经历,这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接轨社会现实展开学习讨论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教学“投资的选择”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辨话题:假如你家里有 10 万元闲置资金,让你来设计一套最为合理的投资方案,你会如何操作呢?面对这个话题,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考,为防止出现偏差,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一些提醒:投资有风险,如何做好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不管选择何种理财方式,合法合规是基本原则。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开始思考讨论,进行个性设计。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大都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出来。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学生从中获得不少思维启迪。

(二)网络辩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课外学习训练成为常态。在政治讨论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课外网络讨论话题,让学生借助网络交互平台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效果会更明显。高中学生运用网络交互的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教师能够提出适合的互动话题,自然能够引发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如果有可能,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并给出必要的引導,确保网络辩论顺利进行。

教师选择网络辩论辩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针对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点来创设,效果会更突出。如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时,这节内容涉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容,教师结合社会实际为学生创设网络辩论话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反对平均主义,还要防止收入差距太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贫富差距已经相当悬殊,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辩论话题一抛出,立刻引发学生热议。有学生认为,贫富差距加大,这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已经触及公平原则底线,应该引起广泛关注;也有学生说,要求平均是不合理的,只要是合法收入,都应该受到保护,如何落实公平原则,国家需要出台相关制度确保贫富差距在安全范围之中。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辩论活动,说明教师辩题设计是有效的。

思辨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高中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愿,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启迪,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演绎、比较、整合等思维实践,有效提升思辨能力,进而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贾 振.论中学——浅析辩论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19(1)

[2]张志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8)

[3]黄苏云.高中政治讲评课培育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7(3)

【作者简介】李 丽(1982— ),女,广西河池人,教育硕士,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