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8-30龚泰芳
谢 易,魏 杰,龚泰芳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老年性疾病也随之增加,其中骨质疏松是一种易被忽视的常见疾病,对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代谢异常而导致骨量下降、骨质脆弱,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增高,其中椎体压性骨折较为多见[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是一种以腰背疼痛、脊柱后凸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多采取手术治疗缓解疼痛、恢复脊柱功能。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高粘度骨水泥材料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术式,逐渐成为治疗OVCFs的重要方法[2]。该术式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进行球囊扩张和高粘度骨水泥灌注,促进压缩性骨折复位,矫正畸形,迅速缓解疼痛,预防脊柱进一步坍塌[3]。本研究旨在探讨单侧与双侧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高龄OVCFs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行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76例高龄OVCFs患者。纳入标准:①男女不限,年龄>65岁;②经CT扫描和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个椎体压缩骨折,病程<2周;④腰背疼痛明显,不伴有神经损伤;⑤术前详细检查,综合评定手术风险,确定能耐受手术者;⑥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陈旧性或病理性骨折,或非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影响PVP者;③合并椎管狭窄、脊髓压迫或神经损伤者;④合并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⑤合并精神性疾病或意识不清晰,不能配合完成问卷者;⑥不配合术后康复锻炼和随访者。将采取单侧入路的42例分为A组,采取双侧入路的34例分为B组。A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71.28±4.63)岁,病程(7.89±3.05)d,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24例;B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72.19±4.13)岁,病程(8.27±3.19)d,胸椎骨折15例,腰椎骨折1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手术方法 两组均取俯卧位,腹部悬空,常规心电监测,在C型臂X射线机透视下定位受伤椎体,用记号笔标记椎弓根在体表的位置;常规消毒铺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臂透视下穿刺。A组采取单侧入路:①选择病变棘突为中心,正位椎弓根的外上方约1 cm处作为穿刺点,将穿刺针经由椎弓根缓慢推入椎体,C臂显示穿刺针顶端到达椎体后缘3 mm处时停止进针,拔出穿刺针、插入导针。②沿导针置入扩张套管和球囊扩张系统,向球囊注入造影剂,压力在100~200 Pa,确认损伤椎体高度恢复至满意后停止加压,拔出球囊。③调制高粘度骨水泥,在C壁透视下注入拉丝状的骨水泥,若发现渗出则立即停止注射操作。④注射完毕后将骨水泥推入器旋转,待骨水泥硬化后拔出套管和推管。B组采取双侧入路,穿刺方法同A组,先于病变椎体一侧椎弓根穿刺,行球囊扩张,再于对侧行椎弓根穿刺和球囊扩张,在C臂透视下双侧同时注入骨水泥,其余操作同A组。
1.2.2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24 h,减少腰部活动,常规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定期换药,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常规使用抗生素3 d;术后复查X射线,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损伤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术后72 h适当下床活动,逐渐开始进行腰背肌功能恢复锻炼。两组均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剂量、X射线照射时间等指标。②椎体前缘高度:用Photoshop工具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1年X射线片上损伤椎体前缘高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③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在压缩骨折椎体的上椎下缘和下椎上缘分别画一横线,作两横线的垂线,两线相交的角度即为Cobb角,角度越大则压缩程度越严重。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划10 cm长的线段表示0~10分的疼痛程度,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得分越高则疼痛越剧烈。⑤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5]: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社会生活等10个评分项,每项得分0~5分,总分=(各项得分和∕5×回答的问题数)×100%,得分越高则功能障碍越严重。⑥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A组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均短于B组,骨水泥注入剂量小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术后3天、1年,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增高,Cobb角均较术前缩小(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术后3天、1年,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4 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7.14%(3/42),B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88%(2/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
3 讨论
OVCFs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源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体骨性和软组织稳定性下降,以至于微小暴力冲击即可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该类型骨折,一方面应采取外科治疗手段恢复损伤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另一方面应积极的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6]。
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微创技术,在C臂透视下将高粘度骨水泥等生物材料注入椎体,促进损伤椎体高度和强度恢复,从而达到治疗OVCFs的效果[7]。该术式通过球囊扩张的方式使椎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便于注入骨水泥和降低注入压力,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骨水泥渗漏[8]。相关研究表明,椎体骨折时脊柱的力学性能减弱,稳定性和机械程度也变差,同时骨小梁间隙增宽,椎体发生塌陷,高粘度骨水泥注入后均匀分布,凝固硬化后将微小骨折固定并支撑压缩的椎体,重建了伤椎的力学平衡[9]。临床上常采取单侧或双侧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双侧PKP可同时均衡的增加伤椎两侧的刚度,但手术时间比单侧入路增加一倍,使用的骨水泥更多,对椎体损伤更大,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且X射线照射时间更长,对老年人而言风险较大[10]。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均短于B组,骨水泥注入剂量小于B组,证实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本研究还对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术后3天、1年,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增高,Cobb角均较术前缩小,表明PKP对恢复椎体高度有显著效果,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说明PKP对高龄OVCFs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与单侧或双侧的入路方式无关,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
鉴于腰背疼痛是OVCFs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也成为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文献报道称[12],PKP采取骨水泥注入的方式可促进脊柱稳定性和生物力学特点恢复正常,减少脊柱微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进而缓解疼痛;高粘度骨水泥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明显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减轻疼痛;骨水泥具有产热功能,60~70 ℃的温度可对伤椎周围神经纤维造成破坏,并减轻骨折周围出现的炎性反应,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13]。本研究发现,术后3天、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PKP可有效缓解高龄OVCFs患者疼痛,促进脊椎功能恢复,且单侧与双侧入路所达到的效果一致。武志刚等[14]研究认为,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与术后康复锻炼有较大关联,本研究入组患者在手术矫正畸形后均采取科学的术后康复训练,因而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均较好。骨水泥渗漏是PKP治疗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操作应规范,尽量避免渗漏的发生,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单侧和双侧PKP的并发症均较少,是安全的术式,究其原因可能与球囊扩张的保护作用有关[15]。
综上所述,单侧与双侧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高龄OVCFs均能达到较高的疗效,两种入路方式在恢复椎体高度、脊椎功能、缓解疼痛等方面有同等效果,且骨水泥渗漏发生均较少,但单侧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及减少骨水泥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