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治疗对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9-08-30邱序忠
邱序忠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中江 618100)
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多由于较大的暴力所致[1],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压砸等,瞬间爆发的巨大冲击力袭击使股骨头脱离髋臼包裹,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剪切力过大,造成髋关节骨折及脱位[2]。由于创伤大、病情较重,若治疗不当,可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股骨头坏死[3],导致终身残疾。因此,早期合适的治疗对于本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分型治疗对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74例,纳入标准:①根据病因、症状、体征及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②未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及其他部位骨折患者;③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经临床评估符合手术适应证;④所有患者临床及随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②凝血功能异常及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患者;③具有麻醉及手术禁忌证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34~68岁[(49.25±9.74)岁];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11例,压砸伤7例,其他原因4例;骨折类型(Evans分型[4]):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16例,Ⅳ型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2~67.5岁[(49.13±9.52)岁];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12例,压砸伤5例,其他原因3例;骨折类型: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Ⅳ型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保守治疗:在腰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行骨牵引或皮牵引。观察组予分型治疗:采用同对照组一致的保守方案治疗Ⅰ型、Ⅲ型患者,采用复位切开或者内固定手术治疗Ⅱ型、Ⅳ型及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4]:治愈:髋关节无疼痛,步态正常,无跛行、无需扶拐,X射线检查提示接近正常线,髋关节无间隙狭窄、关节改变或硬化等;显效:髋关节偶有轻微疼痛,步态正常、无跛行,X射线提示无明显关节间隙狭窄、关节改变或硬化;有效:髋关节偶有可耐受疼痛,步态尚可、偶有疼痛所致跛行,X射线提示轻度关节间隙狭窄、关节改变或硬化;无效:髋关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X射线示关节间隙狭窄、硬化或关节改变。临床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②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5]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疼痛(44分)、功能状态(47分)、下肢畸形(4分)、髋关节活动度(5分)四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佳。③记录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χ2=6.77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骨折复位程度比较对照组复位满意率低于观察组(χ2=5.638,P<0.05)。见表1。
表2 两组骨折复位程度比较 [n(%)]
2.3 两组骨痂生成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骨痂生成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月、半年及1年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骨痂生成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χ2=5.232,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是指髋臼合并股骨头后脱位或者股骨头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多由车祸、坠落或重物打击所致,病情较为严重。因髋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5],若矫治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工作者普遍认为,对于本病应实施早期复位,以缓解股骨头压力、改善股骨头血运[6],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治疗可明显减少本病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7],改善预后。
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的非手术治疗方多采用骨牵引,其可维持股骨头与髋臼头臼对应关系,使关节间隙扩大,有利于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坏死可能,多适用于Ⅰ型、Ⅲ型关节腔内无游离骨折片、严重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无变位或变位发生少等骨折患者[8]。而Ⅱ型和Ⅳ型髋关节脱位患者,多合并髋臼大块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多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易诱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因此多采用内固定、复位切开等手术治疗[9]。分型治疗是一种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手段的治疗方案,其根据股骨头和相关结构位置的关系,结合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充分把握本病发生机制,对患者病情程度做准确的诊断与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有个性化、系统化及辩证性,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论及要求。其可及时清除关节腔内异物,最大限度地促进髋臼解剖结构的恢复,维持头臼对应关系[10],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更快、更佳地得到恢复。
创伤性关节炎是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最多见的并发症,由于复位过程中未达到解剖复位、头臼关系未对应,往往易导致此病,正确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坐骨神经损伤也是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常见并发症,由于骨折处理不及时,股骨头及局部神经供血不足[11],导致这类并发症发生。因此,早期及时给予手法复位或内固定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研究表明,采取分型治疗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骨折复位满意率明显高于单纯保守治疗者;分型治疗的患者骨痂生成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明显增高,分型治疗的患者治疗后1周、1月、0.5年及1年的Harri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者,不良反应率低于保守治疗者。由此可见,在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的治疗中,采取分型治疗比保守治疗效能更佳。
综上所述,分型治疗对于创伤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比单纯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后骨折复位满意率高,可明显缩短骨痂形成时间、加快骨折愈合,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