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守手法复位和分型治疗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8-30张新雄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伤性股骨头分型

张新雄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 安岳 642350)

髋关节在受到较为严重的创伤时,才会出现骨折导致脱位的现象,髋关节的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组织和坚韧的韧带对其提供保护作用,因此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发生率较低[1]。而造成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会引发股骨头坏死导致患者出现终生残疾,并常会与各种血管、神经、脏器损伤合并,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若抢救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健康[2]。对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保守手法复位和分型治疗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保守治疗,采取手法复位方法,采取腰部联合麻醉,麻醉确认后牵拉复位股骨轴线,在复位成功一周后进行连续皮牵引、骨牵引。观察组采取分型治疗方法,对于Stward分型为Ⅰ型、Ⅲ型的患者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相同,对于Stward分型为Ⅱ型、Ⅳ型及进行手法和牵引进行复位失败的患者采取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治疗,清除创伤髋关节的血块和骨折碎片,达到解除神经、血管压迫目的,对脱位的髋关节复位治疗使用复位钳进行。部分复位施行有难度的患者在骨折缘部进行钻孔治疗,对骨折处可使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摘除不影响稳定和恢复的小骨片。手术治疗结束后可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利用牵引在床上联系抬臂、抬臀等,在术后4周可进行关节适当活动,活动量逐渐适当的增加,待8~12周后基本骨折愈合的患者可进行负重去拐锻炼。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4]。治愈:疼痛消失,走路无不适,形态正常,经X射线检查后关节改变、关节无间隙硬化、狭窄。好转:有较轻疼痛不适感,走路无不适,形态正常,经X射线检查后显示关节间隙硬化、狭窄和关节有较轻改变。无效:疼痛不适感严重,经X射线检查后显示关节硬化、间隙狭窄关节发生严重改变。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②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对比。③使用后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5](Harris),满分100分,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70~79分为可,差为70分以下。对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χ2=4.72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Harris 髋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月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对照组优15例,良27例,优良率80.76%,观察组优18例,良30例,优良率92.30%。

表3 两组Harris 髋关节评分比较 (分)

a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对照组髋关节外展、屈曲、内旋、内收、外旋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分)

3 讨论

髋关节骨折脱位在间接暴力的作用下,才会出现髋臼合并股骨头后脱位或股骨头骨折,同时会伴有各种脏器、血管损伤等不同程度的复合伤[6]。在处理时应在进行同时检查,并对骨折脱位及时的尽早处理,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和诊断能够有效减少发生髋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及股骨头坏死的机率[7]。因髋关节位置较深较为特殊,患者骨折的情况在当时有限的医疗设备下不能做到明确清晰的观察、了解,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较为常用,但预后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8]。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诊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及设备不断更新,常用方法为CT、X射线片等,X射线片易出现影像重叠现象,在照射时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像,所以对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研究,在髋关节骨折脱位的判断上使用CT越发的广泛,CT对患者的骨折线方向、数目及骨折数目、位置、旋转和股骨头脱位程度及方向。并使用三维立体重建技术对髋臼的立体图能进行显示,准确的对髋臼内部结构进行直接观察[10]。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使用手术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治疗少数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尽早的对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复位对预后恢复有促进作用,在手术后提高临床疗效可进行有效适量的功能锻炼。

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方式对于髋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对牵引、手法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1]。骨折超过3 mm移位合并关节内骨块游离、CT检查后壁骨折超过40%、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的患者应尽早的进行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对关节腔内的异物进行清除,对髋臼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对头臼关系继续维持,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12]。且对于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采取Stward分型,将骨折程度分为四个级别,由轻至重,相应治疗措施能够根据其系相关结构与股骨头的位置进行分型将临床诊断的结果结合,能够进一步的对患者骨折脱位的发病机制进行掌握,对骨折脱位能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会对患者后续治疗和病情的评估起到帮助作用。

本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采取分型治疗髋关节骨折脱位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采取保守手法复位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分型治疗方式对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疗效较好。术前、术后均进行Harris 髋关节评分对比,与手术前对比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显著的提升,在手术后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恢复疗效更为明显。术后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活动度比较,观察组在外展、屈曲、内旋、内收、外旋各项评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活动度恢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对患者术后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两组治疗方式对于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治疗均是有效的治疗,但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在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活动度及骨折复位的程度恢复都优于对照组。分型治疗对髋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股骨头分型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