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及培养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对策

2019-08-29钱周莉

读写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行为习惯幼儿园

钱周莉

摘 要 3-6岁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缺乏对行为习惯的正确认识,因此无法辨别好习惯与坏习惯,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中及时的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作用,培养幼儿的正确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教育理念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将良好习惯应用于生活之中。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行为习惯;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046-01

陶行知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后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从侧面反映,在幼儿时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但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并不应该是强制性的教育活动,而应该是贴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应该从生活理念视角出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将生活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中,“生活即教育”视角培养幼儿的正确行为习惯。

一、生活教育理念内涵

生活教育理念是指“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中心,更是指导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向。生活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要从教学问题上、教学方法上转变,要求教师要以生活为教育素材库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做到从生活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呢?幼儿教师要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开展教育工作,只需将行为习惯教育寓于生活活动,才能够对幼儿实现真正行为习惯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理念视角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视角下的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要求幼儿教师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将行为习惯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

(一)提高教育重视程度

首先幼儿教师必须重视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俗话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中,更要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引导家长也提高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度,以在强化重视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全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其次幼儿教师与家长必须从生活入手去看待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养成的,倘若教师与家长忽略了幼儿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极易让错误的行为习惯滋生,进而影响幼儿。

(二)正面引导纠正行为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行为习惯的好坏没有辨别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行为习惯培养活动时面对幼儿的“坏习惯”要及时的纠正,正面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矫正,而不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我班有位幼儿喜欢在桌子上乱写乱画,如果将这种行为看做幼儿涂鸦的玩乐不加以纠正,儿童会养成乱写乱画、不爱护公物等行为习惯。在这时教师必须及时的“站出来”加以指导,告诉幼儿这样是不对的,让幼儿对比自己的课桌与别人的课桌的差别,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过于严厉或者批评幼儿,否则会给幼儿以严肃感,让幼儿产生抵触与惧怕心理。而是要用温和的方式及时的点拨幼儿,甚至要鼓励幼儿改变坏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的幼儿园环境,要让幼儿认识到环境的整洁需要靠大家来维护,要开展一起简单打扫幼儿园的小游戏活动,以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小主人,能够自觉的维持班级卫生。平时在家中,教师也要引导家长给幼儿以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幼儿参与到家庭的打扫与整理中,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在家中的环境中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四)趣味游戏强化教育

教师要利用趣味化的游戏来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活动,给幼儿以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增加自身的体验感,以有效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开展“我是卫生小标兵”的游戏活动,让幼儿针对不同的卫生行为作出分类,这样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强化对错误坏习惯的认识,也能够自觉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当然,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加深幼儿的体验,将幼儿放置在游戏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行为习惯趣味游戏中,才能够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结束语

总之,要想把握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的正确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从过去的“强制化”僵硬教育中“走出来”,融入“生活化”情感教育才能让每一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才能够引导每一位幼儿能够在健康行为习惯的指引下快乐生活、阳光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雪灵,卢清,刘尧.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生活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蔡燕.3-6岁儿童健康领域生活化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3(09).

[3]刘艺敏.浅议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0).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行为习惯幼儿园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爱“上”幼儿园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想念幼儿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