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讨

2019-08-29韩淑萍

读写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文化

韩淑萍

摘 要 小学是教育基础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迎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不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展开分析,明确其优势所在的同时,提出合理措施予以实践。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032-0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潜在的教育价值,在学生思想启迪和道德修养培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却被人们所忽视。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认知和重视,以便于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带给学生良好的人文教育和熏陶。传统文化拥有价值深刻的教育內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全面贯彻新课改要求,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初入社会后,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创设良好的人文熏陶,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此,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引入伟大人物先进事迹,促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和教育启迪,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行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性组织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大量汉语言文学内容,意境悠远,含有丰富的辞藻,创设传统文化氛围,有助于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熏陶,丰富人文内涵,逐渐养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传统文化篇目,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熏陶。诸如,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中,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朗诵诗歌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挂”“遥看”和“三千尺”等字眼,感受庐山瀑布壮观场景,通过比喻、对比和夸张手法的学习,深层次感受汉语言潜在魅力,丰富文化内涵。另外,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可以感受古人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美德教育熏陶,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对于后续学习和发展意义深远。

(二)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汉语言潜在价值,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汉语言文化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意境悠远,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集中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潜在趣味性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谛,对于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诸如,小学语文《毛主席在花山》文章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收集毛主席的动人事迹,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要引入课堂中,促使课堂目标全面落实到实处。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送茶”“推碾子”和“碾米”等生活事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分析和讨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积极组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三)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很多客观表现形式,是对主观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诸如,书法、国画和对联等内容,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前沿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理的艺术形式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在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另外,在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介绍文章创作背景。古诗文朗读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朗读重要,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力度不足,教师应该掌握合理的朗读技巧,引导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开展。通过引入传统文化,以便于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可以深层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带给学生良好的文化熏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雅涵.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86.

[2]陈兰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114-115.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文化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