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党风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2019-08-29张婉陶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党风建设习近平

关键词 习近平 党风建设 思想继承

作者简介:张婉陶,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79

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党风建设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从中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党风建设思想是对前人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党风建设政策的约束性和党风建设的持久性这四个方面,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我党党风廉建的标杆思想和党员行为指南。

一、对党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马列主义批判空想主义,坚信唯物主义,并在哲学理论上、经济学理论上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上坚信无产阶级胜利的必然性,而无产阶级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融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坚定不移的为广大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去斗争,同时列宁也在此基础上强调人民群众觉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并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警醒内部人员,要深刻整顿官僚主义和拖沓行为,马列主义在思想根源上说明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即要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和警惕官僚主义作祟。毛泽东同志在马列主义思想上结合了中国革命实践经验,提出了“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践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随后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组织起来》等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这三大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随着时代的向前同样有了新的精髓总结,但核心是不变的是对党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自任职以来,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党风建设的本质认识上与前辈是一致的。在十八届中央纪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国现阶段国情相结合,在前人思想基础上着力突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他把腐败比喻成社会毒瘤,如任由腐败问题的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国亡党,习近平党风建设与反腐败是紧密相关的,这逐渐形成了他自有的党风建设思想体系。

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员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处理好现实的目标,只有坚定信念和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才能更好的勤政务实,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良好继承。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 。邓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特殊国情下,提出整顿党风,解放思想的禁锢,同时他提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维护党的统一、维护国家的统一都需要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使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国家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坚持“两个务必”的方针政策,无论在任何时代背景下,理想信念的坚定都是立身之本和立党之本。习近平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创新的将理想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现有官员的贪污腐败、消极工作、立场模糊、以个人利益为先等作风问题都是精神上“缺钙”的表现,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理想信念放到了检验是否为好干部的第一标准位置上,这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创新。

三、对党风建设的制度约束性和执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风建设的制度约束和制度执行层次达到了新的高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在制度的范围内使用权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全体中共党员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胡锦涛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制度与权利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将权利和制度的关系形象的概括成野兽和笼子,其实就是在警醒部分党员干部要自觉的接受制度的约束,同时加紧封住漏洞,将“制度的笼子”编织得更为紧密,从思想层次和制度层次上杜绝作风问题的产生。

其次,制度约束为根,制度意识为本;以制度约束为根还不足以固本,这需要培养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和违纪行为多是由于“认真”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認真”二字实质上就是制度意识,只有“认真”的制度意识才能让党风建设达到应有的高度,才能让党员干部提高为官做人的底线。

最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创新的将党风建设的思想精髓运用到实践中,科学认识了学风、文风和党风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1942年和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将思想层次的认识通过实践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创新的将“中国梦”和执行力捆绑在了一起,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倡议,实干兴邦有多重角色、多种含义的多种解释,在党风建设方面的“实干兴邦”则是制度执行力的体现,只有精准、真抓和实干才能真正兴邦。

四、对党风建设事业的持久性

党风建设不在朝夕,而在于持之以恒。1945年毛泽东同志曾回答过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周期律问题,他提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色,不变质,就一定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话时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并提出要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深入持续的进行下去 ,这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毛泽东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并表明了党的作风持久性建设的决心。

五、对党风建设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理论不等于教条,在理论和实际之间需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早在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讲,这次演讲关于党风建设的总结为:学风即党风,只有坚定深入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才能保证党性的纯粹。毛泽东同志指出:“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 。

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2013年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发扬劳模精神在于“实”,“实”在于落实和尊重客观实际,“实”的反面是“虚”,“四风”的不良风气就是“虚”。在近年来的多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反四风”的思想进行概括和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不能以形式主义来反对形式主义”,这深刻的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官员干部作风认识的透彻性,同时也与毛泽东同志对于片面摘抄马列主义的只言片语当文章来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对党员干部奢靡作风的批判性

中国共产党面临战争的最后胜利,即将带领全中国走进社会主义社会之时,中共在西柏坡举行了三次重要的会议,其中以第七届二中全会的影响最为广泛,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同志在全体人民沉溺在即将胜利的喜悦狂欢中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作为例子,总结了我国几千年历史中由兴盛走向灭亡的经验,不论在什么时刻都能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才能长久的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接下来的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强调、继承和发展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在坚持“两个务必”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下党员干部贪污腐败习气盛行的新形势,郑重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分表里,互为两面,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适当的享受是人之常情,而当适当享受演变成了奢靡、泛滥、浪费的程度则是不正之风,必须抵制。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时刻告诫共产党人要时刻清洗身上的细菌,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七、对党风整顿形式的法制性

在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道路上相当重要的一个转折點是在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同时还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为党的一贯思想原则,从1936年的遵义会议至1941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党内许多干部饱受“左倾”“右倾”错误思想的毒害,党内盛行着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风气,不从思想作风上肃清这股不正之风,就会危及党的革命道路。整风运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有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确立整风运动的政治策略,从党的高级干部为切入点深入的进行革命实践调查,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才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革命道路;第二阶段为全面开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面向全党同志以会议,报告的形式阐明整风运动的任务和方针;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通过整风运动的开展,对党历史上左右倾错误进行公证的结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做成材料。整风运动是党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执行的重要整顿形式,这也让党内全员清晰的认识到党风建设不是纸上谈兵。

在法治文明新时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风建设也应当适应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法治的实践形式进行整顿。习近平总书记不断的在多个会议上强调制度的约束性和执行性,要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制度从宏观上理解就是法制,用法制为牢笼约束公权,以法治的形式来整顿党风。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这也说明党风建设的治理形式从整风活动到会议专题,从会议专题到法制监督,实现了质的进步。

注释: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 2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N].广安日报,2017- 04.

习近平.共产党人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会得软骨病[N].人民日报,2016- 02.

胡景涛.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 0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D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1-16/6977537.shtml,2018-04-2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习近平.人民创造历史 劳动开创未来[N].人民日报,2017-04-2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习近平.习近平论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0-17.

猜你喜欢

党风建设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从朱德家风看当代党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纪检监察部门的条件及发挥有效作用论述
探讨煤矿企业党风建设中的现状与策略研讨
十八大以来党风建设亮点、成效及借鉴意义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