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和静谧廿八都

2019-08-27季怀恩

浙江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铜锣蒸笼排骨

季怀恩

廿八都镇地处浙闽赣三省边界,交通便利。镇辖面积66.7平方公里,与周庄、乌镇等江南名古镇相比,它“藏在深山人未识”,带有几分神秘,有着与其他江南水乡所不同的别样风格。更有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历史岁月长   廿八好风光

枫溪老街。古街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店铺,旗袍店、银饰店、工艺品店……都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气息。古镇一般是每户居民三间店面,以高耸的马头墙做间隔。店面出檐深远,山墙侧以叠涩的方式将檐口悬挑至1米开外,街道两厢屋檐相对而出。古镇的街道除了是商家店铺叫卖的最佳场所外,更是古镇人民平时生活之外的延伸。老街两旁是一户户店家在招揽生意,往里的店堂就是店家的客厅和起居室,客厅里悬挂着主席像和传统福禄寿三仙图。厅内三面设有太师椅,陈列整齐,几案整洁,这就是廿八都古街特色的“前店后宅”形式。整个小镇被一条小溪环绕,因此古镇的居民们常常在街道边择菜、洗衣,来回穿行,街道也就成了沿街居民会餐交谈的场所,商业气氛和生活气氛都十分浓厚。

珠坡桥。珠坡桥是一横跨在枫溪上的木质廊桥。上前走过,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充满了岁月感。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溪水,溪水潺潺,给桥上的人们带来了凉意。古时廿八都人善唱山歌,樵夫们走在珠坡桥上,即将到家,心中欢畅,免不了哼上几句,正所谓“一人唱歌,众人和”。久而久之,珠坡桥便成为樵夫的赛歌桥,而“珠坡樵唱”更是成为了古镇十景之一。

农博馆。廿八都在清至民国时,以水碓房为主的粮油加工业相当发达,鼎盛时期更有十多家水碓房。因此农博馆以水碓房为展览场所,以石磨、油榨、水碓、谷扇、木盆、撞钟等加工粮油工具的展示,来重现劳动人民古老原始的粮油加工场景。屋内陈设着农业生产用的犁、水车、耙等工具,更是展示了古代廿八都劳动人民从生活实践中迸发的创造力与制作器具的手工能力。屋身由黄泥砌成,屋内铺陈着整齐的地砖,夏天不用开空调也很凉爽,空气流通顺畅,毫无潮湿的感觉,无不体现着从前廿八都人民设计的巧思。

美味处处有   廿八妙滋味

廿八都豆腐。廿八都的美食有很多,廿八都豆腐就是其中一个。与普通豆腐相比,廿八都豆腐闻起来有一股炭烧的香味,尝起来更是回味无穷。廿八都豆腐好吃的秘诀在于它豆好、水好。豆,精选了本地的优质新鲜大豆;水,取自高山泉水。如此原料才造就廿八都豆腐的鲜嫩爽滑。本地人常用泥制小火炉炖上一锅排骨豆腐,泥炉被炭火细细地烧着,豆腐一块挨着一块依偎在炉里,排骨的鲜香浸透了豆腐的缝隙,豆腐的香醇渗入排骨的骨髓,咕噜咕噜,光看着冒上来的热气,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

銅锣糕。廿八都铜锣糕是廿八都的传统节日特色糕点,一般过年的时候,廿八都人都要蒸上三四笼铜锣糕。先把糯米、大米按7∶3的比例磨成粉,然后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拌在一起,使劲地揉。接着加入山药、白糖、佛耳草、丹桂、野生山茶油再次揉。准备好蒸笼,先把摊满了粽叶的蒸笼一笼一笼平放在板上,用手把粉团抱入蒸笼中,然后在蒸笼边上放几个用来通气的空心竹筒,接着用剪刀将超出蒸笼的棕叶剪去,而后加盖蒸熟。在蒸之前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铜锣糕上放上些许枸杞或者桂圆,让铜锣糕更具风味。

麻饼。廿八都麻饼乃是一绝,制作材料与他处的麻饼别无二致,巧就巧在这麻饼制作中的“绝技表演”。37个大小均匀的生饼在放着白芝麻的竹编盘中铺开,店主使出“乌龙下海”“春风拂面”“神龙摆尾”“凌波微步”……一共十一招“武林绝学”,而后个个生饼依旧整整齐齐地排放在竹编盘中,还都沾满了白白的芝麻粒儿。放入烤盘中烘烤,阵阵酥香飘入鼻腔。在一方小小的天地,做一桩小小的生意,老板的表演散发出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小小的麻饼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江湖”。

猜你喜欢

铜锣蒸笼排骨
蒸甜粿
掉牙记
半自动升降蒸笼
10分钟搞定铜锣烧
可乐排骨制作秘籍
贺红安县铜锣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铜锣的心事你别猜
厨房料理小妙招
最后一声铜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