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逻辑
2019-08-27郭瑞萍王甜甜
郭瑞萍 王甜甜
摘 要: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现代化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整体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不仅是经济现代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不断加深对经济现代化认识的思想成果。从历史发展角度探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既有助于理解其深刻内涵,又能在实践中统一认识,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经济体系;经济现代化;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7-0087-05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后,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进行一般理论阐释,一类是立足十九大报告内容,对我国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分析论述。笔者研究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对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认识仍存在着不同看法,不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实践。本文力求在明晰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的基础上,从历史演进角度对其形成作深入分析。
一、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要准确把握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应依据“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一般涵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确定。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般涵义
“经济体系”的内涵在学术界缺乏明确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不过对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的归纳和理解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界定“经济体系”容易达成理论共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结构是一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综合体。经济体系就是一国的经济结构,在生产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产业体系,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①。
“现代化”的内涵在理论界有“状态论”②与“过程论”③的分歧。笔者认为,这种分歧不存在实质的不同,仅为分析角度的不同。如十九大提出:“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④在这里,现代化被视为中国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无疑是将现代化理解为目标实现后的一种状态。但我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是靠不断建设实现的,这又体现出现代化的过程性特征。由此,“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现代化了的经济体系,在生产力方面表现为现代化了的产业体系,在生产关系方面表现为现代化了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另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靠“经济体系”的不断现代化来实现的。
(二)现阶段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涵义
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确定,必须既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般规定,又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根据世界产业发展一般趋势,结合现阶段的国情,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十九大提出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資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④;现代化的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现代化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可以看出,十九大所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上是对我国经济结构现代化的通盘考虑,体现出我国对经济现代化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整体上理解经济现代化,而不是仅从生产力角度理解经济现代化,这一认识的是在我国现代化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而最终形成的。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初步认识:“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实践进程
(一)“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和手工业占据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主体地位,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仅为12.6%⑤。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建立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工业生产体系,一个是加快各经济部门的社会主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党中央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外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国内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不能满足我国巩固国防、迅速改变经济落后状态的需要,同时,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所以我国选择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将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我国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践证明,“一五”计划的实施,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首次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随后,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⑥。这是我国对经济现代化的最初考虑,将经济现代化看作是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特定产业的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是对我国当时阶段性问题的回应。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业。新中国初期,在经济凋敝的情况下建设农业现代化不仅能解决人民的日常生活问题,也能为工业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而通过工业现代化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我国急需通过工业化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强大支持,国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中国初期,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问题,在国际上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先后参加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国内西南地区不断受到印度侵扰,而且与苏联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边倒”到后来的关系破裂,此时,建设现代化的国防便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这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也以国防科技为主,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等国家对核武器的垄断,加强了我国国防能力。
(二)“四个现代化”的体制保障及实践问题
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建设工业化国家,尤其是资本门槛较高的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为工业化服务,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能最大限度集中配置全国资源,因而,我国在1956年底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一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特定产业现代化的提出,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迅速改变了我国原有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体系的独立化不仅冲破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封锁,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随着国民经济的继续发展,计划经济配置资源效率低下、缺乏激励的弊端逐渐展现,加之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忽视客观规律的盲目加速,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农轻重”比重严重失调,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1961年,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发展、提高”的方针,着重解决产业结构失调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经济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又重复了“以钢为纲”的发展方式,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结构,也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到了尽头。
三、改革开放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认识的深化:从“四个现代化”到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发展
(一)产业体系现代化认识的逐渐形成
1978年我国开启了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党中央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进行反思,意识到产业结构的畸形化不利于“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979年国务院批转轻工业部《关于轻工业工作着重转移问题的报告》,提出“以轻养重、以快养慢”的发展路子和“农轻重”的发展方针,指出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部分轻工业产品可通过市场配置。在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轻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依靠政策与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等十条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经过调整,我国农、轻、重发展逐步均衡,1982年轻工业产值比重超过了重工业,且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与此同时,国家对重工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放慢发展速度,转变发展方向。1982年,“六五”计划指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但是结构要有所调整,其中能源交通是建设的重点,要抓住电力、煤矿、铁路、港口、邮电通讯、水利、石油、钢铁等的基础社会设施建设。”随着轻工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尤其是日用品行业,市场供给远多于人们的需求。1992年,第十四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机械和建筑业,使这些行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次对重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重新确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所以经过不断的调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例进一步协调,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并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邓小平在1988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科技促发展,2011年,“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为了充分调动经济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改变以往以缩小差距为主要目标的均衡发展战略,实施向东部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在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了我国市场化改革,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1991年,我国开始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確要持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布局。
我国工业长期以来以高投入、高耗能为发展代价,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06年,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倡导产业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至此,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产业发展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且取决于产业技术、产业的区域布局及其与自然的关系。产业体系是一个包含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人才、产业布局、产业与自然关系的整体。因而产业现代化不仅是特定产业的现代化,而且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建立
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上的弊端使其不能成为我国产业现代化的体制支撑,1978年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随之启动,但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上却经历了长期的探索。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⑦,对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制度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经突破僵化的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两种体制的并行产生摩擦,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85年,邓小平提出把生产力作为衡量二者的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进行了放权让利和商品价格方面的改革,放权让利加强了地方经济主体的地位,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各地政府竞相提高外销产品价格,价格双轨制的实行导致一些投机分子低价囤积国家计划内的商品,以高价在市场上销售。最终在1988年我国经济出现了结构失调、通货膨胀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市场调节的怀疑。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⑧。同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至此,我国将产业现代化的体制安排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到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在新世纪进入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⑨。
四、十八大以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认识的全面化:从产业体系现代化到经济体系现代化
(一)经济治理现代化的首次提出使“经济体系现代化”出现逻辑回归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还不充分,在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如供需矛盾、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等等。二是各类市场主体缺乏活力,由于布局不合理、产权关系不顺、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由于经营环境不公平、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私营企业活力不足。三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边界、形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实践需求,政府缺位、越位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因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改革的总目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表明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深入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对国家现代化的认识逐渐科学化、体系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治理的现代化,经济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和核心。
经济治理现代化即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我国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主义,以追求个人最大利益为最终目的,社会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我国崇尚集体,以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为目标,要实现的是所有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从我国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出发,走出与中国实际相适合的特色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要求国家建立并贯彻执行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则等保障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微观主体有活力,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防止市场垄断。宏观调控有度,要求政府简政放权,把属于市场的环节交还给市场,转变职能,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宏观航向。
随着产业体系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对经济现代化的认识逐渐全面,到党的十九大,我国正式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一体化,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经济结构的整体上提出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也使“现代化经济体系”体现出本来含义,实现了逻辑回归。
(二)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新表述更加凸显时代特征
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技术、布局以及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等的现代化,对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把握一方面要遵循世界产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合乎我国当代的产业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的新表述既符合世界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适应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高供给质量。实体经济是建设的重点,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只有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才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建成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产业的升级必将带动就业的变动,对专业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形成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从经济结构上通盘考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繼而在社会形态上通盘考虑现代化的整体要求,以此明确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涵,既是我国现代化实践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经济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注释:
① 郭瑞萍,张愿娟.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的再辨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4) ∶ 84-88.
② 刘威,周士跃.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8,5(34) ∶ 11-16.
③ 冯柏,温彬,李洪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依据及路径[J].改革,2018(292) ∶ 71-79.
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⑤ 李平.建国5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J].教学与研究,1999(8) ∶ 5-10.
⑥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483.
⑦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236.
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73.
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20.
参考文献:
[1]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 程恩富,柴巧燕.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与实现战略——学习习近平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思想[J].经济研究参考,2018(7) ∶ 3-13.
[3] 张占斌,孙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 ∶ 27-31.
[4] 金辉.专家热议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 26-30.
[5] 石建勋,张凯文,李兆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建设着力点[J].财经问题研究,2018(2) ∶ 22-31.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