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性: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

2019-08-27王玉福闫艳

理论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依靠人民人民性

王玉福 闫艳

摘 要: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在于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扶贫开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扶贫工作的庄严使命,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依靠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动力源。扶贫开发不仅要政府与人民协同发力、合力脱贫,更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三是人民共享是扶贫工作的落脚点。表现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人民安全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增强人民幸福感。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遵循以为了人民为出发点、以依靠人民为动力源、以人民共享为落脚点的逻辑理路。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

中图分类号:D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7-0043-07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1],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彻落实于扶贫工作的各个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性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价值缘起和价值依归。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研究述评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扶贫思想,極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脱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为了加强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学习、理解与宣传,学界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扶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全球减贫事业的推进、我国余存贫困问题的新情况等等,形成了习近平减贫思想特定的时代背景。”[2]第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四个方面[3]。第三,习近平扶贫思想的行动指南。“‘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思想,为扶贫开发提供了行动指南。”[4]第四,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内在逻辑体系。习近平扶贫思想具有严密逻辑体系,体现为:“以两个重中之重”为战略定位,以“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贫困县脱贫”为战略目标,以“四种扶贫思路”为战略内核,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为战略重点,以“三大机制”为战略保障[5]。第五,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品格。体现在人民性、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战略性、指导性六个方面[6]。第六,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具体实践。这类研究主要探讨习近平扶贫思想在某一地区的具体实践,如习近平扶贫思想在贵州的实践研究[7]。第七,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历史贡献。习近平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8]。第八,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扶贫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消除贫困思想的批判性发展,是对历任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扶贫重要论述的丰富发展”[9]。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相关研究上,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从人民性视域开展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研究很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代表成果少。目前学术界鲜有从事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研究,比较相关的有:董聪慧从扶贫视角分析了习近平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党的宗旨、人民主体地位)[10];郑正真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要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人民性”[11]。除此之外,针对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研究十分匮乏,缺乏一定的研究成果。二是研究的分散化和碎片化。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民性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重要立场和鲜明特征,如燕连福和马亚军提出“坚持扶贫工作的人民性是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根本立场”[9],孙康和陈琦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价值取向”[4],贾希为认为习近平扶贫思想“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12]。但这些观点是在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其它研究中呈现的,并没有展开深入的论述,只能称之为分散化和碎片化研究。可以说,科学全面地呈现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研究非常匮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此外,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扶贫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贫困群众不思进取,缺乏斗志,等靠要思想严重;政府大包大揽,给钱给物,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上做得不够。因此,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研究,重视脱贫攻坚中人民群众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极具现实价值。这是学界要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笔者进行本研究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二)人民性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价值缘起和价值依归

什么是人民性?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3]154习近平关于人民性的阐述,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价值缘起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步履匆匆,访贫问苦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河北、甘肃、湖南、内蒙古、安徽、青海、山西等数十个省份的偏远村寨都留下了总书记的脚步和身影,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扶贫思想是立足贫困实际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引领建构了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指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习近平扶贫思想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其人民性主要包括三个内涵与维度: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在脱贫攻坚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秉承为了谁、依靠谁和服务谁的核心理念,扶贫为了贫困群众,扶贫依靠贫困群众,扶贫成果由贫困群众共享,体现出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不言而喻,人民性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逻辑起点和价值依归。

     二、为了人民:扶贫工作的出发点

习近平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4]4发展为了人民,回答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牢牢抓住了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核心问题,为做好脱贫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一)扶贫开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强调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扶贫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立场出发思考扶贫战略、部署扶贫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扶贫开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5]抓民生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正在大力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其出发点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人民是扶贫工作成效的评判主体,脱贫攻坚成效要由人民阅卷,其判定标准是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人民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党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彰显了诚挚地为民情怀,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扶贫开发着眼于增进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5]习近平扶贫思想内含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精神扶贫、生态扶贫等具体举措,其出发点都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在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引下,扶贫开发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扶贫瞄准对象由贫困村转向贫困户,有效确保了扶贫的精准性,为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业扶持方面着手,帮助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产业带动人民增收,走上致富道路;从教育扶贫方面着手,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项就业的本领,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从医疗扶贫方面入手,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从社会保障方面入手,加大对丧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从基础设施方面入手,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贫困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关注贫困群体,增进民生福祉,让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目标。

(二)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扶贫工作的庄严使命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作出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这就要求我们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他们需要稳定的工作、较高的收入、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安全舒适的住房。然而,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就业能力、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贫困群众的这些期盼难以得到满足。为了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从一開始就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帮助人民摆脱贫困、向共同富裕迈进。经过多年的努力,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集中连片地区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偏远山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大面积的普遍贫困已经基本解决,已经从普遍性、区域性向点状分布转变,给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习近平在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思想。精准扶贫的提出,能够有效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重大战略思想下,习近平系统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完备的扶贫实践方略。具体到“怎么扶”,习近平提出了“五个一批”工程,切实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来说,“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给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的机会;对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来说,“异地搬迁脱贫一批”让贫困者在生产、生活条件更适宜的地区安家;对生活在生态环境需要修复地区的贫困群众来说,“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态补偿,而且保护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对缺乏教育的贫困群众来说,“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让贫困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让贫困群众掌握了就业本领;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来说,“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给他们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五个一批”工程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其意义不仅在于具体化了精准帮扶的手段,更阐明了贫困的多维性,满足了不同群众对稳定工作、适宜居住条件、良好生态环境、高质量教育、持续保障的需求,是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14]31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聚焦贫困群体,时刻不忘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他们过上幼有所育、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物质满足、精神丰富的幸福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让人民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三)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任务,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贫穷与落后的基本国情,毛泽东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16]429毛泽东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脱贫问题,确定了反贫困的奋斗目标,为之后的脱贫工作建立了制度基础和认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对贫困问题的系统认识,并作出专门性的政策安排来解决贫困问题。邓小平将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强调社会主义要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它同贫困不但没有丝毫的联系,而且是不相容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7]116以江泽民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扶贫思想体系,将消除贫困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起来,指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18]114。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一词意味着农村这一小康社会的“短板”将是重点发展的对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19]。胡锦涛将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赋予了扶贫的新内涵、开拓了反贫困的新路径。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第二次外出考察就来到河北阜平县,专程看望老区困难群众。他在讲话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3]189党的十八大到2020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将扶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关于消除贫困在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一语道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20]5习近平关于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阐明了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坚守和捍卫,彰显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

     三、依靠人民:扶贫工作的动力源

如果说为了人民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那么依靠人民则是扶贫工作的动力源。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人民群众将展现其主力军角色。

(一)政府与人民协同发力,合力脱贫

我国的扶贫开发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最大特色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但是,扶贫开发单凭党的领导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推动、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才能形成扶贫的强大合力。

要想发挥好人民主体性,就要明确扶贫开发中的人民范畴。具体来说,扶贫工作中的人民不单指需要帮扶的贫困户,而且包含帮助贫困群众的政府工作人员、各界社会人士等。首先,要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习近平十分重视各级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并在不同场合做出多次强调。习近平在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20]34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时,习近平指出:“县委书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在发展上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21]67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要重视领导干部的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第二,充实基层一线扶贫工作队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农村基层干部是扶贫工作的一线队伍,这些人生活在贫困群众中间,生产在贫困群众中间,了解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在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落实扶贫项目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要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发挥好基层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基础。第三,发挥人民大众的集体力量。习近平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14]50靠政府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帮助和共同支持。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起了“千家企业创建千所学校”的公益活动,号召企業为脱贫攻坚助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人心齐,泰山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善心人士等组织和个人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整个中华大地汇聚了一股气势磅礴的脱贫合力,不但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而且为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是习近平人民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二)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习近平强调:“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14]37在解决贫困这个问题上,不仅要靠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外力帮扶,更要靠贫困群众自身内力的激发,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通过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面对严峻的脱贫任务,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内源扶贫”的重要思想,把“造血”与“输血”相结合,动员和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到脱贫工作中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创造新生活。

内源扶贫强调的是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旨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具体来说,有以下路径:第一,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习近平指出:“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20]74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特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相关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第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志气。“扶贫先扶志”,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脱贫的志向,贫困群众终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真正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有的贫困群众以贫困户为荣,不愿脱贫;有的人争当贫困户,不愿意搞生产。习近平一语道破扶志的重要性:“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14]38要做好贫困群众的教育、宣传、培训、组织工作,培育他们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从内心产生脱贫的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第三,发展教育事业,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可以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进而提高脱贫的能力。习近平借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话来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贫困群众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项就业本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那么就能更好地摆脱贫困、防止返贫。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脱贫历史和现实表明,注重内源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增强发展能力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一扶就富,一走就穷”的贫困窘境,增强扶贫开发的实效性。脱贫攻坚伟大事业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只有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强大的扶贫合力。

     四、人民共享:扶贫工作的落脚点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2]扶贫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扶贫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习近平扶贫思想人民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让贫困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价值。

扶贫工作要想给贫困群众带来获得感,就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把最实在的利益带给真正需要的人。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莫过于从贫困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给他们提供最实在的物质资助,解决其最基本的吃穿问题,提供教育住房医疗上的保障。但是获得感不应是短期的,而是持久的、長期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仅给予贫困群众物质的帮扶,还要通过科技创新、专业培训支撑推进产业扶贫,通过发展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能力,建立可持续的扶贫模式,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的获得感。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还要保证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一方面,要营造公平的扶贫环境。要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落实、贫困户退出等步骤的公平公正,让贫困群众切实共享生存发展权利和改革开放成果,感受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并不是要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通过“共建”实现“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享”既包括“共”又包括“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合力扶贫,这是“共”;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分享扶贫成果,享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各种红利,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这是“享”,“共”“享”二字缺一不可。既不能只参与不分享,让人民群众“白忙活”,又要坚决杜绝只分享不参与的“懒人现象”,要主动摒弃“等靠要”的思维误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扶贫新局面。

(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人民安全感

对贫困群众或贫困家庭来说,“贫困之所以长期存在难以根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主体间的代际相传。”[23]在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众多因素之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找到了教育这个“贫根”,就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打通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提高就业能力改变命运的通道,进而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增强贫困群众的安全感。

习近平十分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24]173习近平的这一论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精辟地指出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他强调,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办好闽东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4]42“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20]133“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20]137。这是着眼“拔贫根”的战略性论断,是习近平对教育在扶贫中重要地位的科学定位。脱贫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想打破贫困群众的贫穷现状,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发展教育是关键。

要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增强贫困群众的安全感,关键是要加强义务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个体获得较好职业、工资水平、社会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习近平借用古人“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来强调教育对贫困家庭的重要性。对贫困家庭来说,下一代要过上好的生活,有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唯有加强义务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才能避免输在起跑线上,得到知识的熏陶、素养的提升、能力的提高,将来才能具备就业创业的能力,进而打通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通道。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25]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根本要求,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能够使贫困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增强人民幸福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为改善人民生活接力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截止到2018年底,还有166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这些贫困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向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2]没有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不完整的。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实际需求得到了满足,大大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感。

要想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还要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基础之上,继续给贫困群众有效的帮扶,防止返贫现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26]106由此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并不是单纯的就扶贫论扶贫,并非止步于简单的“两不愁”“三保障”,而是站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民负责的立场上,强调消除贫困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27]脱贫致富并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的解决,而是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能够让贫困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谢撼澜,谢卓芝.习近平减贫思想研究[J].探索,2016(2) ∶ 11-16.

[3]王军,王芝华.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三维解析[J].湖湘论坛,2017,30(3) ∶ 18-24.

[4]孫康,陈琦.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的理论体系、价值遵循与行动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 ∶ 10-14.

[5]曾维伦,谢卓芝.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J].红旗文稿,2018(6) ∶ 19-21.

[6]黄承伟.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 ∶ 12-18+152.

[7]冉光圭,朱静.习近平扶贫思想及其在贵州的实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 ∶ 1-8.

[8]刘永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历史贡献[J].行政管理改革,2018(9) ∶ 4-7.

[9]燕连福,马亚军.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精神实质及时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 ∶ 92-98.

[10]董聪慧.从扶贫视角看习近平的人民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 ∶ 39-42.

[11]郑正真.论精准扶贫思想的“人民性”[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4) ∶ 55-59.

[12]贾希为.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丰富意蕴[J].前线,2019(2) ∶ 9-12.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9]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J].党建,2005(Z1) ∶ 5-10.

[20]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2]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02).

[23]杜栋.“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学习习近平教育扶贫相关论述的体会[J].党的文献,2018(2) ∶ 30-37.

[2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5]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01).

[2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7]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9-03-08(01).

【责任编辑:闫生金】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依靠人民人民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纪念建军95周年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试论大别山精神中的人民性
枫桥经验的法治内涵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依靠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