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意义和着力点
2018-02-05许登奎
许登奎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重要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了全面部署。就经济而言,提出要“貫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新时代党关于经济建设的总纲领。本文就其深刻内涵、意义和着力点,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内涵 意义 着力点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提到“现代化”,大多数人的思维都会有两个趋向,一是“工业化和科技化”,二是“西化”。比如,过去我们也提出过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这其实是基于现代化理论发展的惯性思维。显然,按此思维去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过于简单化了,也必定是不准确的,必然不利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笔者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是指与构成现代化强国的其他要素相对应的经济体系,其在发展的总量和速度、结构和要素、空间布局性状、开放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能更好呼应和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大趋势,能更好呼应和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是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目标和结构。
相对于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其最重要的、最基础性的建设子目标和内容,也是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
十九大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任务需要新的战略谋划,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经济建设的最重要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
其次,它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样要靠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实现。
再次,它是如期实现新征程目标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提出了“两步走”目标,特别是提出了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首要的是富强,若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作支撑,就保证不了富强,也就很难说我们建成了现代化强国。
最后,它是我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经济摆脱对粗放型发展方式的依赖,转向集约型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缩小贫富差距,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挥棒、红绿灯。
(二)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供给的结构、质量体系与不断升级的社会需求结构之间的失衡,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和运转不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推动的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纠正扭曲的供需错配,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缓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实体经济,也包括现代虚拟经济,但它必须是处在产业中高端、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的产业。为此,十九大强调,“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四)要培育高素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企业家、创业者、劳动者、科技人才、新型农民等。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五)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专门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六)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等,特别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七)要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一个初级的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能满足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因此,要按照十九大要求,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八)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方面,开放可带来新市场;另一方面,开放可以促进改革。因此,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