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策略
2019-08-27刘阳城
刘阳城
【摘 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高效地整合互联网的大量资源来使得高校的教学模式达到创新与改革,是重中之重。本文简要地讨论了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必要性;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6-0075-03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覆盖了各个行业,大规模的网络公开课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互联网的出现为大数据和信息共享等作出了贡献,人们可以通过发达的信息设备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着变化,因此,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积极调整教学理念、教学科研,注重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方向,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以及教师在网络中整合资源的能力是目前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
“互联网+高校教育”是互联网与高校教育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模式,也是高校教育发展必经的阶段,将互联网和高校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促进教育事业更加快速地发展,也可以促进互联网的进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更加便捷的教育方式。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了,它凸显出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体独立性、教学材料单一、教学与经济关系密切致使经济落后的地区拥有的教学资源欠缺等缺点,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需要对教学模式创新,互联网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的扬长避短,逐步发展和完善,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创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教育工作者一一去解决,在这个漫长的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意见。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
高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其学习能力、积极主动性、学习方式、学习安排计划等各有不同。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将互联网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教师发布任务之后没有有效地及时掌握学生对于课程的完成度和真正掌握到的知识量,长期以往,那些积极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就会逐渐落后于整体班级的步伐,逐渐失去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背离了高校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在庞大的网络资源中寻找那些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教学资源做统一的归类,逐渐突出每个个体的差异性,让高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二)对于高校学生的知识接收程度的衡量存在难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模式不同于高中阶段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学习内容,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暂时的不适应,导致出现懒惰性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只能看到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的程度,还不能保证学生是独立完成这些内容的,所以对于高校学生的知识接收程度的衡量存在难度。在用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系统,合理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习。
(三)网络资源的整合难度大
网络平台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者。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网络资源的整合难度大,从大量的资源当中找到可以使用并且有利用价值的数据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网络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精心设计,而不是为了吸引学生而将教学娱乐化、游戏化,如此就与教育背道而驰。
三、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建立不断完善的学习平台
互联网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任务是建立不断完善的学习平台。例如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个学习平台上,高校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所必须的知识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总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本科、研究生或者工作都需要的知识,可以使得获取信息资源最大化。在教学中可以将学习平台设置成分级制,最上级是学校,次级是老师,然后是学生的小组组长到个体,这样在用互联网教学过程中可以逐级监控,达到最终的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自由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培养自己除了专业之外的特长,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成为新一代的国家人才,全面发展。
(二)培养教师甄选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使得网络上有指数级别的信息,这样就导致了如此多的信息中会出现大量和教学无关或者关系不紧密的信息,这些资源充斥着网络,对此就需要教师对网络资源进行仔细的审查和甄别,选择可利用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后的结果是得到有效的,并能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在实践中互联网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时,教师要先经过高校的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培养以及实战演练技能,让教师学习到怎样在庞大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最大的、和教学计划相符的知识,将这些信息投入到教学中。
(三)寻找固定的资金提供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时要花费大量的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高校的财务支出负担过重,所以高校要适当地寻找资金的提供者,比如对自己学校优秀的教师提供课程发布到网上之后,对那些听课的人收取合理的费用等,以此来供应高校网络资源的持续性使用。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为满足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抓好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相关的保障支撑一定不能少。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前沿科技,正确控制教学质量的发展方向。当然,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紧紧跟随时代潮流,调整适合本校特征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掌握互联网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新动态、新方法和新平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解放传统授课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教学模式。例如,通过微课、翻转课堂、远程教学、移动教学等教学方式,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实时教学互动,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以此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翻转课堂、远程教学、移动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出现,辅以相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也必须齐头赶上。如互联网机房、电子阅览室以及能支撑微信、QQ 、云课堂等手机终端的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当然,在对硬件进行更新的时候,高校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也要加强对现有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就能通过平台最直接、有效地了解到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以此有效地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三)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教师作为课程网站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甚至是在线教育平台的主体,但部分教师缺乏自觉更新意识,知识严重滞后于互联网教学的步伐,遇到问题也就无法提出可行性意见,更无法做出专业性、理论化的指导。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信息化团队建设,培训信息化团队人员。一线教师更要掌握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完善和更新网络教学资源,以此更改和调整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模式无形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破解互联网带来的弊端,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教学发展的方式方法,设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最后的知识所得、增强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甚至是综合素质等,实现教育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王海新,杨镇宇.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与 管理工作的思考[J].通訊世界,2017,(11).
[2]王少林.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改 革[J]. 高教学刊,2015,(11).
[3]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 理与改革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 业教育,2016,(4).
[4]王勇民.互联网+给高校教学带来的影响[J].科教 导刊,2015,(3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