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声部音乐学习资源的“蝴蝶效应”

2019-08-27蓝洁莹

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蝴蝶效应

蓝洁莹

摘 要:和声学作为多声部音乐学习的基础,“四部和声”习题写作是学习者的核心学习资源。但对于非作曲专业的学生而言,“四部和声”习题写作繁琐、复杂,很难直接与实际运用及创作联系在一起。针对传统课程所出现的困境,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通过改变核心学习资源的实践,观察学习资源在多声部音乐学习中所引发的一系列、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学习资源 四部和声 蝴蝶效应

一、我国多声部音乐专业发展的基本脉络

根据现有著作资料记载,在公元9世纪的德国、意大利以及英国等地便已有了专业多声音乐实践的最初尝试,并以拉丁文圣经中的Organum(奥尔加农)一字来命名,到了13世纪和弦的发展开始,多声部音乐得到飞速地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有了初步的形态。可以说,整个欧洲的音乐发展都围绕在多声部音乐中展开。而在中国近代的音乐历史上,单声音乐思维根深蒂固,一些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大多围绕单声音乐展开研究,我国的多声音乐最先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的创造及传播,但由于范围广、传播方式以口口相传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归纳与理论整理,对多声音乐的专业发展带来了阻碍。

在新中国成立前,一批留学海外的音乐学者学成归来,同时也带回来西方较完整的作曲理论体系内容。1927年在上海成立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开启了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新篇章,1930年在国立音专成立了作曲理论教学组,课程设置上,基本沿袭欧洲音乐学院作曲理论课程的模式,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和声学(包括高级和声学、键盘和声练习)、曲体学(包括和声解剖与乐曲解剖)、对位学(单对位法、复对位法、赋格曲作法)、配器法(包括国乐编制法、乐队指挥实习)及自由作曲、名著研究等。伴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提到作曲理论“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的课程形式。

二、传统学习资源的核心形态对当前多声部音乐学习的制约

学习资源,指的是能够影响与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或能够促进人们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本文所说的学习资源主要指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材、记谱形式、钢琴、人声、软件等工具;多声部音乐的学习,对提高学习者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全面提高其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四大件”的课程形式展开在多声部音乐的学习中,对帮助学习者建立系统、严谨的知识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近百年来,培养了无数的音乐家。在四门课程中,和声不仅是了解与学习多声部音乐的基础,而且与钢琴即兴伴奏、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编写、小型乐队的编配等课程的学习也是息息相关,因此,在国内各音乐学院及综合类大学音乐学专业的课程中,都将和声作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开设,是开启多声部音乐学习的大门。对于和声理论的学习,“四部和声”的习题写作成为了学习者学习资源的核心形态,通过“四部和声”的写作练习,学习者可以掌握各和弦的连接、和声进行与声部进行等和声的写作规范,了解构成乐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音乐结构层次发展的方式与基本原则。

但对于非作曲专业的学习者而言,他们的理论与技术水平远不如专门从事作曲的学习者,“四部和声”的习题写作中需要严格遵循声部进行的各种要求,如:声部进行的平稳与跳进、禁止平行五、八度,四部同向等规则,在横向上要保证各个声部的独立性,纵向上要保持和声的协和与丰满,诸多的条条框框使得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把关注点都放在横、纵向的连接上,而忽略了旋律本身的音乐感,更重要的是,孤立地写作“四部和声”,忽视“和声”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如分析“和声”是如何存在于具体的音乐作品当中;在作品的不同结构上,“和声”的形态又有何特殊;长期地将和声声部写作与和声分析及实际的音响效果脱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从本质上认识多声部音乐,同时,这种“机械化”的做题,仿佛置身于象牙之塔,无法与后续的其他课程学习相联系,更无法与实际的音乐创作直接联系,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及创作实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且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给学习者带来了“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

三、 学习资源核心形态的变化与拓展

传統“四大件”理论课程分科细,重理论轻音响等弊端为非作曲专业学习者在学习上所带来的困境,早就引起了国内外教育学者普遍的重视,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院长维廉舒曼早在1948年对传统的作曲理论课程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他认为和声、曲式、对位、配器这四门课程相互隔裂,同音乐的历史发展,同活的音乐脱离。学生学完这四门课程,虽然对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和掌握,但难以将他们综合起来,融会贯通,以提高对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认识、分析和整体把握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以“音乐文献与材料”课程取代“四大件”课程。在我国,2007年,王安国教授提出将传统的“四大件”理论课程——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门课重新整合与拓展,形成了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新课程以和声学作为主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四部和声”思维的框架。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多声部音乐的结构要素及形态,运用所学的和声知识为编写或演奏的歌曲选配适当的和弦,最终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为歌曲编写简单的正谱伴奏及将单声部歌曲或民歌改编为简易的合唱曲。

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核心学习资源的实践,我们切实体验到,重新整合后的课程,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形态上,改革后的课程,对于和弦的学习,不再以两行谱为四个声部作连接,而是改为了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音乐是立体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同样是和弦的连接,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记谱方式使得和弦从“四部和声”中的两行谱为四个声部做和弦连接当中解放出来,这种形式的记谱更清晰直观,编配更加自由,在横向上有旋律的线条感,纵向上有和声骨架的支撑,充分突出和声运用的逻辑性与规范性,呈现出一个多层次多声部的音乐整体,从谱面上,学习者能够轻松地对多声部音乐有一个直观认识。

谱例1是《长江之歌》主题前4小节,根据旋律的发展、调性及和弦连接的原则,可为旋律编配和弦如下,使用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打破“四部和声”中一音对一音的局限,伴奏谱的低声部是和弦的八度根音,高声部是和弦的平稳连接,在整体上依然保证各声部的平稳连接,充分强调旋律与和弦的结合;

在多声部入门的学习,引导学习者进行弹唱训练,将已有的音乐片段转化为实际音响,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旋律的调式调性特征、和声内涵、旋律风格甚至是整体的多声音乐形象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协调。

谱例2是在谱例1弹唱的基础上,将原演唱的旋律声部交给右手演奏,剩下的和弦根音及伴奏声部一起由左手演奏,用这种形式作为和声理论与弹唱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之间衔接,学习者普遍感觉轻松、容易接受。同时,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记谱方式对于课程内部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呈现得更加清晰、直观;如谱例3,是在谱例2柱式和弦伴奏织体上拓展为半分解织体。右手旋律声部与左手根音声部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将中间的柱式和弦织体转变为半分解和弦织体,节奏时值压缩。

在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上,除了能够缩短和声知识理论与弹唱、钢琴即兴伴奏等实际操作之间鸿沟,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为指定声部创作的的方法与能力。

谱例4是为指定旋律编写钢琴正谱伴奏的实践,在为歌曲编写钢琴伴奏中必然会涉及到对原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学习者对作品从题材、体裁、音乐发展过程、结构、织体、风格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习者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如谱例4还是选用《长江之歌》第1——4小节,这句为作品的主题句,通过分析后发现旋律中主要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音域较宽,还出现一些音程的大跳,音乐风格豪迈、激昂;在谱例1弹唱谱的基础上改编成钢琴正谱伴奏,左手同时演奏和弦的根音与柱式和弦伴奏声部作为音乐的背景,将原伴奏的高声部用四十六节奏型的分解和弦形式填充,波浪似的音符使得旋律更具流动感,充分展现了长江之水浩瀚东流的壮观之景;

上例是为指定旋律编写钢琴正谱伴奏,在实践中同样可以反过来,为指定的和弦創作旋律声部,谱例5在谱例1和弦I-IV-V7-I序进基础上创作的旋律并进行弹唱练习的实践;无论是何种方式的创作实践活动,都能够为学习者积累感性音乐经验,是学习者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上,学习者灵活地自由转换及拓展,不仅能够较好地实现和声理论向技能练习(弹唱及即兴伴奏)与实践运用(创作)的转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意义,真正解决了从前学习者学完理论知识而无法运用的尴尬处境;而且通过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缩短了和声理论与钢琴即兴伴奏、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编写、小型乐队的编配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科间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谱例6体现的正是和声与小型乐队编配课程联系,在谱例1弹唱谱的基础上,先为旋律声部编写一个二声部,分别交给第一、第二小提琴演奏,将中间伴奏声部的柱式和弦织体改为半分解和弦织体,交给中提琴演奏,最后八度的根音音程分别交给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实现了从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到简单的小型乐队编配的轻松过渡。

四、 学习资源核心形态变化后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并为此给出了生动的比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有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两周后远隔万里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它的原因在于:整个空气系统属于极不稳定的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初始条件的细微的变化都能在宏观上对系统的形状产生巨大的改变,即蝴蝶扇动翅膀这一细微的因素改变了其“初值”,最终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空气系统。如今的“蝴蝶效应”已经不局限于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同义词。

从本文第三节内容中可以看出,课程的重新整合后,在学习资源的形态上,学习者由传统的“四部和声”写作作为获取和声理论知识和加速认知的唯一来源,改变为通过“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方式对多声部音乐建立初步、直观的认识,通过键盘和声与弹唱练习,构建内心的和声听觉及和声想象力,加深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理解。

由于学习资源形态差异的这一点点“初值”上的变化,重新帮助学习者在多声部音乐的学习中建立了新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了以往在传统多声部音乐学习上止步于“四部和声”习题写作的困境,如“蝴蝶效应”般带动了整个多声部音乐学习的一连串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通过改变学习资源形态,借助“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的记谱方式,学习者在对和弦的学习上从过往两行谱为四个声部做和弦连接的“四部和声”习题写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到旋律与和弦的纵向结合,没有了“四部和声”写作中的一些条条框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关注到音乐的内涵;同时,通过“旋律+和声(织体)大谱表”,学习者能够轻松、直接地实现了和声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弹唱及钢琴即兴伴奏)的转化,同时也实现了和声理论知识向实际创作(钢琴正谱编写、为指定和弦创编旋律及小型乐队编配)的过渡,缩小了和声理论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界限,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音乐创作与实践的整体,简化传统“四大件”中那些深奥、繁琐的理论与规则,强调通过直观简洁的理论概念,来指导专业实践与应用,扩大了学习资源的覆盖面,学习者通过这种方式展开多声部音乐的学习,在知识的学习上,明显感觉易于理解与接受,通过“弹——唱——创作”三者相互结合,学习方式更加地丰富,学习兴趣高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信息获取量,实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充分体现出当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然,学习资源覆盖面甚至还可以涉及到其余的实际应用及实践运用,这将会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入与拓展。

注释:

桑桐.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历史回顾[J].音乐艺术,2007(3).

赵肖.学习资源及其管理[J].科教文汇,2017(8).

蔡觉民.高师音乐课程的综合性结构探讨[J].中国音乐,1997(3).

张力.从“四大件”到“多声部音乐”——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探索[J].人民音乐,2017(7).

注: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音乐学专业开放式应用型"多声部音乐基础"课程研究,编号:2016GXJK231。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蝴蝶效应
机枪与“蝴蝶效应”
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大学生成才的移动学习软件应用调查研究
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理论研究
有趣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