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形成性测评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把脉

2019-08-27苏巧丽

新教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把脉法治道德

苏巧丽

形成性测评是指把测评与教学结合起来,监控学生个体和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收集学习发生时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方式。教师可据测评结果及时把脉正在进行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与量。因低年级学生不适宜采用纸笔测试对其进行学习评价,形成性测评在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尤显重要。笔者拟以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课堂教学为例,探索形成性测评在教学中的把脉作用。

一、提问把脉,知学情、激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把脉学生品德发展的情况。

1. 提问了解学情。在课始,笔者为了了解学生对动物种类、名称、数量的认识情况,在“我认识的动物”活动环节中,出示了一张“动物王国”图片,问:“小朋友们,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我们来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互相补充,说出了图上各种动物名称。笔者继续提问:“除了图上有的动物,你们猜还有哪些动物也来参加音乐会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汇报了自己知道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名称。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让学生汇报自己观察到和回忆起的动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测了学生对动物的认知。

2. 提问激发思维。学生喜欢动物,但是他们对动物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表面或过于片面。为了让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精设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我喜欢的动物”这一活动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吗?”的问题。这样的拓展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从不同角度发现动物的可爱。当有个学生说:“我喜欢蜗牛,因为蜗牛一直往前爬呀爬。”笔者立即追问:“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由此,蜗牛身上那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课堂的生成中得到了挖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层激发,道德认知得到了检测。

二、观察把脉,测习惯、诊状态

形成性测评的课堂观察,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课前准备是否充足、是否能够认真听课、是否积极参与互动、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等。通过观察把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用于调整和改进教学。

1. 学习习惯的检测。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观察到学生乐意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能够认真倾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我和动物的故事”教学环节中,笔者让学生观看视频《老人与海鸥》,观察到学生非常专注,神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显然已被视频中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打动。看完视频后,笔者问:同学们看了视频,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从观感分享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活动目标得以实现。

2. 学习状态的检测。课堂中,学习状态是否在线,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我喜欢的动物”活动环节,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小男孩的动作,再加上谜语,让学生猜猜他喜欢的是什么动物,启发引导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告诉同学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设计了合作游戏“我模仿,你来猜”,让同桌合作游戏并展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掌握学生对喜欢的动物的特性了解得是否深入、全面,同时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模仿、合作等学习状态,并以此组织教学,调控课堂。

三、测试把脉,促内化、达目标

随堂测试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机环节和有效方法。课堂中精心设计测试题目,可通过配对、选择、判断等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题型,及时反馈出学生通过活动内化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脉预期的品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1. 配对题设计。例如,笔者在活动中精心设计了“连一连”(动物图片与动物儿歌连线)这一环节,课件左边是三种动物的谜语,右边是五种动物的名称,让学生把谜语和对应的动物名称连起来。这既检测了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的了解,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增强了对动物的喜爱。

2. 选择题设计。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设计选择题可以根据学生在面临多种情况时所做的分析、比较和选择,检测学生的道德认知或法治意识水平。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在“怎样才是真喜欢”活动环节中设计“你认为真喜欢动物的行为是(?摇?摇)”选择题。选项1:欢欢很喜欢家里的金鱼,天天给金鱼不停地喂食;选项2:东东在猴山玩得非常开心,随意把香蕉扔向猴子;选项3:红红在爸爸帮助下给小鸟搭个窝,欢迎它们常来;选项4:明明很喜欢小猫,但是有时候会拿棍子追打小猫。学生很容易就能够选中正确答案。此时可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行为不是真喜欢动物?从而检测学生对“怎样才是真喜欢动物”的道德认知。在辨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保护动物。

四、作业把脉,重储备、深拓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所以除了课堂活动体验外,教师还应安排科学合理的家庭作业,即课前准备活动、课后延伸活动,以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储备、补充和拓展。

1. 课前准备活动。执教《可爱的动物》之前,笔者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使他们愿意去观察、了解动物,但由于他们年纪小,接触动物的机会可能不太多,对动物的认知有限。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做足课前准备:①仔细观察动物,搜集动物的资料,讲述自己和动物之间的一个小故事;②准备一幅照片、绘畫、剪贴作品,或一个动物头饰、一段与动物相处的小视频,来展示自己喜欢的动物;③搜集人类模仿动物得到的新技术或新机械设备的案例。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体验了动物与人的紧密联系,增进了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之情,构建了新的认知,增强了生活体验和道德体验。

2. 课后延伸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讲述了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还知道了动物也能当人类的“老师”,充分感受了动物的可爱,畅谈活动收获之后,笔者进行课后活动布置:①观察:看看自己周围(草丛里、菜地上、大树上、水里……)都有哪些动物朋友?②思考:怎样做才是真正喜欢动物?动物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动物相处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后延伸,让学生对动物做进一步了解,增进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二十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把脉法治道德
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社会把脉
把脉网络剧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