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演变

2019-08-27武红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近代政治思想演变

武红

摘要:中国近代历史是在历次政治思想演变过程中推动发展的历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从时间,内容两方面界定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概念,简析了从“师夷长技”到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及其演变过程,指出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

政治思想是人类政治实践的意识产物,是人们对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政治行为的主观认识,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变现形式。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任务,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政治意识,政治主张,政治构想,并最终造就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思潮。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中国近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氛围和环境中孕育而成的,是在近代政治精英的推动和维护下发展起来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时代的延续性,因此,它不仅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的政治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西学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封建观念开始受到极大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以往的“重农抑商”和士为“四民”之首,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开始动摇,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比以往明显提高。许多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观念和“夷夏”观念,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西方,重新估价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不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国”,而只是世界万国中的一员,而且在富强程度上远远不如西方列强。西方的各种技术制造和各种器物,不再被看作是“奇巧淫技”,而被看作是“制造之精”。

19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的出现,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代表新生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变法思想也日趋成熟。1879年后,康有为游历了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初步接触到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出了解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他明确表示说”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在积极培养具有维新变法思想的新人的同时,完成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引导人们去怀疑传统的经典,使维护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受到巨大的打击。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说以及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对封建的“君权神授”论进行了批判。维新派指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贫弱落后的根源。

五四运动作为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五四以前,鼓吹新文化的期刊,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第一年中,以宣传新思潮的社会成分也相当广泛,既包括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和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也包括以孙中山,朱执信,戴季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当时的各种思潮中,“社会主义”成为最流行,最时髦的一种新思潮。他们组织的社团和创办的刊物,大家不肯声明以某一学派作为指导,总喜欢标榜“科学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互助的精神”“人道的精神”或“批评的精神”,认为这些“精神”是名目繁多的“新思潮”的共同本质。正是这种生动活跃的思想环境,为青年一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在探索中广泛选择和充分比较的余地,他们中间的先进分子在实践中提高了认识,经过反复探索,最终接受了改造中国的最理想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中主流地位的确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开始形成。五四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考虑中国的问题,先后转变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政论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重新加强了对进步思想文化的压制,鼓吹专制文化,宣扬文艺要为三民主义服务。此种局势的变化,使一度因战争冲击而沉寂的思想文化界关于中国发展诸问题的谈论再次凸显出来。抗战爆发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共产党及其思想的偏见。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在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写下《(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重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论述了中国革命地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地各项纲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革命性质从理论上进行地系统论证,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地典范,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主解放战争地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地一些规律。民族危机地日趋严重是政治思想演变地源动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延续了一百多年,每次民族危机地加深都推动新的政治思想的出现。向外国学习是推动政治思想演变地重要条件,每一次政治思想的演变都是对前一次的反思和扬弃。在政治思想演变中,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地新民主主義革命,这些运动既是涤荡旧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新旧文化交融、斗争的文化运动,中国人民都是将政治改革和文化改革结合起来,无不体现了先进文化对政治改革地指导作用。但是也意味着任何一派政治思想都想得到社会群体力量的认可,他必须要与现实紧密结合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风台县大山中学)

猜你喜欢

近代政治思想演变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