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立论基础
2019-08-27陈裕徐盼盼
陈裕 徐盼盼
摘要:“文化自信”的提出源于对我国现状的深刻考量,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一,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化发展取得骄人成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渐形成,此为“文化自信”的成就基础。第二,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奠定了“文化自信”的资源基础。第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社会价值体系重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文化软实力竞争等问题都亟需在文化发展上有所建树,这是“文化自信”的问题基础。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成就;文化资源;问题基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并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四个自信”。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这些举措充分显示出文化自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的提出源于对我国现状的深刻考量,体现了党对中国发展节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未来走向的深谋远虑,是党治国理政能力日渐纯熟的重要标志。概括来讲,“文化自信”源于对三大方面的照查:第一,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文化发展取得骄人成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渐形成,我们可以“文化自信”;第二,中国作为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背书,我们应该“文化自信”;第三,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又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需“文化自信”。这三方面构成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立论基础,也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1 “文化自信”的成就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文化发展逐渐从“文革”时的停滞状态恢复过来并转入正轨。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也不断提升。尤其是自2003年国家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直至今日“文化自信”的提出把文化发展提升至國家战略的高度,中国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期间,国家发布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与举措,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及《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文化单位实施税收优惠、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开展重大文化工程、文化项目等举措。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7 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到2017年末,全国各类文化(文物)单位达32.64 万个,从业人员248.30 万人。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93.8万场,观众人次为124862.9万人次,而2007年的同类数据为92.7万场和75895.6万人次。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66 个,图书总藏量96953 万册,电子图书102627 万册。群众文化机构44521 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5.74 万家。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1 个、国家动漫产业园1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0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 个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35 个。2017年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荐重大项目446个,金额总计5.88亿元。财政部PPP 综合信息平台新纳入文化基础设施项目450 个、文化旅游项目624 个,投资额总计8287 亿元。文化事业资金投入855.80 亿元,同比增长11%。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国际方面,我国已累计与157 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基本覆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大范围、多层次、高规格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输出版权总数11133项,引进版权总数17252项。图书、期刊、报纸出口金额5886.67万美元,进口金额30051.73万美元。音像、电子出版物出口金额156.43万美元,进口金额25859.38万美元。这一系列数字代表了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文化产业在2020年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指日可待,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正逐步建立。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文化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文化自信提供了论据支撑和现实后盾,是“文化自信”得以提出的现实基础。同时有了文化自信的强大信念和理论支撑,我国才能走好未来的文化发展之路。随着《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文化建设将大踏步向前发展,而“文化自信”就是未来文化建设方向正确、性质不变、成就斐然的重要保障。
2 “文化自信”的资源基础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国作为绝无仅有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近现代的砥砺奋进,又创造了宝贵的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这三部分组成了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也是这种自信心的主要来源。对本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和肯定,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
2.1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升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融的文化基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升华其精神内涵、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再现生机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悲惨遭遇使国民陷入了极度的文化不自信,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文化他信”心理。在救亡图存的各种尝试中坚持西方文明中心论,采取“文化弱者政策”,以己之糟粕比人之精华。比如五四时期中国的西化论者就将现代化视为西化,在文化上推崇文化整体观,学习西方就要全盘接受其文化,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文化与整个社会组成的是一个有机整体,深植于整个民族的肌体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为人随意取舍。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具有很强的历史惯性,不会与社会制度变革或技术革新完全同步,这种独立性也是文化的特殊性所在。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慢慢自我生发或消逝,急于求成或墨守成规的文化发展之路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勃勃生机。仁义孝悌、精忠爱国、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精髓都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都引用了中国古代经典来表达共产党人的理念和方法,比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等等,既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肯定,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智慧。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了联合国决议中。而这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一脉相承。“自古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引领着中华民族对价值理想世界(天下)的憧憬和永恒价值的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等古语经典都是讲天下和合,也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至此,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2.2 革命文化
文化自信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发扬光大。革命文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整部奋斗史,反映了党在艰难时期的精神风貌。三大作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等革命文化虽然产生于特定年代,但在新时期对党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开创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各项事业都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集体以敢想敢为的开创精神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抛弃了“两个凡是”的桎梏。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把国家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然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取,党带领全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4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发扬自身优良革命传统。邓小平强调必须恢复和发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党的革命传统进行了丰富和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反腐,整肃了党内不正之风,净化了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扬传统,以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智慧继续奋斗。
2.3 当代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离不开当代先进文化的不断繁荣。当代先进文化吸取了历史与当下的双重精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当代先进文化来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来源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普罗大众孜孜不倦、顽强进取的生活智慧,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时,当代先进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创新为基本特征和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对我国的建设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當代先进文化是我们可资获取的最直接的文化资源,也是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只有当代文化不断繁荣才能彰显民族文化强大的繁衍能力和旺盛的时代生命力。也只有繁荣当代文化才能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让文化自信走得更远。中国是文化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在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创造力上尚处弱势。虽然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却没能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无法在价值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国际上也不具有高屋建瓴的辐射力。把当代先进文化不断推向产业化、多样化、国际化,强化主流文化地位,不断繁荣大众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3 “文化自信”的问题基础
“文化自信”的提出有现实的“问题”基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时代拐点,在物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方面却相当匮乏,而思想意识、精神价值是一个社会的支柱和脊梁,支柱不坚挺、脊梁不顺直,就无法保证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现实的一系列问题也表明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提出正是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和解答。
3.1 社会价值体系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西风东渐,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西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传入,市场规则、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社会各领域蔓延开来,瓦解着传统的以“家国”为中心的情感维系纽带和道德基础。一方面,传统道德伦理的权威性下降,对个体的约束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个体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敬畏感和归属感弱化。在观念新旧更替、交织存在的状态下,各种言论流派甚嚣尘上,给虚无、拜金、缺乏信仰等腐败思想提供了空间,抢占着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作为传统伦理所依托的实体——家与国,对个体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也大大减小。孝道式微、精日、哈韩、动辄言欧美等现象正是体现了共同体认同感的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精神上的团结、价值观上的共鸣和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都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面对价值领域的乱象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的话语权,以“文化”树起民族的旗帜,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价值引领和精神归宿。
3.2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十九大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包括精神文化消费得到满足,但目前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显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蕴含着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充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伴随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作品还不多,而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供应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要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在文化事业发展上要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惠及率。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注重其文化效益和伦理效益,杜绝因单纯经济效益而产生的“虚无历史、泛娱乐化、泛物质化的错误思潮”。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体育及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注重扶持动漫游戏、广告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形式。注重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而“文化自信”的提出恰好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发展动力。反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夯实“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3.3 文化软实力竞争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和国际话语权的获取。在国际领域,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拥有自身文化名片已成为国际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显然与在国际上的经济硬实力不匹配。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脸谱化倾向,提及中国文化往往是“四大发明”、“中国功夫”、“京剧”等传统文化精典,富有现代性的文化符号却很少。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中国的文化输出成效显著。国学热、汉语热的兴起,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的出口以及“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外溢,都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时代影响力。但这些成就与塑造出中国文化“IP”、形成中国文化感召力还有相当距离。中国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历史渊源与文化资源都远不及中国,却产出了在国际上具有识别力的文化产品,如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元素在国外的大放异彩,如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以中国元素为依托进行市场化创作而取得成功的典范。
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需不断的探索,而“文化自信”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交流,在吸收异质文化精华、学习他国文化发展经验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中必须把握好文化建构的尺度,规避“西方中心论”的陷阱,坚守民族文化内核。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失去自身文化也就失去了精神独立的基础。只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做到不卑不亢、进退有度,才能进行有益的文化发展探索,进而真正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出立足于对我国文化发展成就的欣慰和对我国文化宝藏的底气,着眼于对现实文化危机的力挽狂澜。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N].北京:光明日报,2017-11-06.
[2] 杜黎明.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根基[J].人民论坛,201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天津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的研究成果(编号:DXXYXT18-14)。
(作者单位:1.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党校副校长;
2.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党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