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的读者意识
2019-08-27郭士辉
郭士辉
[摘要]没有读者意识,文章就没有了方向。要增强新闻写作的读者意识,从读者最易接受的心理和角度采写新闻,实现从“传播者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坚持新闻写作的读者意识,就要从读者的视角切入,充分考虑如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表达得更清晰、更生动、更易理解,更易于让读者所接受,以及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读者本位 新闻规律 报道视角 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表达手法可以创新,传播渠道可以拓展,但回归新闻本身,“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传统媒体来说,要迎接全媒体变革,更要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高新闻生产能力,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讲好身边的百姓故事,把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奉献给人民。在海量信息充斥、阅读碎片化的当下,报纸如何俘虏住受众的“心”,为深度阅读打造出精神高地?现代传播学提出,要增强新闻写作的读者意识,从读者最易接受的心理和角度采写新闻,实现从“传播者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
一、为谁而写,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毛泽东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这里面蕴含着一个看似浅显但寓意深刻的启示,写作要有读者意识。对新闻报道而言,读者意识更是不可或缺。一篇作品的产生,能否考慮读者喜好,做到换位思考,考验和决定记者的悟性、作品的灵性,以及传播内容的可接受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记者在构思文章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希望传递什么信息,而且要考虑受众想要看到什么信息以及信息的浓度,换言之,读者的心理需要和阅读需求,会作为一种重要信息反馈给写作者,从而使写作者确定更加合适的写作角度、叙事方式和信息框架,在文章谋划过程中或未到达读者手中时,这个反馈系统就已经客观存在并作用于作者的脑中了。这就是读者意识。
朱自清也阐述过写作时的读者意识,他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如果不意识到假想的读者,必定只是马马虎虎地写下去,等到实际运用,自然便不合适。”
读者是报纸生存的唯一空间。报纸上的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应该自说自话,搞“新闻灌输”,盲目写作只会导致阅读量的下滑。只有对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出预测,切实增强“为别人写作”的意识,才能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才能实现作品被广为传播的社会价值。没有读者意识,文章就没有了方向。在解决“如何写”“写什么”之前,更重要的前题是,“为谁而写”,这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讲好故事,《华尔街日报》体受读者青睐带来的启示
故事是思想和精神的最好载体,最有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时高屋建瓴地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为各类报道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现了宣传规律、传播规律和新闻规律的高度统一。
近年来,随着特稿写作的兴起与发展,在以庄重、洗练的写作风格见长的新华体之外,不少媒体又引入了一种新的写作文体——《华尔街日报》体。“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曾获迈克·博格新闻奖的威廉.E·布隆代尔,曾这样描述特稿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于1889年由查尔斯.H·道创办。1940年以后,该报发展为以金融界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在国际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报纸行销100多个国家。
《华尔街日报》体的新闻写作方式,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其写作原则是“由小及大”、“窥叶知秋”,结构上以引人人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开头,再自然过渡,层层递进,如同剥笋般逐步把所要交待的新闻大主题和盘托出,最后又呼应开头,回以开头时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且更显人情味。
《华尔街日报》体新闻写作方式之所以受到读者青睐,原因之一就在于空前强大的读者意识,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不知不觉接受新闻事实,极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该文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善于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是报道化刻板枯燥为鲜明生动的有效手段,对丰富和改进新闻写作不无裨益。但要成功运用这种新闻写作方式,单单模仿它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掌握它的采访写作技巧。
“讲故事的目的是增添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深度,绝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记者讲好故事,还要注意遵循新闻规律,故事务必求真,务必选好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务必通过深入采访得到、故事语言务必简洁、务必站在读者角度上突出故事焦点、新闻事实的起承转合务必要自然等等。
总体上看,新华体和《华尔街日报》体这两种新闻“写作流”,在中国的新闻界文风中出现了互相吸收和兼容的趋势,新华体开始注重细节、情节和故事性,而《华尔街日报》体则开始讲究主题的宏观和背景的挖掘。无论何种文风,写作目的显然只有一个指向,就是如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表达得更清晰、更生动、更易理解,更易于让读者所接受,以及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留住读者,就从读者的视角切入
新闻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就是要内心有读者,时刻顾及到读者,找寻读者阅读习惯,分析挖掘人性的本质,并不断调整报道视角,以对接上读者的阅读兴趣。《人民法院报》作为一份法治类专业报纸,融党性、法律性、知识性、群众性于一体,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主体地位。为了把一份专业性报纸办得鲜活、让群众喜闻乐见,《人民法院报》在增强新闻写作的读者意识,开拓报道思路、创新视角、转变文风上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用有温度的故事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
近年来,基层法官努力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取得了巨大进展,《人民法院报》推出“聚焦群众路线微观司法为民”专栏报道,组织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借助记者和当事人的不同观察视角,力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充分展示中基层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的丰硕成果。
笔者积极投身“走、转、改”活动,2018年5月采写了《倾情4个小时细解8年心结——湖南长沙望城区法院雷锋法庭巡回办案现场见闻》,该报道让群众当主角,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体悟,刻画出基层司法为民的真实样态。本文的撰写尝试借鉴了《华尔街日报》体,一开头再现现场的精彩片断,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人新闻,无形中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工作报道中的故事要接地气、有人气,记者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体会群众的所思、所想,生产出带有露珠和泥土气息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使司法好声音入脑人心。
(二)将人物报道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2017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共同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好法官”推选结果揭晓,10名法官获此殊荣。新闻部接到对这10名法官开展宣传的报道任务后,突破就事迹写事迹的常规套路,创新人物报道形式,推出“你讲我听:好法官好故事”系列报道,由家人、朋友、同事、当事人等讲述好法官的故事,充分展示法官典型的人格魅力和法官群体捍卫公平正义的信念与情怀。该系列报道突出了故事性,口语化,使得可感可亲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当年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授予“我最喜爱的好法官”陈昶屹等同志“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同样是对这10名法官的人物報道,如何再次找到不同的宣传角度,必须立足读者视角,再次创新。新闻部结合时下全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巧妙地找到了第二次对这十位模范法官报道的角度,开设“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专栏,生动记述先进人物在新时代密切联系司法职能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事例,展示模范法官的新时代风采,发挥榜样人物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作用。该系列报道还尝试媒体融合,与中国法院网合作,将模范法官自述十九大心得的视频制作成二维码,在报纸上与文字稿一起推送,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达到了易于传播、传播效果很好的初衷与设想。
(三)用厚重的报道内容加上生动鲜活的标题赢得传播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全面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回顾法院各项工作取得的飞速进展和辉煌成就,新闻部策划推出系列综述报道——“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变革”,系列报道共16篇,通过历史纵深的挖掘,全景式记录和展现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司法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伟大变革。
为了体现出系列报道的特质,在标题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统一表达风格,突出语言美感,力求提炼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传神的系列好标题来。“司法改革:千秋大业而今正风华”“司法公开:阳光下正义触手可及”“要案审理:法治中国前行的‘地标…‘行政审判:端稳民与‘官的天平”“环资审判: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妇幼保护:让幸福入驻千家万户”等标题的制作,朗朗上口,洗练生动,让人过目不忘。系列报道重磅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高度评价。
“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物。如果你没有受伤,你就没有尽力。”一位以笔为马、以文为家的记者,如果心怀强烈的读者意识,有了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惧精雕细琢的思考,何愁不能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倘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喜爱,记者所有的付出都是痛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邹海涛:《对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思考》,《今传媒》2017年第11期
[2]修晓萌:《“读者意识”初探》,《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第1期
[3]孔繁英:《谈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现代交际》2011年第4期
[4]葛贞:《以“华尔街日报体”为例谈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今传媒》2005年第4期
[5](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