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HPM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理解的探索

2019-08-27李芳芬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对数概念教学

李芳芬

【摘 要】 HPM教学为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本质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以对数概念教学为例,将对数发展史上的3个重要阶段:简化运算思想、对数的发明、指对数的互逆关系纳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亲历运算之繁琐”、“发现数表之便利”、“体会数表之局限”、“弥补数表之缺憾”、“引入符号之迫切”、“两款对数之发展”六个环节,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 HPM;对数;概念教学

在紧张的教学进度安排下,数学概念教学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一个定义三项注意或掐头去尾烧中段等,是常见的概念教学形式,先是简单粗暴地讲完数学概念,再是大量的练习巩固,看似学生会做题了,但这种成效是短暂性的,学生是照葫芦画瓢式解题,过段时间就会忘记,或换一个新颖的题型,学生就无从下手了.问题的根源是学生只学了概念的形式化定义,没有吃透概念的本质.

面对高中新的数学概念,我们该如何教学呢,如何在情境中自然地抽象出数学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体会概念的价值和作用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HPM教学对提升学生理解概念本质有积极的作用(HPM是History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的缩写,指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关系).HPM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感受数学是一门不断演进、人性化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僵化的真理系统;有助于学生感悟概念是如何发展的,揭示数学概念、思想的起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符号、概念、计算法则、表征方式、数学语言的演进过程;根据历史相似性,过去的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有助于解释、解决今天学生的学习困难……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对数概念为例,在HPM视野下重构对数概念教学,提高学生对对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和读者一起领略HPM的精彩纷呈,如有不当请读者谅解、指正.

1 设计思路

本文笔者不采用原教材的设计思路,而是遵从历史发展,对数发明先于指数,感受对数概念产生的必要性、自然性与合理性.但是原本的历史太错综复杂,一一叙述太冗长,一节课也完不成教学任务,最后沦为“数学史课”.能否有一种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诠释对数本质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在整体设计上采用重构式,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1],借鉴历史、重构历史,结合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对对数史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整合,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乐于学习,并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2 教学主要环节

2.1 亲历运算之繁琐

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开普勒计算出开普勒定律共算了7遍,过程艰辛》,呈现出古代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时所面临的运算困境,在没有计算机时代,庞大的天文数字计算严重地束缚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教师用PPT呈现以下四道计算题:

每个小组负责计算一题,感受大数计算的不便.教师指出这四道计算与古代天文数据计算比还是相形见绌了.那有办法改进大数计算吗?

注 前3题的数据都可表示为2的乘方,为第二环节双数列的对应关系做好准备;第4题的数据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乘以一年的总秒数,得到的是天文学单位1光年,为第三环节体验数表之局限做好铺垫.

2.2 发现数表之便利

呈现15世纪法国数学家许凯(Chuquet N.1445~1488)在其《算学三部》中给出的双数列数表[2],如图2,结合刚才的前3道计算题,能发现什么规律?

很显然,前3题的数据在表格中都可查,运用指数律运算能发现规律.

学生依次作答:

能否推广到一般的情形,用字母表达呢?

总结:第二行(等比数列)中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分别对应第一行(等差数列)中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古人通过这个对应就可实现简化计算,使运算降级.

注 (1)高一学生在学习对数时,还未学习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此处可不提及数列的概念,不妨碍学生的理解.

(2)将乘除、乘方、开方转化为简单的加减乘除过程,是对数运算性质的算理本质,为第2课时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做好准备.

(3)除许凯外,古代还有很多数学家如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前212)、施赖贝尔(Schreyber H.1495~1525)、弗里修斯(Frisius G.1508~1555)、施蒂费尔(Stifel M.1487~1567)等,利用双数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指数律,从而简化计算,但当时还没有幂指数的记法,直到17世纪,笛卡尔(Descartes R.1596~1650)发明了幂的记号,才有形如2m·2n=2m+n的简便表达方式(指数幂的表达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可以说数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数学符号的进化史[3]).

2.3 体会数表之局限

让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的数据计算都可以查表,如不行,请举例说明,并指出数表存在的问题.

学生发现:(1)若要计算1048576(220)的立方,则数表不够长;(2)数表第二行的数据间隔大,有许许多多的数据不在数表中,如无法解决课前提出的1光年的数据计算;(3)数表仅仅以2为底,那以3、5等为底的情况呢……

总结:数表缺广度、精度、密度.能用数表来简化计算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的数值计算.

2.4 弥补数表之缺憾

以1光年的数据计算为例,我们希望能查找到2?=299792.468和2?=31536000中的“?”值.基本思想是不断往图2第二行数据间隔中填充数,增加数表的密度.请同学们思考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提出兩套方案:

(1)用计算器或电脑计算;

(2)图2第一行相邻两数如5和6对应32和64,它们的算数平均数5.5对应几何平均数32×64≈45.2548,以此类推,5和5.5的算数平均数5.25对应几何平均数32×32×64≈38.0546……只要分得足够细,32和64之间就能不断填充数.

方案(1)适用于现代,古人没有高科技;方案(2)思路清晰,方法明确,但造表的计算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不过一旦造好将是一劳永逸的,那古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纳皮尔整整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制作了一张划时代的数表,在1614年出版《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标志对数的产生,成为17世纪三大重要数学成就之一,大大缩短了天文学家用于冗长计算的时间,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倍增.纳皮尔将图2数表的第一行数叫做“logarithm”,这个词由希腊文logos(比)和arithmos(数)组合而成,17世纪由波兰传教士穆妮阁(J.N.Smogolenski,1611~1656)传入中国,明代数学家薛凤祚(?~1680)将其翻译为“对数”.

清代康熙皇帝主编的《数理精蕴》中记载:“以假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其法以加代乘,以减代除,以加倍代自乘……莫不皆以假数相乘而得真数”,古代“假”(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就有借助的意思,故中国数学家将图2数表第一行“借来用一下”的数记为“假数”,对应的第二行数即称为“真数”(笔者认为这是N为什么叫真数的原因),后来将“假数”称为“对数”,“对”是“对应”、“相对”的意思.

(2)原教材抛开了双数列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致名词与定义分离,使得学生对对数的理解有障碍.

(3)思考如何得到2?=299792.468中“?”的准确值,为引出对数符号做好铺垫.

2.5 引入符号之迫切

显然,大多数的数很难找到甚至找不到对应的精确的幂指数,那如何得到准确值呢?初中我们是如何解决?2=2的?

总结:引入新符号“ ”即可解决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问题.为了得到精确值,我们也需要创造新的符号来表示2?=299792.468中的“?”.历史上曾采用“logarithm”的前三个字母“log”来表示,因为“?”与底数和真数都有关系,故数学家采用log2299792.468来表示,2?=31536000中的“?”=log231536000.推广到一般化,就有了对数的定义:

如果ax=N,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思考:字母a,N,x的取值范围.

注 对数的发明先于指数,在讨论字母的取值范围时,理应对a进行正负性讨论等,但是需要用到大学知识,不在中学生掌握之内,为降低难度,笔者采用原教材处理方式(采纳一个权威的规定,必须取a>0,且a≠1且必须取x的正主值,其他情况都不提,即:对数是只对正的自变量才有定义的单值函数)从指对数的关系出发,得到a,N,x的取值范围[4].

2.6 两款对数之发展

课堂上如有时间,可介绍纳皮尔和朋友布里格斯(Briggs H.1561~1630)的旷世之约故事,布里格斯后来对对数表进行优化完善,得到常用的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初中曾经发过的《中学数学用表》里面就有一张常用对数表.

另外,在科学技术中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数,它与借贷复利计算有很大关系,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公式、牛顿的冷却定律等数学模型中都包含e,在物理、化学和建筑学等自然科学中也经常会出现,故引入以e=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注 (1)根据对数运算原理,人们还发明了对数计算尺.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数表、对数尺已让位给电子计算机.课堂上展示对数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

(2)在连续复利计算中,e=limn→(1+1n)n=2.7182818284…即为自然对数的底,也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极限.

(3)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名称和底数数值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4)就像“22”简化为符号“2”一样,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符号也分别简化为“lgN”、“lnN”.

3 教学反思

(1)借助HPM教学,学生明白了对数的来源是航海、天文等的计算需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为了高考而设置的,体会数学是有用的,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2)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中,学生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课生动,有趣,环环相扣,跟随数学家的足迹,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既学完了数学知识,又增加了见识;从课后作业情况看,在概念理解、对数运算上都明显好于其他班.

(3)笔者备课时,充分利用课后的 “阅读与思考”一栏:《对数的发明》,不辜负编者的良苦用心.教材副主编章建跃先生曾提出四个理解:“理解數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笔者相信这样设计没有违背编者的意图,数学史是践行四个理解的有效载体.

(4)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不能无中生有,虚无缥缈,要让学生能在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素养.

(5)想把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大量的阅读不可缺少,为理清对数发展史及教育价值,笔者曾查阅大量的资料,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和菲利克斯·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与帮助,借助历史,把“现成的知识”还原为“现实的问题”需要教师脑中有货.笔者将继续努力,在HPM视野下开发更多的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 金惠萍,王芳.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9):28-34.

[2] 汪晓勤.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50-456.

[3] 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4] 菲利克斯·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08:163-165.

猜你喜欢

对数概念教学
明晰底数间的区别,比较对数式的大小
比较不同类型对数大小的办法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活用对数换底公式及推论
神奇的对数换底公式
对数的探索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