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校班主任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

2019-08-27洪晓珊袁妍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管理艺术

洪晓珊 袁妍

摘 要:班级是一个集体,而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这项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如果班主任在教学中只有敬业精神,没有教育管理艺术的话,那么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特别是在技校方面,因为班主任面临的是认知能力和思想品德稍微有些欠缺的群体。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入艺术管理手段,这样能够更好的管理班级,通过“心理效应”的管理艺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乐观积极向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促进各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技校班主任;心理效应;管理艺术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叛逆的,而且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比较复杂,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与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合理的使用“心理效应”的管理艺术帮助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教学工作,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的发展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借助这种艺术的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班级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一、技校班主任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含义

“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应对措施,从而解决学生在成长中心理遇到的问题。因此,技校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能够维护班级秩序,还能使学生心理状态能够积极乐观的发展,甚至还能提升教学效果。

再者,还要注意有很多学生因家庭情况有所不同,如留守学生、单亲家庭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都比较特殊,有时候会表现出非常叛逆、喜欢打架斗殴或者学习成绩比较差等,导致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会出现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心理效应”管理艺术刚好能够解决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三观”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心理效应”管理艺术在技校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使用“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让因学习成绩不好和受家庭因素影响的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更加地自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例如,技校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中会发现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因缺少一定的亲情教育,导致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来说会复杂一点,有时候会表现为在人际来往之中会比较自卑,不敢与他人过多的交流,一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太亲近于其他同学。这样的表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好地,班主任可以使用“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处理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开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生活中的关爱与呵护,从而慢慢转变自身的情绪,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在学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技校班主任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应用效果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时要注意使用的方法,使用合理的效应解决学生在发展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健康而又快乐的成长。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提升学生的成绩。

(一)“心理效应”————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人的知觉,让人出现一种爱屋及乌的感觉,它会像月亮的光环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散,让人产生好感所以将其称之为光环效应。心理学家凯利曾提出,如果某个物品或者某个人的品质给人一种比较好的印象时,那么人会在某种错觉的影响下对这个物品或者是某个人产生比较的印象或者是评价。因此,技校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好这一点,在与学生初次见面时就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言谈举止、穿衣风格等都要注意一下。简单来说,就是班主任初次与学生见面时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亲切、负责任的印象,尽量在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学生所敬佩,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好感,学生才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样才会到达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心理效应”————破窗效应

是指如果一扇窗户被打破,但是没有及时将其修复,那么就会在心理给人一种暗示,等同与其他人将窗户打破也没有事。因此,班主任可以将破窗效应应用于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第一次犯错误就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给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这样能够消除其他学生产生的侥幸心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例如,某一名同学在上课中经常迟到,任课老师并没有对其进行处罚,那么其他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认为别人迟到没有收到惩罚,那么自己迟到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惩罚,从而产生了“破窗效应”。因此,班主任对于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及时遏制住学生的产生的不良心理,给其他同學树立一个标杆,避免其他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班级的秩序和形象。

(三)“心理效应”————变脸效应

在教学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要合理的使用“变脸效应”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还要带有适当的温柔,能够教学管理工作中对于学生不好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教育和批评,使学生能够及时将错误改正过来,同时,还能够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在教学管理中使用“变脸效应”能够使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遵守班级秩序。

例如,老师在讲课中,一旦发现有学生在聚众唠嗑影响课堂秩序时,老师要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还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惩罚,如让学生打扫班级卫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时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再者,班主任还可以在利益课下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了解班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帮助学生合理地解决问题,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遵守班级纪律维护班级的形象,共同努力学习。

(四)“心理效应”————男女组合效应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不仅会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首先会对异性疏远,再慢慢亲近异性,会渴望在情感上能够与异性进行交流,让与异性交流中发现自我,在交流中希望能够得到异性的认可以及肯定,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和来自他人的认可感。由此可见,青春期的学生还是比较重视异性对于自己的评价的,也很喜欢在异性面前来展示自己的好与坏希望能够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可以借助“男女组合效应”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约束自己,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维护好自身形象。

四、结语

技校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心理特点。技校班主任还要经常和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感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心理效应”教学的作用,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慕燕.技校班主任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C]//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

[2] 袁宏铭.基于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艺术之“心理效应”探究[J]. 好家长, 2017(30):74-74.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管理艺术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