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新生职业探索、心理韧性与希望感的关系

2019-08-27干登·傲登格日丽朝鲁门王素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

干登·傲登格日丽 朝鲁门 王素萍

〔摘要〕采用职业探索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希望感问卷,对617名初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和希望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内初班学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情感探索、目标专注、希望感、动力思维上均高于走读班学生;走读班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上均高于内初班学生;女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认知探索、目标专注上均高于男生;男生在积极认知上高于女生。职业探索与希望感呈正相关,职业探索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心理韧性与希望感呈正相关;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和希望感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初一新生的职业探索能力高,其心理韧性越强,希望感越高;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和希望感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关键词〕初一新生;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希望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2-0012-06

一、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提高學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的发展”是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义;未来职业综合性发展及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生涯规划教育提上日程。有研究表明,生涯规划教育宜尽早开始,甚至可以提前到中学阶段,而初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是职业探索,即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只有基于自身感兴趣的职业才会使中学生真正发挥自身的潜能。

职业探索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气质、兴趣、价值观及各种不同的职业或工作内涵、工作类型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认识可供自己利用的资源,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反馈,以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更明确的导向,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的发展与整合。以往对职业探索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和个体因素上[1],而我国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较少涉及中学生。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是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2]。希望是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形成的个体的认知评估机制,在这个实现过程中基于内外环境寻求可能方法,以及采取的系列行动[3]。Snyder,Lehman和Kluck等[4]指出,当个体抱有健康的希望感时,会更清晰地设定目标,更具有信心与动机,也会创造替代性的选择路径。国内研究表明,希望感是促进流动儿童生涯发展的保护性因素[5],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存在正相关[6],即通过加强对心理韧性的辅导促进希望感。本研究以新疆初一内初班和走读班[7]为主体,考察其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和希望感的状况并探讨三者的关系,对注重中学生职业探索、优化非智力因素及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提出有效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取整群取样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八中学和第十中学初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7份,回收率为88.14%。其中包括奎屯市第八中学即重点中学464人(75.2%),奎屯市第十中学即普通中学153人(24.8%);男生351人(56.9%),女生266人(43.1%);内初班395人(64%),走读班222人(36%)。详见表1。

(二)工具

1.中学生职业探索量表(CES中学版)

中学生职业探索量表(CES中学版)是郑久华等[8]根据Stumpf. S. A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CES)修订的,修订后的量表包括行为探索(信息数量、目标聚焦、有目的系统探索、环境探索、自我探索)、情感探索(对拥有信息的满意度、探索的压力、决策的压力)和认知探索(就业前景、职业探索结果的确定性、获取信息的方法、外部探索的手段、对理想职位重要性的认识)3个维度,共63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中学生职业探索的水平越高。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4,效度为0.925。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

采用胡月琴等[2]编制的问卷,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助力、家庭支持5个因子,其中前3个为个人力方面,后2个为支持力方面,共27个题项(11个反向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以往研究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324,效度为0.855。其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助力、家庭支持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12,0.390,0.606,-0.014,-0.512。

3.儿童希望感量表(CHS中文版)

采用赵必华等[9]翻译的量表,儿童希望感量表包括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2个维度,共6个题项。用李克特6点计分(从“1=从不”到“6=总是”),得分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信度为0.797,效度为0.824。

(三)数据处理

用SPSS20.0软件[10]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数据分析

(一)初一新生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和希望感的差异性分析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以学校类别、班级类别、性别、家庭来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为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重点中学(±s=2.91±0.39)在情绪控制上高于普通中学(±s=2.83±0.40),差异[t(dF=615)=2.15,p<0.05]有统计学意义,重点中学的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没有差异。农村学生(±s=3.81±0.64)在目标专注上高于城市学生(±s=3.71±0.67),差异[t(dF=615)=-1.99,p<0.05]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s=2.96±0.38)在情绪控制上高于农村学生(±s=2.82±0.39),差异[t(dF=615)=-4.37,p<0.001]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其余方面没有差异。独生子女(±s=2.94±0.42,±s=3.92±0.62)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上高于非独生子女(±s=2.87±0.38,±s=3.92±0.62),差异[t1(dF=615)=-2.07,p<0.05;t2(dF=615)=2.01,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s=2.85±0.57)在人际助力上高于独生子女(±s=2.75±0.61),差异[t(dF=615)=-2.02,p<0.05]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其余方面没有差异。

内初班学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情感探索、目标专注、希望感、动力思维上均高于走读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读班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上均高于内初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初班和走读班在认知探索、心理韧性、人际助力、家庭支持、路径思维上没有差异。女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认知探索、目标专注上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在积极认知上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差异。详见表2。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年龄、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为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积极认知维度[F(dF1=3,dF2=613)=3.23,p<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维度没有差异。经 LSD法的多重比较发现,11岁(±s=3.20±0.50)>12岁(±s=2.91±0.50)>13岁(±s=2.90±0.49)>14岁(±s=2.67±0.51),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积极认知水平呈现递减趋势,差异显著(p<0.05)。

父亲的文化程度在职业探索和情感探索[F1(dF1=5,dF2=611)=2.87,p<0.05;F2(dF1=5,dF2=611)=2.88,p<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差异。经 LSD法的多重比较发现,在职业探索上,小学(±s=3.17±0.45)<初中(±s=3.28±0.42)<中专(±s=3.33±0.32)<高中(±s=3.36±0.52)<大专(±s=3.38±0.55)<本科(±s=3.40±0.50),在情感探索维度上,小学(±s=3.27±0.49)<初中(±s=3.39±0.46)<中专(±s=3.42±0.44)<高中(±s=3.48±0.54)<本科(±s=3.49±0.49)<大专(±s=3.49±0.53),小学与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有差异(p<0.05),与中专没有差异(p>0.05);表明父亲文化程度越高,中学生职业探索和情感探索水平越高。母亲的文化程度在职业探索、认知探索和人际助力[F1(dF1=5,dF2=611)=2.54,p<0.05;F2(dF1=5,dF2=611)=2.65,p<0.05;F3(dF1=5,dF2=611)=2.31,p<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余维度上没有差异。经 LSD法的多重比较发现,在职业探索上小学(±s=3.27±0.49)<初中(±s=3.26±0.42)<大专(±s=3.28±0.46)<中专(±s=3.35±0.48)<高中(±s=3.38±0.49)<本科(±s=3.44±0.53),小学和初中分别与高中、本科有差异(p<0.05),在认知探索上,小学(±s=3.34±0.50)<初中(±s=3.37±0.48)<大专(±s=3.40±50)<高中(±s=3.47±0.56)<中专(±s=3.50±0.57)<本科(±s=3.60±0.62),小学、初中、大专分别与本科有差异(p<0.05),在人际助力上的差异大专(±s=2.70±0.51)<中专(±s=2.73±0.68)<本科(±s=2.77±0.67)<小学(±s=2.80±0.58)<初中(±s=2.83±0.58)<高中(±s=2.97±0.52),小学、初中、中专分别与高中有差异(p<0.05),高中分别与大专、本科有差异(p<0.05);表明母亲文化程度越高,中学生职业探索和情感探索水平越高,而文化程度最高的母亲不一定对孩子人际助力的影响最大,反之文化程度最低的母亲也不定对孩子人际助力的影响最小。显而易见,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与低影响青少年的教育抱负,父母的文化程度高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更高的期望和规划,这种期望和规划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促进青少年学业和职业的发展[11]。

(二)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和希望感的相关分析

职业探索与希望感、心理韧性都呈正相关;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其中,情绪控制与心理韧性、积极认知和人际助力呈正相关,与职业探索及各维度、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希望感及各维度无关;积极认知与心理韧性和人际助力呈正相关,与职业探索及各维度、目标专注、家庭支持、希望感及各维度呈负相关;人际助力与认知探索、目标专注、家庭支持、希望感及各维度呈负相关,与职业探索、行为探索和情感探索无关。详见表3。

(三)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与希望感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首先,检验心理韧性、职业探索和希望感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呈线性关系[F(dF1=1,dF2=16)=29.44,p<0.001],职业探索*希望感呈线性关系[F(dF1=1,dF2=16)=189.50,p<0.001],心理韧性*希望感[F(dF1=1,dF2=285)=35.38,p<0.001],線性假设成立。

其次,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依次检验回归系数法[12]检验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与希望感间的中介效应。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与希望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效应显著。详见表5和图1。

四、讨论

本研究显示,职业探索、心理韧性和希望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职业探索和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心理韧性与希望感呈正相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时若有较强的心理韧性,能激发和提升其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感。因此,初一新生的职业探索、心理韧性与希望感密切相关,这证实了本研究假设。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检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探索了职业探索对希望感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职业探索和心理韧性都会对希望感产生影响,而且职业探索通过心理韧性对希望感产生间接影响,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和希望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注重职业探索、增强心理韧性,可以提升希望感。学生能够坚持未来梦想,充满希望地学习,必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各自的职业中发光发热,贡献自身的力量。

五、结论与启示

初一新生的职业探索能力高,其心理韧性越强,希望感就越高;心理韧性在职业探索和希望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的启示是:教育工作者除了让初一新生具备积极的职业探索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干预初一新生的心理韧性来提高希望感,心理韧性的增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希望感。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内初班学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情感探索、目标专注、希望感、动力思维上均高于走读班学生,走读班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上均高于内初班学生;女生在职业探索、行为探索、认知探索、目标专注上均高于男生,男生只是在积极认知上高于女生。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关注走读班和男生的职业探索,通过加强其心理韧性来提升其希望感,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依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涯发展要求,实施适时的生涯教育和辅导,是实施生涯教育的关键。将生涯团体辅导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融合教学,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一新生的心理韧性和希望感来加强他们对职业探索的认知。例如:完善健全交叉综合式支持系统即家校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水平;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管理情绪,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式学习;培养学生设立目标的能力和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心理韧性的干预训练等[13]。

参考文献

[1]王瑜. 高中生职业生涯探索及其相关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1.

[2]胡月琴,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8):902-912.

[3]Snyder C R. Handbook of Hope:theory,measures,and applications[M]. Salt Lake City,Academic press,2000.

[4]陈宛玉. 以希望感的观点谈流动儿童的生涯辅导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7):4-6.

[5]郝振,崔丽娟. 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德育,2014(11):11-14.

[6]戚亚惠,韦雪艳. 不同学业成绩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希望特质和心理韧性的关系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6(14):69-73.

[7]张珂. 论疆内初中班的创办对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影响[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1-72.

[8]郑久华,张淑华,叶露露,等. 中学生职业探索问卷的修订[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9):1729-1732.

[9]赵必华,孙彦. 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6):454-459.

[10]王宝进. 英文视窗版SPSS与行为科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Hill,N E,Castllino,D R,Land Ford,J E,et al. Parent academic involvement as related to school behavior,achievement,and aspirations:demographic variations across:adolescence[J]. Child Development,2004(75):1491-1509.

[12]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5):614-620.

[13]侯颖超,李梅. 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J]. 学理论. 2014(26):203-204.

(作者单位: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八中学,奎屯,833200;2.新疆維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一小学,奎屯,8332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十中学,奎屯,833200)

编辑/刘 芳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及其启示
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