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皴法对于造型与肌理的表达

2019-08-27李都灵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皴法造型肌理

李都灵?

摘要:造型与肌理是绘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艺术语言。“造型”表现画面的主题与立意,是画面内容的主要构成元素;“肌理”则主要传递画面情绪与个性,增强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技法,是山水画塑造形体和表现肌理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通过作品比对法、文献分析法以及笔者的临摹、写生及创作等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山水画皴法中“造型”与“肌理”两大方面的功能及二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造型;肌理;皴法

一、皴法------国画思维对于客观世界物态形象结构的感知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由于其表现对象的关系,较花鸟、人物等科更注重对体块、结构关系的表现,为了更充分地表现出山石等自然物象结构的复杂性而产生了皴法。

伴随着国画前贤们通过观察自然与传统继承对笔的性能、用笔速度与力度、水墨比例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和实践,形成了约十八种皴法,这并非直接地对应自然界的物象纹理,而是用十八种用笔的形式来类比千变万化的自然肌理特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的表现手段。中国画传统山水画分南北二宗,概言之北刚南柔,对应“斧劈”与“披麻”。北方山石硬朗、结构分明,太行石壁、华山绝岭、终南盖雪、岱岳雄峰,与之相应的斧劈皴法体系顾名思义如刀砍斧劈、快马斫阵,其落笔雄浑、气魄动人无不彰显着北方人粗犷豪迈、热烈奔放的性格;江南水土隽秀润泽,烟雨氤氲、情致动人,巫山云雨、富春水涨、匡庐飞瀑、黄山玉笋,由此产生的披麻皴法体系更是浑厚华滋、气韵清朗、弧棱转折、平淡天真,亦衬出南国风情特有的温柔婉约、婀娜动人。由此可见,皴法对自然肌理的表达可谓人格与画风相应,笔墨随物境而迁,充分展现了国画“从于心者”“画不违心之用”的内涵特点。

二、皴法的笔墨结构与自然美关系的探究

从元代开始,画家把一部分对于客体的关注转移到了笔墨形式感自身的审美意趣上来,从对自然物象生长规律的模仿转移到了寻求黑白点画的结构美当中去。所以,古人对皴法的开发与应用是不断在平衡主观审美规律与客体生长规律间的关系,从而取得其间临界点的过程。

皴法的笔墨结构包括了笔墨的排列秩序、组织形式、结构布置乃至点画自身的形式感。皴法的笔墨排列结构则可以看做是由自然美的规律中抽离出来的表现程式。何水法说:“艺术贵在以少胜多,提炼功夫是关键!”这个“提炼功夫”就是如何从外在物象中将自然美的规律也即“理”抽取出来,达到一种“三五人千军万马,七九步五洲四海”的艺术效果。如果从绘画过程来看,皴法的笔墨结构中存在着“至动”的特性。由于皴法的用笔有着笔势贯通、隔行不断的特点,创作中表现出行草般的书写性与连贯性。这使得画家运笔动作也会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这样笔下的墨迹便有了律动,笔墨对形象的营造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气息,“生者,至动而条理”,有规律的动是生命形式外现的特点。无怪贺天健说:“强调一些说,皴法可当作山水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

三、皴法——造型手段与画面肌理的完美结合

如果把造型比作骨架的话,那么肌理便是血肉。繪画必须要有骨架以支撑才立得住,也必有血肉而丰满生动。血肉依骨架而生,而骨架全赖血肉以联结成体。

以中国画传统笔墨关系来说,画面元素往往是由位置决定其性质,由人的意图决定其功能。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这里“形似”指画面造型,“骨气”指的由画面形式感、笔墨、色调、质感等营造出的气韵,这些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面貌都取决于人的“立意”。如一笔竹叶放在竹枝上它便是竹叶,是形,同样的一笔置于山石中则成了“乱柴皴”,成了一种肌理的构成;一块山石,在近山中是一个结构,在主山中就成了主山肌理的一部分,在远景中它就成了一座山;一棵树、一个人单看是一个物象的造型,放在丛林人海中也就成了构成其肌理的一个单元……由此看来,视点拉远,无数个形体汇成了肌理,视点拉近,肌理便又成了具体形体。观察物象的远近不同,所观察到的事物大小、多少均不一样,而“远近”也无固定的界线。所以,画面的造与肌理相对而言就形成了“大小”、“多少”的辩证关系。从造型的角度看,一点半画,顾盼生姿,皆要有血肉生命;用肌理的概念说,千岩万壑,纵横交错,也不过形式构成。对二者辩证关系的协调则在于艺术创作者的主观发挥,故画面中造型与肌理间关系的确立便由画家取材所定,功能的转换则因画家立意不同。

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表现技法,是画家手、眼、心三位一体的与造化进行沟通的媒介,也是国画不可替代的笔墨语言形式。它兼具造型与肌理两大主要绘画功能。肌理与造型通过皴法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统一和整体,具有表现力。由于人“手”的操作会直接干预到皴法的表现结果,增强了形象与肌理的写意性,并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性;笔墨亦因人情绪的注入而产生流动感,进而化为一种“气韵”的存在,从而大大提升了山水画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以独特的笔墨内涵承载着古往今来众多文人的翰墨情节,记述着千百年来中国画家的心理历程和情感过往,凝结着无数先贤大师的心血与智慧。由此可知,传统皴法的内涵是一种全息性的人文精神的传承,是与时俱化而不受时空约束的,其将随着时代的更迭被不断赋予、注入新的生命内容,其形式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都有着无限延伸的空间。

(指导教师:李蒸蒸、安霜雁)

猜你喜欢

皴法造型肌理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