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让猪变成人——解读《动物庄园》中的权力异化

2019-08-27郭玉凤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奥威尔乔治

郭玉凤

摘要: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政治寓言式小说。一个农场里的动物发起了反对人类统治的起义,建立了动物统治的动物庄园。但庄园中的猪却在革命胜利后实行了极权统治,成为了庄园里新的特权阶级。本文将详细解读猪阶级的变迁,揭露猪权力异化的表现,探讨权力异化背后暗藏的作家深意。

关键词:权力异化;极权政治;乔治·奥威尔

一、猪阶级的变迁

整部小说中有四头主要的猪,分别是老少校、拿破仑、雪球和尖嗓。正是在这四头猪的作用下,猪一步步成为了动物庄园里的特权阶级。

老少校是动物革命的启蒙者,在一个悠闲宁静的夜晚,已至暮年的老少校把动物们召集起来,鼓动动物们起来反抗人类,老少校在发表演讲后的三天就死去了,但老少校的演讲却使动物们兽血沸腾,从这里开始猪承担了宣传革命思想、鼓动动物革命、组织革命工作的职责。老少校死去之后,其他三头猪把老少校的思想称为动物主义,开始筹划革命。在赶走了原主人琼斯以后,猪制定了七诫,作为庄园中共同的准则,这个时候,猪已经不劳作了,只负责对动物进行指导和监督,理所当然地承担了领导的职责。

接下来,为了庄园的未来运作,动物们决定每周日举行一次“动物大会”,大会主要是计划未来一周的工作,并且提出和讨论各项决议,而提出议题的总是猪。其他动物基本只有表决的权利。渐渐地,在这个大会上形成了支持雪球和支持拿破仑的两派,因为二者的意见总是相悖,同时猪把农具房当做自己的司令部,由猪全部同意的命令,基本在庄园中都得到了实行。

被赶走的人类很快就回来了,动物们在牛棚和人类进行了战斗并取得了胜利,雪球在这场战斗中异常勇猛,被动物们称为英雄。可是在接下来风车的决议上,眼看雪球就要获得大多数动物的投票时,拿破仑唆使他驯养的狗赶跑了雪球,并且在尖嗓颠倒是非黑白的演说下,诬陷雪球是勾结人类的叛徒,随后拿破仑宣布,取消每周日的动物大会,以后庄园的工作问题都由猪组成特别委员会决定,而这个委员会由拿破仑亲自统管,其他动物彻底丧失了庄园工作的决定权和讨论权。

慢慢地,在凶狠的狗和颠倒是非的尖嗓的帮助下,拿破仑提出的任何决策,其他动物全都不敢反驳,只能赞成,拿破仑成为了领袖、总统。最后,猪们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拿着皮鞭奴役其他动物,成了动物庄园中新的特权阶级。

二、猪阶级权力异化的表现

猪阶级的变迁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猪阶级内部发生了权力异化,而这些异化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权力崇拜、权力任性和权力腐败。

权力崇拜在动物庄园中其实很早就发生了。公猪老少校鼓动动物革命的说辞完全是非常肤浅的保证。“打倒人类之后的生活怎么保证幸福?”这些动物都没有考虑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它们过分相信老少校的说辞,因为老少校是最智慧的猪,而猪又是动物中最聪明的。革命后,动物们又盲目地听从雪球和拿破仑的决议,雪球被赶走之后,在狗和尖嗓的镇压下,动物们又无条件的服从拿破仑的决议。

在动物庄园里,对猪最愚忠的动物就是马拳击手了,虽然拳击手是一个富有正义感、任劳任怨的动物,但是它却是如此的愚昧,对拿破仑下达的指令总是无条件地赞成,他总是把他的两句箴言挂在嘴边“我会更加努力”和“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正是有这些愚昧又忠心的动物,才能使拿破仑实行极权统治。

权利任性是指统治者无视规则,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拿破仑赶走雪球,剥脱动物们的投票权开始,他的权力任性其实已经初现端倪,接下来,猪阶级一次又一次打破“七诫”的规则,使“七诫”的内容发生了不断的异化。七诫由“一切动物都不许睡床铺、一切动物都不许喝酒、一切动物都不许杀害其他动物、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慢慢发展成了“任何动物都不许在铺被单的床上睡觉、任何动物不得饮酒过度、任何动物不得无缘无故杀害其他动物”,到了最后拿破仑终于打破了七诫的底线,七诫全部被抹去,而变成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到了这里猪已经打破了之前起义时立下的所有规则,把动物们相互平等的动物庄园变成了猪统治的庄园了。

权力腐败在动物庄园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猪的特权化和类人化。猪的特权不仅仅表现在猪阶级的变迁上,从动物庄园的物资分配里,也可以看到猪的种种特权。在革命初步胜利的时候,牛奶和苹果就成为猪所特有的,尖嗓为猪的特权进行了种种辩解,把猪喝牛奶吃苹果说成是猪为了庄园的工作不得不吃它们不喜欢的牛奶和苹果,以此来夸大猪的作用,便于猪实行特权。从这之后,在尖嗓的狡猾的辩解下,大麦给猪专用、啤酒和威士忌给猪专用等等。猪不需要劳作却能得到更多的物资,这是权力腐败下猪的特权。

猪的类人化是循序渐进的,本来动物们约定了不去触碰庄园主的房间,不像人类一样生活。可是慢慢地猪不仅在厨房里吃饭、把会客室当做娱乐室,还睡在床上。还和人一样喝酒,跟人贸易,最终,猪完全抛弃了把人类当做敌人的起义初衷,开始用两条腿行走,和人自由交谈,变成了人型生物。

三、权力异化下隐含的作家深层政治意图

《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故事的最后猪变成了人,奥威尔这样结局有着非常深远的政治意味,从猪的权力异化下,能看到奥威尔隐含的深意。

奥威尔曾经说过,“人们可以通过改造语言而改变对世界的理解”。在猪阶级权力异化的过程中,尖嗓给猪阶级的异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非常善于利用語言的变异来改造和控制其他动物的精神和意志,尖嗓语言上的虚假,是为了猪阶级更好地实行它们的极权统治。事实上这也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现象,政客们总是通过支配语言来达到宣扬自我意识和掌控权力的目的。语言向来就是各种权力与利益激烈竞争的角逐场,而且“在人类长存的历史中,权力寄寓于其中的东西就是语言,或者再准确些说,是语言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结构”[1]。语言就是一种工具,甚至等同于权力,它是极权政治对普通大众实践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当统治者想要实行极权统治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控制舆论,对底层的人民群众实行精神镇压。小说中的尖嗓也象征一些在极权政客旁边的传声筒,尖嗓在颠倒是非的时候总是反复的重复“人类随时都会打回来,叛徒雪球总是无处不在,为了人类不再复辟,必须服从拿破仑的残酷统治”,事实上传声筒们也经常像尖嗓一样,为了实现极权政治,他们用威胁论、阴谋论,打压群众的反抗情绪,使群众恐惧害怕,从而甘愿做政客极权统治下的愚民。

奥威尔通过这个动物寓言,塑造了一个由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变成了极权主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奥威尔的悲观情绪充斥其中。奥威尔从小目睹殖民的残暴,从而向往理想的社会主义,但是在当时,他看到的社会主义并不是他所希望的那样美好,他一度怀疑自己,在奥威尔看来,或许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他认为社会可以划分为上层、中层、下层阶级,而这三个阶级永远不能平衡:

“这三个阶层的目标永远不可调和。上等阶层的目标是保持其地位,中等阶层的目标是跟上等阶层调换地位,下等阶层的目标……就是要消灭所有差别,创造出一个人人公平的社会。[2]”。所以,奥威尔认为整个人类历史都是这样不断的轮回,在无限的循环无望中前进。不可否认,或许受到了当时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在这部作品,奥威尔倾注其中的悲观和绝望确实存在。但是,笔者认为奥威尔能写下这部作品并不是为了宣泄,而是为了警示,警示人类在以后的社会建设发展中,要避免走上极权主义的道路。无论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极权都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通过权力异化的描写,奥威尔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担忧、对极权的忧虑,即使在今天,奥威尔的思想仍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4.

[2](英)乔治,奥威尔著.孙仲旭译.一九八四 中英文[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奥威尔乔治
吓人的成绩单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日子
乔治·奥威尔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溯源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