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料溃疡贴与碘伏治疗Ⅲ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2019-08-27陈彩虹黄家龙
陈彩虹 黄家龙
压力性损伤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软组织破溃和坏死,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压力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坏死,能为病原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瘫痪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2],若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则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可使患者疼痛敏感度减低,同时血管病变导致组织血液微循环较差,更容易形成压力性损伤[3]。压力性损伤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特别是Ⅲ~Ⅳ期压力性损伤,属于难治愈慢性伤口[4]。据统计,医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14%[5],压力性损伤为病原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且患者免疫功能较差,发生继发感染的风险较高[6]。发生压力性损伤如继发感染不但会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影响疾病的康复,延长住院天数,增加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2月1日—2018年11月25日共收住院外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112例,对其中60例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112例患者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60~82岁,均为Ⅲ期院外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部位发生在骶尾部、肩胛部、足跟等处。将112例Ⅲ期院外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两组的压疮面积在3×3 cm2~10×8 cm2,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两组患者换药时,均先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压力性损伤创面周围的皮肤,再用0.9%生理盐水清洁压力性损伤创面。观察组采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水胶体敷料溃疡贴外敷,外敷面积大于创面1~2 cm,待水胶体敷料溃疡贴吸收饱和,形成乳白色凝胶,敷料外观变成乳白色时再更换水胶体敷料溃疡贴;对照组采用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效碘含量为0.45%~0.55%的碘尔康碘伏消毒液浸湿纱布,外敷于压力性损伤创面处,再用无菌干纱布覆盖,予以妥善固定,每日换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7]
痊愈:压力性损伤创面充分愈合,结痂后可彻底脱落;有效:压力性损伤创面明显减少,可见新生肉芽组织且未见分泌物;无效:压力性损伤创面未见缩小甚至扩大。治愈率=痊愈/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治愈时间比较
实施两种治疗方法后,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愈时间短于碘伏的治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治愈率比较
实施两种治疗方法后,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愈率高于碘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水胶体敷料产品结构及组成
水胶体敷料是由碳氢化全物树脂、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己二酸二辛为主要原材料加要制成的伤口敷料,主要用于吸收伤口渗出液,为伤口愈合创造一个湿性环境。
3.2 湿性愈合的优点
湿性愈合可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湿性愈合还可以保持创面恒温,有利于组织生长,且无结痂形成,可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湿性愈合还可以保护压力性损伤创面的神经末梢,可减轻疼痛。湿润且具通透性的水胶体敷料可为压力性损伤创面的愈合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表皮细胞能更好的繁衍、移生和爬行,从而加速了压力性损伤创面愈合过程。
3.3 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疗压力性损伤的原理
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接触压力性损伤创面时,水胶微粒吸收伤口渗出物后膨胀可形成温和湿润的凝胶填充层,且能维持压力性损伤创面的血运和氧分,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并可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对受压部位皮肤起着屏障作用,有利于促进创面生长[8]。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时间比较
表3 两组压力性损伤治愈率比较
3.4 碘伏消毒液治疗压力性损伤的原理
碘伏又称聚维酮碘,是一种高效的外用消毒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碘离子可迅速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使局部组织脱水,消除红肿,减少创面的分泌促进创面干燥,并在创面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使细菌不易入侵,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9]。碘伏消毒液无毒、无味,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临床不仅用于杀菌消肿,还可促使创面渗液减少、收敛较快、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0]。
3.5 实施两种治疗方法后,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愈率高于碘伏
表3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愈率高于碘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碘伏消毒液湿敷治疗压力性损伤的疗效低于观察组,同时消耗人力、时间。碘伏消毒液湿敷可使创面干燥,但结痂至痂皮脱落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每日换药时易使新鲜肉芽组织损伤而导致出血,从而延缓压力性损伤的愈合;而水胶体敷料溃疡贴能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保持创面局部湿润,其表层为半透膜,防水透气,溃疡贴不易粘连创面新生肉芽组织,能保护创面,减少换药时创面的损伤;水胶体敷料溃疡贴具有弹性及自粘性的特点,边缘不易翻卷,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紧密贴合造成局部低氧、微酸、湿润的环境可抑制创面细菌生长,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溃疡贴还可以通过吸收残余渗液减轻疼痛[11],换药过程中可降低患者疼痛指数,降低伤口感染率、愈合后的创面疤痕不明显或无疤痕,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活动;能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12]。与碘伏外敷相比,水胶体敷料溃疡贴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