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泉: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2019-08-27
十几年来,李永泉一直坚守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初心,奔走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
李永泉,山东省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济宁南澳绿亨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4年,李永泉成立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投资1540万元,建设智能连栋温室和日光连栋32000平方米,购置育苗机械化设备20套,年循环生产蔬菜种苗5000万株。
在李永泉的带领下,公司带动周边作物种植业50万余亩,带动农民增收7000余万元,极大地拉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让农民享受到了实惠,保障了农民利益最大化。
坚守初心,创业只为共同富裕
李永泉在2000年当选为金乡县李集村村主任时,发现农民单靠种地收入极低,而且除农时外,在家基本无事可做。为解决村民剩余劳动力问题,2002年,李永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筹资金创办了金乡县福田农业技术服务站,在他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当年就带动了15户农民加入到农资销售行业,一年后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2008年,李永泉意识到,单打独斗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只靠松散的单户自营联销,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无法抵御市场风险,要想把农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他所从事的种苗产业为例,从种子、基质,再到播种、管理,一直到成苗出厂、物流运输、田间植保管理,最后订单收购、产品初加工,以及冷链物流、市场终端,需要全程协调配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收益。
2014年,在李永泉的发起和带领下,成立了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00亩,整个工程耗时四年,分三期完成,建立了容量为5000万株蔬菜种苗的繁育基地。公司共投资1540万元,工程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总投资360万元,建成高标准育苗日光连栋温室10000平方米,购置育苗机械化设备20套,并于2015年3月份投入生产运行,当年培育优质种苗1500万株。二期工程总投资500万元,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建设高标准连栋智能温室10000平方米,配套有办公培训区、仓库生产等基础设施,总占地10亩,已于2017年10月全部完成,当年培育种苗3000万株。三期工程总投资680万元,已于2018年年初开工建设,新建智能连栋温室和日光连栋温室12000平方米,年循环培育种苗5000万株,辐射周边5万亩作物种植面积。
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济宁南澳绿亨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永泉
合作社目前主要繁育各类蔬菜花卉种苗,年循环生产5000万株,比如茄果类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葫芦类:西瓜、甜瓜、冬瓜;十字花科类:甘蓝、菜花、西兰花等;还有花卉类的各种草本、多肉植物等。另外,金乡是全国大蒜之乡,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因此合作社的重心主要放在对大蒜新品种的改良和推广上,已经培育出很多新品种,比如新改良金蒜8号、太空一号、独头一号蒜等。
合作社不仅销售种苗,还会及时地把菜农生产所需的肥料、包装箱、农机具等送货上门,同时提供作物种植等技术服务。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民的作物栽培技术,还派专家手把手地进行指导,教会他们科学种植。在销售环节上,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2017年,合作社蔬菜产量达12000余斤,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与东北三省等大中城市蔬菜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农民种出的蔬菜被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后在网上进行销售,不仅解决了蔬菜种植销路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销售价格,农民增收有了保障。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289户,带动周边作物种植业50万余亩,带动农民增收7000余万元,极大地拉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立足长远,创新经营模式
“合作社是我们公司旗下的一个运营团队,也就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配合,合作社也依托公司,可以稳步健康地发展。”李永泉说。合作社能否让农民享受到实惠、利益最大化,是合作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为了掌握农业种植知识、丰富企业管理经验,2016年,李永泉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青年农场主培训,2017年代表济宁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了省农业厅举办的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大赛,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
李永泉所在的济宁南澳绿亨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蒜气生鳞茎研发的新品种
不仅如此,李永泉凭借在日常生产中积累的小窍门和小经验,利用公司车间的工具自行钻研、反复试验,不断进行发明创造,目前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3项。自主研发的“一种育苗架”、“可移动大棚框架”、“一种滚动式大棚除雪装置”等多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发明都是在确保实用的情况下才申报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的。2016年以来,我们共申报了23个专利,目前才成功了13个,至今有10多个仍在审核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申报成功的。”李永泉说。
因为自身对不断创新的追求,李永泉在新品种培育上也很重视高科技的运用,耗时十年时间,始终致力于超声波增产调优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超声波技术是一项纯绿色的物理增产技术,目前在合作社内广泛用于蔬菜种子、种苗的增产处理,增产幅度达10%—35%。原理作用是利用超声波辐照能及其效应,通过超声波对种子进行连续性或间歇性辐照,在不引起种子基因突变的前提下,提高种子淀粉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相对吸水量和相对吸水率,增强种皮的通透性;促进种子萌发时贮藏物质的降解和生理生化活动,缩短种子发芽周期,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效降低种子腐烂率,使出苗整齐、苗壮,植株生长旺盛;同时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以此增强抗逆能力,增加根系活力,使根系更发达。尤其是毛细根特别发达。根系表面积增大了,就能够吸收更多的硅元素,含硅多的植物茎叶的木质素会更多,从而增强了植物的机械防御能力,提高了抗菌性、抗虫性、抗逆性,同时高含量的木质素减少了蒸腾量,提高了抗旱、抗寒的效果。
超声波增产调优技术处理的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被杀灭,增强了作物的抗病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光敏色素的含量,增加叶面面积指数,提高净光合速率,农作物可以提前早熟上市,增产效果特别显著,且农作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大大增加,农作物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其商品性更加突出,经济价值更高,使广大农民朋友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2017年至2018年,我们进行了大概5000余亩地的大蒜超声波增产实验,收获期组织大蒜评价实地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大蒜增产幅度在20%以上,超声波增产调优技术是纯物理增产法,是一项真正绿色环保的技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先进科学技术。”李永泉介绍说。
除此之外,合作社利用粘虫板、杀虫灯、熊蜂授粉、性费洛蒙、根原线虫、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肥料、农药的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勇于担当,做致富带头人
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成为鲁西南重要的育苗基地,市场不仅面向整个济宁周边,还发展至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合作社带动当地就业200余人,为20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帮扶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0人。合作社发展壮大了,李永泉作为带头人,也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李永泉通过聊天走访得知,村民们对李集村村街道路的意见很大——村街道路不仅坑坑洼洼,一到雨天还两腿泥。为此,李永泉亲自到村委会反映,并参与开会研讨,就李集村街道难行的情况,征求意见,民主决策。最终决定用“上级申请出一点,企业及合作社拿出一点”的方式,一年内就将李集村街道的泥路全部整修为4米宽的水泥路面。
对于村民反映的种植经济作物不赚钱的问题,李永泉在带领村民成立金乡县绿亨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培育了高级农艺师5名,后备技术员30多名,科技教育培训面向全县及周边县区招生,已举办农业技术等培训班80余期,培训群众2.1万人次,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稳定了村治安环境。
不仅如此,李永泉积极建设田间市场,从种苗的生产供应到农民的田间技术指导,再到产品的采摘回收;从蔬菜的初加工到包装,再到冷链物流;从产品检测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他带领大家创建了三产融合的新品牌,打响了“丕兴”、“丕德”两个商标,真正做到了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5年12月,合作社被市农委等八家单位授予“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荣誉称号;2016年,被省农业厅农广校命名为“省级农民田间学校”;2016年12月,合作社被济宁市农业局命名为“济宁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2017年12月,合作社培育的产品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18年1月,被金乡县委组织部、金乡县农业局授予首批“蒜都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公司还先后和20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帮扶协议,免费提供种子种苗、农资技术或者提供就业岗位,培训贫困户掌握科学种植技术,使很多农民脱贫致富。面对这些成绩,李永泉说:“关于扶贫和修路的问题,我觉得这都是作为一个新农人应尽的社会责任。无论作为个人还是公司,都应该遵循习书记的指示,致富路上,不允许一个人掉队。”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永泉说,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种子种苗才是固农之本。未来合作社和公司仍将继续依托公司研发中心,在大蒜组培和大蒜有性繁殖上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在未来3—5年培育出3—5个新的大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