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理论体系构建

2019-08-26魏霞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内涵

魏霞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有力指导。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以及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对读者了解生态文明思想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内涵 理论体系 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资源的短缺,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各种类型的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大面积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了改变以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思想。现从内涵及理论体系构建两方面对生态文明思想做以下分析与论述。[1]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一)主要内容

1.绿色发展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绿色发展观,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部分。它指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点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向,揭示了改善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梦”伟大目标的价值取向中,“绿水青山”是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若以生态为代价去实现经济增长,那么就与“中国梦”背道而驰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举,切实贯彻绿色理念。

2.基本民生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基本民生观。它表示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充分彰显着党的根本宗旨。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清洁能源、清新空气、高质量水源、安全食品、宜居住所与环境,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着重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环境污染的合理性、科学性治理,丰富生态产品种类,真正让环境服务于群众生活。

3.全民行动观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全民行动观。它要求社会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能力水平的企业、组织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对未受污染的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受不同程度污染的环境的治理。目前环境保护与治理总体态势良好,但仍旧存在稳定性问题。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与治理中,防止反弹现象的发生。

(二)传统哲学基础

1.天人合一

“绿色”理念作为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儒学体系以“仁”为核心,其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孔子对于子张“仁者何乐于山也?”的回答就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谈论“仁”的;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采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了孟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出发点,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筹兼顾。

2.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它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大自然,而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天然。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而变化的,如果人为造作,就会破坏这种状态,从而产生严重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是道家对于实践的看法。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道法自然”思想的合理部分,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着重强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控。[2]

3.开源节流

开源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应当保证农时以发展生产,增加民间财富,通过民富达到国富。墨子对发展生产、节省支出报以极大的重视,他竭力反对奢侈浪费,主张节用。荀况兼取了孔子和墨子的观点,提出了开源节流思想,他指出,理财治国之道,在于从鼓励生产入手,要轻赋薄敛使百姓按时耕种以广开财源,同时努力节省官府支出,才能充实国库并留有后备。生态文明思想着重强调对“开源节流”思想的继承,处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推进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其重要体现。[3]

二、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

1.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吸收了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开源节流”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弘扬了马克思自然生态观,更是延伸了历代领导人集体的生态思想。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思想是以辩证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詳细阐述,着重突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势下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必须以上述思想为理论基础,遵循自然及自然而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2.理论前提

生态文明思想对如何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怎样的生态环境做了详细阐明,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论前提,建立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3.主要内容

从某种角度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及自下而上的反馈,它属于对生态环境发展的整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涵盖范围较广,涉及多个领域及主体,如科学、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及政府、企业、组织及个人等主体,并跨越多层维度。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充分考虑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理念等多个因素,对内容进行完善,以保证理论体系的全面性、综合性与系统性。[4]

(二)构建要素

1.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种参与具有自觉性。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必须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战略高度,构建全社会自觉参与的大格局。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宣传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建立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保护逐渐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的重要部分,使群众成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督者。

2.制度体系

成熟的生态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必须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制度体系。各级政府及基层党组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拓者、政策执行者,在制度的具体落实中起关键性作用。各级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影响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的主要因素,从多个层面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让领导干部充分参与到环境破坏问题的整治中。另外,政府也要规划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必要时,通过政策给予重大生态工程项目以支持。

3.经济体系

生态文明思想中,绿色发展思想揭示了改善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就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地区特点的生态经济体系,基于此,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战略性调整,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的科学论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指导作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及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保障。各级政府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论指导,构建符合地区发展特点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经济体系,更新发展观念,联合基层党组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融于一体,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为群众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征[J].广西社会科学,2018(05):6—11.

[2]张国,韩巧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J].长江论坛,2018(05):25—31.

[3]戴红美.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4):1—3.

[4]安彦彦,徐趁丽,范晓慧.新时期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学理论,2017(02):18—20.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初探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