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被遗失的教养
2019-08-26于文芳
于文芳
教养就像血管,可以盘根错节地生长,长在血肉之躯的最深处,密不可分。为人父母者,唯有教养才是自己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爱,是自己百年之后能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遗产,更是应该世代传承永不能遗失的家风。
假期,我们的小城迎来了北京电影学院儿童剧团的专场演出,许是故事悬念迭起,小朋友都有些激动,很快,儿子前面的男孩已不安于静坐,频频开启“振动”模式:一会儿起身把一条腿搭在椅子上,一会儿站立起来左摇右摆边玩边看……本来就需要伸着脖子才能看舞台的儿子,视线完全被男孩遮住了,儿子把脑袋左歪右歪,不满和烦躁慢慢爬上了脸庞,我紧紧摁住也想站起来的儿子,向他摇头示意:“不可以,这样你后面的人就更看不到了,等一会儿就好了。”如果说孩子不懂,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给别人带来了麻烦,那孩子的家长至少应该告诉他不能这样。男孩的妈妈就在他身旁,中间好几次妈妈都侧向孩子抬起了手臂,我以为是要将孩子摁下坐好,可事实是这位妈妈只是宠溺地爱抚着孩子的脸庞,笑着问了句“累不累呀?”如果不教给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懂得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又如何能称得上是爱孩子?
教养就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再通俗些,我觉得不给别人添堵,不给别人添麻烦,不妨碍别人。
遗憾的是,身边太多的孩子似乎都缺乏这样的教养。书店里,几个孩子走进来,有说有笑,脚步声没有丝毫的顾忌,瞬间便打破了静谧的阅读氛围;电影院、图书館里,时时可见随意接打电话、高声畅聊之人,不少家长陪孩子来读书,自己却先在馆里煲起了电话粥……孩子们公共场合规矩意识的淡薄,家长们教养观念的缺失,不禁令人扼腕。都说家庭教育是教养的起点,说到底,还要追根溯源,从家教上下功夫,只有家长注重培养并不断强化孩子的规矩意识、教养观念,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教养行为,才能涵养出深到骨子里的修养。
真正的教养,都是需要父母教给孩子的。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组图片,北京地铁上,一个孩子因为身体不舒服呕吐了,他的父亲连忙鞠躬给其他人道歉,并蹲在地上拿纸不停擦拭,直至干净;一位母亲带孩子坐飞机,担心孩子有时哭闹会影响到其他乘客,这位母亲提前准备了内含糖果、巧克力、耳塞以及一张小卡片的“关怀套装”分发给周围的乘客……如此种种感人的细节所体现出的正是为人父母之修养,而它带给孩子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绵长的。你可以想到那个带着孩子为等老公而堵门强行阻拦高铁发动的妇女,那个高喊着“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理直气壮抢高铁座的男子,那个面对孩子错误一心袒护包庇甚至强词夺理的母亲,他们漠视规则的丑态,胡搅蛮缠的“熊样”,将给孩子带来多么糟糕的负面影响。当父母言传身教,在言语中流露,在行动中示范,成为教养的榜样,孩子自然会从父母这面镜子中找到成长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