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人以渔,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

2019-08-26吴振

商情 2019年3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

吴振

【摘要】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拉开距离,根本原因在于自学能力的差距。学校和老师应该从六个方面入手,以解决部分同学自学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学生,以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授人以渔,自学能力,培养和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发现,考入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入学的分数相近,但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他们的差距逐渐的拉开了:有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甚至出国深造;有的同学开办公司,创业成功;有的学生却因为不及格课程太多,而毕不了业;有的学生即使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他的工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学能力。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意思是,学生自学能力强,学习效果好,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效果差。所以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即使离开了老师,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学能力,获取新的知识,掌握自己需要的技能。学生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自学能力的作用和意义更加重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学能力获取,工作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胜任工作,自学能力特别出色的,工作上则会取得更大的成绩。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和逻辑性获得极大的发展,解决问题就会游刃有余。可以说,一个人的自学能力,是他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可见自学能力在教育上的重要地位,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部分大学生自学能力不足的现状和原因

目前,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不求上进,不能沉下心进行学习,有的是敷衍了事,只求成绩及格就行;有的学生干脆放弃了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想学,但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自学能力太差。

自学能能力不足的原因有:

(一)没有自律性

从小到大,很多学生学习只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管教、督促下完成,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大学的学习氛围相对高中是比较是比较自由和轻松的,学校和老师,不再像中学那样,对学生严加的督促,学生学习基本靠自觉和自律、自觉和自主,因此缺乏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学生,在大学里就放松下来。

(二)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

高中时期,学生将考上好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但是进入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就丧失了目标,没有奋斗的方向和目的,学习动力不足。

(三)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考核方式

目前中国的大学,考核方式基本上比较宽松,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顺利的毕业,造成了严重不利的后果:部分大学生不求上进,思想上放松自己,认为在大学混混日子,考试及格即可。

(四)大学教学方式仍然没有改变

目前大学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填鸭式的讲授为主,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身上,学生只能被被动的接受知识,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较差。

三、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对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应对新的知识和社会新的变化。强大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勝任工作。

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目标就是努力的方向,就是学习的动力。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兴趣是什么。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一是要开设职业生涯课,根据学生的特征、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选择这一目标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奋斗的方向。二是请企业和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校做报告。学校可以可以邀请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白领精英等成功人士,给大学生讲自己的奋斗历程及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激励大学生为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意识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好的教育,应该是启发式的、引导式的。上课前,教师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课堂上,教师不再长篇大论,而是根据课前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课后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解答。

(三)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当前大学生爱玩手机,喜欢上网,有的同学甚至沉迷于手机游戏,这是手机的不利影响,但老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老师可以利用手机上的教学APP进行教学,将教学的相关内容放在APP上,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相应的预习、问题分析解答和作业,甚至考试。老师还可以将一些教学名师的教学视频,知识点的讲解,放在手机上,供学生自主学习。一个善于自主学习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他在网络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快速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四)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某次会议上谈到,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因为“快乐的大学”这种机制,妨碍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改变目前大学这种宽松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迫使大学生转变混日子的思想观念,逐步重视学习,并且自主学习,自我加压。学校应该加大过程成绩在考试中的比重,严把考试纪律。取消清考制度,适当降低毕业率,不合格的本科生可以转入专科学习,或者是留级重修。完善学校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要求指导老师严格把关,加强对学生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对于大学生抄袭、剽窃、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违规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研究的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校要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高校应该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活泼,生动和谐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发挥学习能动性。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分析,甚至是质疑;老师要保护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的大胆探索。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解答问题有不同的思路,对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要否定;如果学生的思路比老师的更好,老师要虚心接受。

另外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表现和展示自己,使他们享受竞争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形成快乐学习、竞争学习的良好氛围。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把有共同兴趣和学习方向的大学生集合成为一个团体,团体成员可以就他们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知识进行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学习小组可以按照专业来建立,也可以按照具体的课程建立。

(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自学能力不仅包括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是不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占的比重较小,实践实训大多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的进入企业真正接触企业的业务,学生在企业实践主要靠自己去学习和研究,最后将实践成果交学校审核和评估考核。通过企业实践,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在企业进行验证和运用,而且可以发现课堂中没有学习到的新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暑假,进入社会进行自主的调查、研究获取真实的一手资料,最终形成调研报告等成果。最后,允许学生参入老师的科研项目,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發展、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针对部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的现状,学校和老师应采取六个方面的对策,包括: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总之,多管齐下,授人以渔,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利于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莉.对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2]肖轶瑾.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2017(2).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浅议自学能力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