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独居老人的个案工作案例分析
2019-08-26吴帅
关键词 社区 独居老人 个案工作
作者简介: 吴帅,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65
老年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退化,逐渐失去自理能力,往往会像婴儿期那样缺乏安全感,生活照料的需求增加。同时,这一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丧失,逐渐退出社会,生活变得单调乏味,此时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同时老年期人们会经历丧偶这一重大生命事件,因此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独居老人。尤其是在城市中,独居老人所占比重激增。他们缺少老伴、儿女等家人的陪伴和照顾,内心孤独寂寞。在家庭支持缺失的同时,必要的社会支持的缺位大大影响了独居老人的老年生活,养老水平大幅降低。在“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倡导与号召下,独居老人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如何提升独居老人的养老生活水平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独居老人
独居老人主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子女离家,家庭照顾缺失。他们的子女工作繁忙,平时离家外出,不在父母身边,基本上少有时间回来看望他们。加之年龄增长,老人的身体的各项机能衰退,病痛缠身,缺乏必要的家庭照顾。第二,独居无伴。独居老人因离异、丧偶等各种原因过早失去老伴,长时间一个人生活,十分容易產生空虚、寂寞、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独居的老年人在子女不在身边的状况下,还面临着没有老伴的困境,因此,与空巢老人相比,独居老人是更为弱势的群体。自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对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产生了冲击,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打破了传统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同时现代社会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间”,不愿居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目前,这一社会现象已成为社会各届关注的焦点。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养老照顾功能正逐渐转向社会养老服务,独居老人的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倍受关注。目前城市社区中独居老年人口面临的问题较多,代表性较强,为此,本文以城市社区中的独居老人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对增强独居老人社区支持的作用。
2.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针对老年人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专业的社会服务活动。本文的老年社会工作主要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并针对社区中的独居老人展开。
(二)理论基础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会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的影响。在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共同推动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运用“人在情境中”这个系统理论的概念,把案主放在她所生活的日常社会生活环境中去认识,在了解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同时,更加准确、客观、全面地把握案主所面临的问题。运用支持、直接影响等治疗技巧,帮助案主正视自己的问题,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帮助其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2.认知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的焦点,认为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人的行为也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产生一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会围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圈。这种模式是一种短期治疗模式,以案主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更加关注案主此刻此景的感觉与经验。在实务过程中,通过对案主进行放松练习,使其放松肌肉从而进一步放松心情,缓解焦虑的情绪,帮助案主认同正确的交往观念。此外,运用满灌疗法,帮助案主快速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二、社会工作服务介入过程
(一)个案背景
1.个案基本信息
案主,女,66岁,丧偶,现独居,有一个儿子。案主小时候因家庭变故,母亲去世,后跟随叔叔从山东蓬莱迁往河北保定,其他的兄弟姐妹均留在山东。案主在保定工作,后经人介绍结识了自己的丈夫,前些年丈夫去世。此后案主一直独居。自离开山东后,案主与自己的弟弟妹妹联系也很少,几乎没有见过面。和亲属的联系不多,偶尔会和同在保定的叔叔、侄子吃饭。案主的儿子因工作原因也较少来看望案主,儿媳与案主关系不融洽,案主的家庭支持缺失。案主的身体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心态比较积极,但也会感到孤单。案主的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平时在家喜欢养花、养鱼、看书,此外每天都会去公园中吹葫芦丝、跳舞,坚持锻炼身体,但案主回避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案主每月有2000元的退休金,足够自己一人的开销,经济状况较好。
2.个案来源类型
案主是由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习过程中,主动接触和了解的情况下,与服务对象主动建立起的专业服务关系,属于外展型服务对象。
3.个案接案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忙于工作而缺少了陪伴家人的机会。加之我国的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部分独居老人。他们整日孤身一人,生活缺少关心和照料,心中的忧思无处排解,为此,对社区中的独居老人开展个案工作,關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十分必要的。案主早年丧偶,独居多年,不愿与人交往,生活孤单寂寞。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决定尝试开展个案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二)个案评估
1.背景评估
案主的身体较健康,无重大疾病。丧偶,独居,有一个儿子。案主兴趣爱好广泛,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社会活动丰富,每天都去公园中学习吹葫芦丝、跳舞。心态乐观积极,渴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的勇气,害怕打扰别人,一直独来独往,因此社会支持薄弱。
案主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与儿子儿媳联系不多,很少见面。屋内陈设较好,家具较为齐全,客厅内养了金鱼,阳台上养了很多花,案主自己有退休金,经济上并无很大困难。案主在本社区内朋友很少,与社区中其他居民联系不多,一直独来独往。年轻时的朋友前两年会约到家中见面聚会,但现在大多微信联系,很少见面。案主住的是公租房,享受社保,国家在政策上对其有一定的支持。
案主表示,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已经习惯了独居的生活,并且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想打扰别人。案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打扰他人的正常生活,于是回避与人交往。
2.需求评估
案主独居生活较为孤单,需要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走出去多与人交往,减轻孤单的感受。同时,为了保证案主的安全,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需要增强案主的邻里支持,构建邻里支持网络。
3.资源评估
案主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参加社区活动,心态积极乐观,可以在案主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帮助案主逐步克服心理障碍。社区中居民十分热心,可以为案主寻找到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社区支持网络。
4.障碍评估
案主独居多年,独来独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思想观念难以轻易发生改变,突然要求案主做出改变可能会引起案主的反对和不配合。案主心理障碍的克服需要较大的勇气,难以轻易与人交往。
(三)个案分析
1.个案问题诊断
案主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其老伴生前曾是飞行员,老伴的去世一直是案主心中难以抹平的伤痕,每每提到,案主都会不住地掉下眼泪。案主的儿子是公交车司机,平时工作很忙,休息时间很少,与案主大多是微信联系,除了过年过节平时基本不会见面。案主很爱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生活琐事去打扰儿子工作,有困难时都努力自己解决。案主与儿媳和孙女的关系一般,感情不深,联系较少,平时基本上不会单独见面,家庭支持薄弱。案主年轻时在工厂里认识的几个好朋友目前还有联系,但因为居住地距离较远,年纪大了,见面不方便,联系逐渐减少,朋辈支持较为薄弱。在社区中,案主较少与人交往,邻居之间虽然见面都会打招呼,但平时基本上不会有往来,社区支持薄弱。在公园的一起吹葫芦丝的小团体中,案主没有朋友,虽然在学习吹葫芦丝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案主因为害怕打扰别人,不敢主动向他人请教,都是自己在家中自学,社会支持薄弱,回避与人交往。
2.个案理论应用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对人的理解要从“人在情境中”着手。导致案主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与其早年的经历有关,同时也与案主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相关。在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上,要结合案主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既重视案主问题形成的原因,又要重视案主当前人格的强度。前期先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和专业方法帮助案主克服心理障碍,减轻焦虑,使案主能够逐步接受主动与人交往的观念。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焦点集中在让案主及其周围的人感到焦虑的特定行为,如果行为改变了,那么焦虑也就消除了。在介入后期对案主运用满灌疗法,使得案主快速脱敏,克服焦虑情绪,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体会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帮助案主建立起社区支持网络。
(四)个案目标
1.个案总目标
帮助案主克服心理障碍,构建起良好的社区支持网络。
2.个案具体目标
(1)帮助案主直面自己的心里障碍,认识到心理障碍的存在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2)鼓励案主去尝试与人交往。
(3)链接社区中的资源,增加案主的社区支持。
(五)个案计划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在社工与案主接触初期,注意观察案主的生活方式,收集案主的相关信息,对案主的问题做出预估。前三次面谈中,运用聆听、对焦等会谈技巧,帮助案主正视自己的问题,明确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从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在此阶段,获得案主的信任,与案主建立起和谐的专业关系。
第二阶段:鼓励克服障碍。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以及认知行为模式治疗技巧,帮助案主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尝试接受主动与人交往的思想观念,不断鼓励案主。引导案主主动与社区中的人交往,克服心理障碍,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在此阶段,不断鼓励案主,逐渐消除案主的顾虑,尝试主动与人交往,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第三阶段:回顾总结收获。在前几次介入的基础上,运用鼓励支持的访谈技巧,肯定案主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强案主的信心,总结收获,为以后案主能正常的与人交往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准备结案。
在此阶段,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总结收获,准备结案。
(六)个案介入
第一次:案主家中。起初案主回避社会工作者的问题,总爱与社会工作者聊一些家常。接着社会工作者运用对焦的会谈技巧,帮助案主正视自己拒绝与人交往的问题。
第二次:案主家中。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中支持与直接影响的治疗技巧,通过列举社会工作者一些亲身的经历来鼓励案主,但案主听后沉默了一会,表示自己还是难以克服心理障碍,害怕他人会反感自己。接着社会工作者进一步鼓励案主,帮助案主认识到与人交往的好处,尝试鼓励案主做出改变,主动与人交往。
第三次:案主家中。运用认知行为模式中的放松练习的治疗技巧,引导案主从放松身体逐步到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告诉案主主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体验到这种愉悦的感觉,帮助案主尝试接受主动与人交往的观念。这一次案主没有之前那么抗拒与人交往,但对于主动与人交往还缺乏信心。
第四次:社区个案活动室中。运用满灌疗法帮助案主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为案主找到社区中也爱吹葫芦丝的胡某与其结对,鼓励案主与胡某切磋交流吹葫芦丝的技巧。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案主进行心理疏导,与案主交谈,了解案主的心理想法,鼓励其与人交往,帮助案主建立邻里支持网络。给案主留作业,要求案主私下主动与胡某交往三次,并在下一次见面时检查案主的作业完成情况。
第五次:案主家中。检查案主作业的完成情况,询问案主在主动联系胡某时内心的感受,对案主进行进一步的心理疏导,缓解案主的焦虑情绪。同时,提醒案主与已经报名参加重阳活动的社区石某进行交往,以巩固案主与人交往的信心。
第六次:案主家中。与案主交谈,询问重阳节活动中与石某交往的感受,案主表示在活动中,一开始自己不好意思主动与胡某说话,后看到大家都在很熟络的聊天,案主鼓起勇气和石某交流,发现石某很欢迎案主的到来,十分热情地与案主交往,并没有反感案主。案主觉得这次主动与人交往的体验很不错,以后会多多尝试主动与人交往。社会工作者肯定了案主的收获,进一步增强案主的信心,鼓励案主。
第七次:案主家中。与案主交谈,总结收获,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告知案主准备结案,案主表示很感谢社会工作者的到来,对于社会工作者的离开有些不舍。社会工作者表示,以后如果案主有需要仍然可以来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随后处理好案主的离别情绪,并进一步鼓励案主。
(七)个案服务效果评估
成效:案主初期回避与人交往,害怕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不便,一直独来独往。经过社会工作者的七次介入,案主逐渐克服了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能够主动与社区中的居民交往,心情更加明朗起来,社区支持网络逐步构建起来。
不足:经过几次介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介入过程中对于专业技巧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再进行锻炼提升。案主与其儿媳关系淡薄,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
(八)个案结案
本次服务时间跨度近一个月,共计服务七次。主要是通过一对一面谈的形式。前期通过运用尊重、接纳、对焦的会谈技巧,使案主对于自己与人交往方面的障碍有所认识。接着用直接影响的技巧让案主认识到与人交往的益处,同时对案主进行放松练习,缓解案主社交紧张的情绪,鼓励案主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案主还没有完全的放下心中的顾虑。中期运用满灌疗法,鼓励案主分别主动与社区中的胡某、石某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案主逐步克服了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使案主体会到了与人交往的乐趣。最后运用观察法对案主进行评估,发现案主有了明显的改观,此时与案主进行会谈,总结收获,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准备结案。
三、反思与建议
在实务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以及认知行为模式对案主进行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案主克服了心理障碍,取得了成效。通过运用满灌疗法,让案主直接处于最焦虑的状态中。这种方法虽然克服了系统脱敏法耗时较长的缺陷,能够帮助案主快速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但这对案主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对案主进行满灌疗法时,要密切关注案主的情绪变化,注重对案主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不断增强案主的自信心。
四、结语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最早一批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已经步入了老年期,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对于独居老人的养老照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专业方法的运用,帮助老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由于每一位独居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因此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选择适合老年人的介入方法。对于独居老人除了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必要的照顾之外,更应该关注老人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老人最近的情绪变化,帮助老人排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增添生活的乐趣。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不仅要使老人“获得”,更要使老人有“获得感”。
参考文献:
[1]程思伟.养老机构内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改善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8.
[2]肖泽东.浅析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以都江堰市XX镇居家养老服务个案为例[J].社会与公益,2018(9):39-41.
[3]燕冬.认知行为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焦虑个案研究[J].科技风,2015(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