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8-26向家艮何婉婉谭益冰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测验护理学内科

向家艮,何婉婉,谭益冰,李 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提高护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及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和课堂革命,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2]。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突破口[3]。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4-5]。

为了支持混合式教学课前、中、后三阶段的教学活动,2016年,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联合推出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具有手机课件推送、PPT 师生同步与“不懂”反馈、课堂习题应答系统、“弹幕式”课堂讨论、数据采集与分析等五大核心功能[6],方便教师将MOOC 等学习资源在课前直接推送给学生,并确保师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进行有效互动,同时完成教学数据的采集,成为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工具[6]。

为了提高护理学核心主干课程《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本研究以雨课堂为载体,以现有的精品MOOC为线上资源,进行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现总结如下,为护理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学院2016级护理本科大三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参加全国高考统招入学,学制4年。其中女生84人,男生11人;年龄19~23(20.68±0.75)岁。

1.2 方法

(1)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计划,内科护理学开设于大三上学期,在此之前已系统学习过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基础课程。其中,理论课共88学时,全部在多媒体课室教学。本研究选择呼吸、泌尿和神经3个章节的9次授课共27学时,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其他章节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统一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雨课堂的专题培训,所有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教师事先创建的班级,修改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熟悉雨课堂相关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教师向学生发放本学期混合式教学指南,讲解即将开展的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安排,并回答相关的疑问,确保学生知情同意。

下面以“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教学为例,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课前、中、后三阶段教学活动进行详细介绍:

课前自主学习,包括四部分内容:①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2~3天,教师通过雨课堂“群发公告”的功能向学生发送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结核病患者护理的学习指南、学习任务(细化为2~3点具体问题)、困惑与建议三部分内容;②线上学习资源。通过雨课堂推送课前学习资源,包括中国大学MOOC平台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内科护理学》MOOC 中的结核病患者护理教学视频[7]、教师录制的语音讲解预习PPT、最新结核病治疗及护理的1~2篇经典文献等,尽量少而精。学生可自定步调,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③课前测验。通过雨课堂推送与结核病护理紧密相关的课前测验,课堂开始前测验停止运行。是否认真完成测验和测验结果计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④交流讨论区。鼓励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针对结核病患者护理提问交流,收集并及时反馈学生的提问。建议学生在课前一天提交任务单中的困惑与建议部分给教师。教师在雨课堂后台及时查看学生完成测验、提交任务的进程,及时督促尚未完成的学生及时完成任务。

课堂内化拓展:学生通过教师分享的二维码进入课堂学习,课堂组织包括四个部分:①答疑解惑: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MOOC反馈的困惑和问题,对重难点部分进行讨论与解答;②作业检测:进行雨课堂随堂测验,检测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促进知识的内化;③小组案例讨论:以一个结核病患者病例为主线,设置多个情境及问题,学生以小组(4~5人)为单位,讨论和解决问题,如“X某家人害怕被传染,应如何预防呢”“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督促X某坚持结核病化学治疗,到达治愈的效果”等;④交流展示:每个小组都有机会上台展示其讨论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达到能力的拓展。以上四项活动,前两项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后两项是促进能力的提升。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可打开雨课堂弹幕、点名、发红包等功能,活跃课堂气氛,鼓励所有学生匿名提问、互动,并对积极行为及时奖励。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课后复习巩固,包括两项活动:①成果展示与点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修改后的协作学习成果上传到雨课堂讨论区,所有学生必须对三个以上的帖子进行点评,看到有价值有启发的帖子则点赞。是否参与同伴互评及评价质量计入形成性评价。②持续复习巩固。学生可继续查阅雨课堂平台的学习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图1 基于雨课堂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流程图

(3)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采用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在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包括自行查阅线上MOOC资源,课堂上教师以授课PPT为主线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课后教师布置适当的案例分析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4) 评价指标及分析

①学习参与度评价:调取雨课堂后台数据,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师生互动进行统计;②教学效果调查:采用自行研制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效果调查表”,含40道闭合性问题和3道开放性问题,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调查。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汇总。

2 结果

2.1 雨课堂后台数据分析结果

雨课堂后台数据显示,教师共发送了8次群发公告,阅读率为49.7%~84.2%,休息(非授课)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高于上课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P<0.05);共发送6次测验,初始两次测验完成率为86%和95%,后四次测验完成率为100%,完成率与发送时段之间无相关性。测验的正确率随着测验次数的增多而提高(图2)。有3名学生在“雨课堂”平台通过提问的方式与教师互动,9名学生发送弹幕进行课堂互动,互动次数为41人次。

图2 《内科护理学》课前测验正确率(n=95)

2.2 学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调查显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评分远高于传统模式(P<0.01)。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89.5%的学生更喜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模式在促进知识的理解(87.4%),向教师提问(64.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5.3%)和评判性思维能力(58.9%),随时复习(74.7%)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前、中、后三个阶段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环节都是雨课堂后台提供的学习资源(MOOC、PPT等)。82.1%的学生认为课前测验非常重要,其中,16.8%的学生是自学完成后闭卷完成测验,63.2%的学生先学习一遍,然后边翻阅教材边完成测验,17.9%的学生直接翻阅教材完成测验,极少数学生询问其他同学答案(1.1%),或直接闭卷完成测验(1.1%)。

分析学生对存在问题和建议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前线上MOOC学习形式非常好,碎片化而系统化的微课简洁精炼,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放慢、加快、暂停或回放,以保证自己听懂并理解。然而,90.5%的学生表示,线上MOOC不能完全替代课堂的面对面讲解,因为微课常常高度概括,举例和拓展较少,没有课堂互动气氛,不懂时无法提问,需要有较强的自制力才能集中注意力听完。相反,传统课堂上教师适时举例、结合自身经验的拓展,小组讨论和展示,都非常有吸引力。

3 讨论

3.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课程质量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将认知过程分为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8]。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模式中,大部分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等浅层学习活动上,统一的大班授课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风格的差异性[9]。本研究实施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完成了“记忆、理解”的低阶学习目标;而课堂活动中,重点是对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拓展,注重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的培养[10]。从本次教学实践体验来看,这种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11],深受学生喜爱。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教学工具,能有效支持混合式教学课前、中、后的教学活动和全程互动,具有趣味性,且同时能采集数据用于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功能,进一步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3.2 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上,教师主要考虑40分钟内的课堂活动如何实施,很少真正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课前课后学生究竟如何自学。混合式教学不是面对面教学和线上学习的简单组合,而是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教育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课前活动、课堂组织、评价等方方面面进行重构[12]。从本次教学实践来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确保任务清晰且具有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自学效率。课堂教学活动则要考虑课前的学习成果,与课前活动有机衔接,检测和内化已学的知识;课堂上的小组协作学习、辩论、展示等活动,应与现实生活(如真实的患者病例)产生联系,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拓展能力[13]。整个过程中,形成性评价非常重要,需要巧妙地融入课前、课中的教学活动中,同时体现反馈的即时性和有益性,促进真实的互动,从而体现做中学,学中评的动态评价理念。值得提到的是,很多教师将混合式教学的重心放在MOOC建设和微视频的拍摄上,忽略了课程的整体设计,有可能造成“舍本求末”的现象。本研究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现有的精品MOOC资源,必要时拍摄简单的微视频,也能达到教学效果。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值得大部分课程借鉴。

3.3 教学过程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是打造优质课程的保障

每一次教学实践都是一次行动研究。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也是教学研究者。应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修正计划,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12]。在本次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期,存在以下问题:如教师提供了线上学习资源,但并未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前任务;少数学生通过查看同学答案或者未自学而直接完成测验;课堂活动和课前自学关联不大,呈现“两层皮”现象;雨课堂讨论区无信息提醒,师生互动滞后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混合式教学效果的实现。基于此,教师不断反思,修正了教学方案,首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关注学生课前的自学效果,实时收集反馈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注意群发公告时间选择在休息时段,课堂上提醒学生查看通知和任务单;鼓励学生有问题时通过雨课堂讨论区互动而不是给教师私发微信等,营造有助于提问、学生之间互助学习的氛良好围。

4 小结

本研究在内科护理学中探索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基本成熟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方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理念和角色都不知不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我们不断反思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践中,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和师生、生生互动的促进,是实施中的难点,应成为课程组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非教育学专业的护理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教育学和教学心理学的学习,掌握教育和学习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同时,教师间的研讨非常重要,应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测验护理学内科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你知道吗?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