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患者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与护理干预

2019-08-26王迎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负压骨科创面

王迎春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锦州 121001)

骨科创面感染是骨科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处理上非常棘手,传统的方法需频繁换药,而患者住院时间长,换药痛苦,费用高,医务人员工作量大,且效果欠佳。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29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清创手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们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9个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病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16~64(32.11±3.57)岁。感染部位:上肢10例,下肢19例;感染时间:(7.72±1.92)d,创面面积:(7.17±2.21)cm2。调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前创面感染应用VSD治疗病例2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7~65(31.78±4.27)岁。感染部位:上肢9例,下肢18例;感染时间:(7.91±1.72)d,创面面积:(6.97±1.12)cm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及创面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在VSD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患者因意外导致创伤,除病痛外多伴有恐惧、焦虑情绪,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明VSD引流作用及治疗优点,可通过图像如成功病例进行宣教,使患者增强信心并配合治疗。多毛部位备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紧密粘连。与临床医师沟通,准备好手术中需应用的相关卫材及相关的术前准备。②术中护理: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在置入VSD引流管前与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手术结束后将VSD引流管端用无菌纱布包扎。③术后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将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并用医疗海绵垫稳定,以利于患侧的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注意保护骨嵴突出处,防止压疮形成。固定VSD管,保持局部密闭状态与持续负压吸引,管型清晰。并进行营养护理及康复训练,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及时调整运动方式及运动量,防止卧床综合征。3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有效率、治愈时间及治愈率,住院时间等。

对照组的主要护理措施是:①落实骨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常规准备及各项医嘱;②术中护理不参与VSD引流管的植入位置、方向、深度等操作,仅按照要求提供所需的骨科卫材和手术器械;(3)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床前交接班,交代术中经过并告知引流管的位置及注意事项,不直接参与术后的护理工作,术后随访无VSD引流管护理的相关内容。

1.3 疗效评价标准。有效率: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创面愈合良好,感染完全控制;5显效: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创面面积缩小,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创面扩大、溃烂、坏死,严重感染,病情恶化或患者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创伤骨科感染性创面较为常见,多数患者伤情复杂且较重,并伴有各种并发症,创面愈合较长。现在临床推广的VSD技术是治疗感染性创面的新技术,具有创面清除彻底,消肿迅速,局部循环改善及组织修复良好,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早日愈合的优势,与传统的单一负压封闭引流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1]。吴春娇等[2]报道55例采用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临床效果,治愈率72.73%,总有效率为94.55%。并强调积极的护理配合对于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李璟[3]研究提示VSD治疗工作中,加强创面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引流管的有效负压吸引,防止管路阻塞。缪霜霜等[4]报道应用VSD负压引流敷料,术后创面修复疗程可缩短1/2~2/3,减少换药,同时应用抗生素的周期明显缩短,能够避免患者菌群失调的发生,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积极因素。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0.8%(P<0.05),观察组治愈率48.3%,明显高于对照组37.5%(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19.35±1.78)及住院时间(32.02±4.72)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时间(32.78±2.07)及住院时间(48.27±6.23)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参考文献所阐述的结论具有很大的相似度。表明VSD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单一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治愈率高、痛苦少、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负压骨科创面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