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2019-08-26张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乳腺切口实验组

张丽丽

(沈阳二四二医院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36)

乳腺纤维瘤多发于年轻的女性,18~30岁的发病率最高,为良性肿瘤。临床中尚未研究出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特效药,目前,只能够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因此,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1]。相关资料显示,临床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好,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生理护理,护理效果确切。本文主要对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究,探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158例作为探究主体,按照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9例。实验组患者中,年龄在18~25岁,平均为(21.68±1.95)岁,单侧多发患者22例,单发乳腺纤维瘤患者45例,双侧多发12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19~25岁,平均为(22.01±1.29)岁,单侧多发患者23例,单发乳腺纤维瘤患者43例,双侧多发13例,纤维瘤发生部位、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术后护理,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具体如下: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干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主治医师相关经历,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术中与术后护理,手术时患者的胸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通过术中指导患者的呼吸方式能够降低对患者胸大肌的损伤,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进行呼吸,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入,呼气时应缓慢。手术完成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同时,患者应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切口护理,术后护理中,切口护理较为重要,一般来说,乳腺纤维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切口较大,容易发生感染、伤口难以愈合等多种并发症。在护理中,应重点观察患者切口绷带是否有松散的情况,如果切口松散,护理人员应重新整理其绷带,绷带松紧程度应适宜,绷带不宜过紧,否则患者会出现胸闷等症状。切口如果存在渗液体的现象,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辅料,使切口始终保持干燥,尤其患者在洗漱时,不要将绷带弄湿,绷带潮湿后容易滋生细菌,从而提高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引流条护理,通常情况,引流条应在术后24 h拔除,根据患者的情况拆除引流条,需要注意,引流条的使用时间最长不能够超过48 h,否则也会造成感染。饮食护理,患者的饮食情况与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应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表,患者食用的食物应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为患者切口生长提供相应营养,患者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还应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患者所需的维生素,多食用膳食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防止患者便秘。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因此,患者不能够过于劳累,避免提重物,降低伤口裂开的可能性。如果患者的伤口疼痛较为明显,可以适当使用止疼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条拔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根据生理情况、心理情况、环境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每一项为25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等临床症状进行判断[2]。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引流条拔出时间以及生存质量评分以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情况 心理情况 环境关系 社会关系实验组 79 20.68±3.15 19.57±5.66 23.69±3.45 20.65±2.51对照组 79 16.22±2.36 15.27±3.11 18.57±3.16 16.79±3.11 t - 10.071 5.918 9.727 8.58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引流条拔出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引流条拔出时间为(22.36±3.69)h,对照组引流条拔出时间为(25.48±4.12)h,两组患者引流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5,P=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中,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6%,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18~25岁的青年女性,乳腺出现肿块是其最直接的临床表现,发病初期无疼痛感,容易被忽视,但是随着病程的时间较长,肿块会越来越大,这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从而影响的患者生存质量[3-4]。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乳腺纤维瘤已经成为威胁女性乳房健康的重要的疾病,并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5]。就当下的医疗水平而言,只能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患者手术前可能会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患者的生理需求,还需要重点患者的心理状况,防止患因情绪问题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患者一切合理需求。术前,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术前检查[6]。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术后能够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有效护理,避免发生切口感染;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为患者康复提供其所需的营养[7]。临床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系统,能够全方位地提供护理服务[8]。通过本文探究可以了解到,实验组患者无论是拔引流条时间、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于患者恢复,能够使患者生理以及心理都得到关注,该种护理方式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乳腺切口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