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9-08-26徐倩
徐 倩
(沈阳熙康云医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79)
乳腺癌是临床妇科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乳头改变、乳房肿块和轮廓改变等。临床中多采用超声诊断该病,通过声像图特点确定其病变位置与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科学性[1]。CDFI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式,其诊断效果佳,可行性高。研究中以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138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表1 对比血流分级情况[n(%)]
表2 对比PSV和RI
表2 对比PSV和RI
分组 例数 PSV(m/s) RI A组 69 0.26±0.07 0.65±0.17 B组 69 0.15±0.04 0.31±0.10 t - 11.333 14.320 P - 0.000 0.000
1.1 资料:以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69例乳腺癌患者为A组研究主体。同期入院治疗的6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B组研究主体。A组中,年龄21~72岁,平均(48.32±1.25)岁;单侧发病41例,双侧发病28例;病例分型为:硬癌13例,乳头状导管癌21例,黏液癌14例,炎性乳癌9例,髓样癌5例,腺癌7例。B组中,年龄22~78岁,平均(48.12±1.14)岁;单侧发病45例,双侧发病24例;病例分型为:硬癌11例,乳头状导管癌22例,黏液癌15例,炎性乳癌8例,髓样癌4例,腺癌9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仪器均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6~10 MHz,叮嘱患者取仰卧位,使上肢肘关节间呈90°角,并将其放于头部两侧,使乳房完全暴露。将高频探头放置在乳房上,以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方向进行扫描,将乳头作为扫描中心,行由内向外或是由外向内放射状扫查,记录异常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界情况、形态、内部与后方回声、纵横比率(L/T)和腋窝淋巴结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系统观察其血流信号与分布情况,确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1.3 观察指标:观察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记录其血流分布和分级情况;利用PW(脉冲多普勒)测定肿块内部的血流频谱,确定其PSV和RI数值;记录肿块血管的形态分布特点(无血管、中央血管、周边血管、伸入性血管)。
1.4 评价标准。血流信号分级:0级:肿块内部未发现血流信号;Ⅰ级:肿块内部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有点状血流1~2处,管径为1 mm;Ⅱ级:有中量的血流信号,可见1条血管,长度>肿块半径,且有点状血流1~2处;Ⅲ级:肿块血流丰富,有>4条的血管相连成网状[2]。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PSV和RI用s)表示,行t检验,其他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A组的声像图特点:A组患者中,30例(43.48%)患者的肿块形态为不规则,呈锯齿样或蟹足样改变;26例(37.68%)肿块边界不整齐,轮廓模糊,呈毛刺样改变;29例(42.03%)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弱;24例(61.54%)的L/T值>1;18例(26.09%)肿块内部呈低回声,且伴有沙粒或强光斑样钙化点;13例(18.84%)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
2.2 对比血流显示率与分级情况:A组中有66例患者可在肿块周围或内部探测到明显的血流信号,血流显示率为95.65%,B组为49.28%(34/69),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肿块内部血流分级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对比PSV和RI: A组的PSV和RI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4 对比肿块血管形态分布特点:A组的伸入性动脉血管概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对比肿块血管形态分布特点[n(%)]
3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的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位置为乳腺末梢导管或导管上皮,病因与饮食习惯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等相关[3]。其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居于宫颈癌之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临床认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改善该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途径[4]。CDFI是其主要诊断方式,其具有安全、快捷、经济和有效等优势,且辐射性小,可重复检查,可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备受临床青睐[5]。CDFI诊断乳腺癌的主要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粗糙、与周边组织的分界较模糊,无包膜,常表现出向周边组织不同程度浸润特征,且肿块的生长方向为深层增长,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内部血流信号杂乱,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在此基础上,疾病诊断还应结合患者的家族史、临床症状与生活习惯等,以确保诊断精准度[6]。结果为:A组的血流显示率(95.65%)高于B组(49.28%)(P<0.05);肿块内部血流分级高于B组(P<0.05);PSV和RI均高于B组(P<0.05);伸入性动脉血管概率(75.36%)高于B组(17.39%)(P<0.05)。与杨璐[7]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为乳腺癌患者行CDFI诊断可有效检出其肿块异常回声和血流信号情况,具有明显的声像图特点,诊断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