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8-24许晶韩贞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幸福观对策研究存在问题

许晶 韩贞爱

[摘 要]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强调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和幸福对于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人民的幸福感是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于幸福观的态度和认知,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幸福层次,更会对中国梦的实现进程起到助推作用。

[关键词]幸福观;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1.1 幸福的含义

从字源上看,“幸”上下结构,“土”是用泥土建的房子,“¥”代表金钱财富。“福”左右结构,一”“口”“田”表示一家人在一起,有田耕种,“礻”同“示”:双手捧着酒杯祈求神灵保护。“幸福”一词便是:一家人在一起有房住,有钱花,有饭吃,有神灵庇护。这就是幸福的真谛和全部意义吗?当然不是。幸福是有层次性的,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描述的一样,物质幸福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更多的是精神的满足。

本文对于幸福含义的界定为:幸福就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满意的、愉悦的心理状态,隶属于精神范畴。

1.2 幸福观的内涵

幸福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于幸福的态度和看法。作为个体,每个人对于生活的价值目标不一样,因此看待幸福的观点也千差万别。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类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对于幸福的态度和认知也产生了改变,比如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其实,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效用和欲望的比值,科学的幸福观是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

2 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特殊群体,在主流上大学生的幸福观是健康的、积极的,对于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习状态和生活环境是比较满意的,但由于社会自媒体、大信息化的影响,仍存在着崇尚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不善于感悟和创造幸福等,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我国幸福观教育的一种缺失。

2.1 物质至上和享乐拜金主义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呵护,拥有较好的家庭物质生活,认为人生要在物质享乐中体验快乐,幸福就要及时行乐,从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满足感。很多同学羡慕外表光鲜、身价过亿的明星,认为他们很幸福;一些同学一味追求奢侈品和名牌,有着严重的攀比心态和不正确的消费观念,物质至上和拜金主义思想非常严重。

同时,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明星效应和负面新闻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认为有钱就是幸福,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同学对学习缺乏动力和目的,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2 重个体感受的自私幸福观

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利己主义,做事情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以自我为中心,当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存在利益冲突时,他们往往不会主动奉献而使个人利益受损。

这种自私错误的幸福观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会主动帮助他人,更不要说对于集体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知道幸福不单纯是自我的体验和满足,也体现为自己的劳动使别人获得的愉悦与体验。

2.3 缺乏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幸福观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于幸福的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一些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状态和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对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有关幸福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育内容理解有限,容易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意识的知行相脱节,从而无法感受真正的幸福。

3 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 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处于大数据、信息化快速传播和渗透的复杂环境,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都会模糊大学生对于科学幸福观的判断标准。部分大学生认为金钱万能,将物质作为衡量人生幸福的标尺。同时,身处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一些网络明星一夜暴富及媒体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传播引导,都会影响大学生对于如何认知和获取幸福的观点和途径产生偏差,从而影响他们对于幸福观的正确认识。

3.2 学校和家庭幸福观教育的缺失

高等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幸福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一些高校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偏注重技能和知识的叠加,忽视了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培养,对于幸福观教育内容缺乏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没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奉献和创造才是幸福的真谛,没能将中国梦与自己的幸福梦紧密相连。

同时,大学生个体的性格和教养与其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子女以后对于正确幸福的感悟和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家庭只重视子女分数的高低,将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教育。再有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孩子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也很难体验真正的幸福感。

4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路径研究

4.1 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主流文化教育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将主流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提高全社会对幸福观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净化媒体舆论大环境,主流媒体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榜样先进典型,积极发挥导向宣传作用,使高校大学生置身于积极健康、充满正面信息的环境中。

4.2 发挥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主渠道作用

高等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应成为开展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一是创新高校幸福观教育内容和形式。改变灌输和“填鸭式”教育手段,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去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通过这些爱心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幸福的快乐,明白幸福不单纯是自我的体验和满足,也体现为自己的劳动使别人获得的愉悦与体验。二是丰富完善幸福观教育内容。将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相结合,尊重生命、感恩社会,真正理解感悟幸福真谛。同时将幸福观教育注入新鲜元素,比如理财教育。我们不能否认金钱物质的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但这些也绝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其实一些同学感到不幸福,无非是自己的物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不合理的消费观所带来的烦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不但可以避免无用的花销,还可以有部分的金钱剩余,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3 加强自我教育,提高感知幸福能力

4.3.1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幸福能力

加强自身修养,从内在出发,才能将幸福感内化于心。学习,是追求幸福过程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充实知识技能储备,提升精神追求,才能具备追求幸福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要记住,幸福也是相对的,现实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有的同学会因为期末考试挂科黯然神傷,也会因为与心仪的人分手而痛苦心碎。其实,承受苦难也是寻求幸福的必然过程。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才会获得幸福。

4.3.2 投身社会实践,增强责任意识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使大学生从劳动、助人中获得幸福感,形成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例如重温红色之旅。通过重走长征路和重温经典历史故事去感受先辈们的艰苦生活,从而激发自身的敬佩、感恩之情,坚定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去奉献爱心、帮助别人,体会幸福的真谛。

习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努力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深刻理解幸福,理性感受幸福,才能合理追求幸福,理智享受幸福,正确定位幸福。高校大学生作为实现幸福中国梦的主力军,只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使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相互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天骄.试论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

[2] 李盼.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 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9-01-11

[作者简介]许晶(1985—),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通讯作者]韩贞爱(1990—),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幸福观对策研究存在问题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略谈资产阶级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