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协同进行音视频教育在老年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24韦丹丹李芳韦小雪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分值依从性

韦丹丹 李芳 韦小雪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住院患者的跌倒防范管理是评价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近年来临床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逐年上升,对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危害。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由患者安全国际联盟在欧盟峰会正式提出,用来促进和推动在医疗实践中有效实施患者安全的理念[2]。本文探讨护患协同进行跌倒风险防范、医从性自评结合音视频教育在老年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12月收治的经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表》评估为跌倒高危风险老年患者120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研究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研究组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32±5.47)岁,男女各33例、27例;对照组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85±5.60)岁,男女各32例、28例。经护士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有跌倒风险,说明研究目的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调查者,通过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表》进行评估后,再用《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测评表》测评患者对跌倒风险防范的认知,床头插高危警示标识,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宣教方式实施,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每天实施跌倒防范知识口头和书面宣教,责任护士定时巡视,定期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检查防跌倒措施执行情况。研究组:应用知信行理论设计《患者跌倒风险自我评估表》,包含内容有跌倒史、助行器使用、药物使用、排尿情况、身体状况、跌倒意识等,制作跌倒防范教育视频。设计前广泛查阅文献,向医疗、康复、药剂、护理有关专家请教,符合研究目的,经检测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及接受度。本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护士,使用《患者跌倒风险自我评估表》指导患者自我评估跌倒风险现状,针对评估的跌倒风险,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每天使用平板电脑或U盘插入病房电视,运用视频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跌倒防范知识视频宣教。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宣教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包括患者对跌倒风险及防范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测评分值采用自定标准,该表通过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评分越高说明患者防范认知水平越高。

(1)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患者对跌倒风险及防范的认知水平:①《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测评表》与跌倒相关因素列出20个条目,其中15条是跌倒风险认知测评内容,5条是跌倒防范认知内容;②测评表评分采取Liken4级评分法,认为“不会或无相关”计0分,“机率小或低度相关”计1分,“机率中等或中度相关”计2分,“机率大或高度相关”计3分,总分最高为60分,最低分0分。③计算分值。

(2)遵医行为:①《患者跌倒防范依从性自我评估表》从患者起床活动等日常行为反映患者依从情况;②测评条目共10项,评分采取Liken4级评分法,认为“从不如此”计0分,“有时如此”计1分,“经常如此”计2分,“总是如此”计3分,总分最高为30分,最低分0分。③计算分值。

(3)跌倒的发生率:通过《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测评表》《患者跌倒防范依从性自我评估表》的测评,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跌倒风险及防范的认知水平、日常行为医从性越高,从而有效预防跌倒风险的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宣教后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医从性均较宣教前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宣教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宣教前后对比(±s,分)

表1 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宣教前后对比(±s,分)

宣教后跌倒风险认知测评分值 跌倒防范认知测评分值 跌倒风险认知测评分值 跌倒防范认知测评分值研究组 60 6.10±1.87 12.20±2.08 23.19±2.17 41.29±3.02对照组 60 6.26±1.69 10.35±1.72 23.25±2.20 32.87±3.14 t-0.492 5.309 0.150 14.971 P-0.624 0.000 0.881 0.000项目 n 宣教前

表2 宣教前后跌倒防范依从性对比(±s,%)

表2 宣教前后跌倒防范依从性对比(±s,%)

项目 n 宣教前日常行为医从率 宣教后日常行为医从率研究组 60 10.25±2.14 23.37±4.29对照组 60 10.19±2.17 19.85±3.60 t-0.152 4.869 P-0.879 0.000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患者入院12小时内以及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对高危风险病人实施跌倒防范措施宣教,宣教方式较多以口头、书面方式为主的单项宣教,未能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追溯跌倒的根源在于护士对有高危风险患者的评估、指导不足、患者及家属防范能力/意识不足。因此,临床防跌倒安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身心健康与住院安全,且与医院整体护理安全与管理质量密切相关[3]。

在国内临床中,患者大多处于医疗教育中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在医疗实践中发挥共同合作者的作用[4]。但使用《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测评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跌倒认知测评,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护士评估的基础上,再指导患者使用《患者跌倒风险自我评估表》进行自我评估,提升患者对自身跌倒风险现状的认知。同时对跌倒风险评估隐患高的患者应用视频资料进行个体化跌倒防范教育,使用《患者跌倒防范依从性自我评估表》进行依从性自我评估,患者在进行自我评定的同时,医护人员同时也对其日常行为进行监测观察,以判定患者依从性自评的正确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宣教后跌倒风险防范认知、依从性均较宣教前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宣教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患协同进行跌倒风险防范认知测评、医从性自评结合音视频教育的实施可更进一步提高患者正确行为医从性,改善防范认知水平,与当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相较于单一接受信息方式,音视频健康教育具有生动、感染力强等优势,可直接、动态地传递信息,更能充分调动老年患者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接受并增加老年患者对跌倒健康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5]。

综上所述,护患协同进行跌倒风险防范测评、医从性自评结合音视频教育的实施对提高患者风险防范认知能力、预防跌倒事件发生、改善遵医行为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分值依从性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智能家居中的居民日常行为识别综述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