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2019-08-24岑杨柳
岑杨柳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随着现代分娩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早产儿由于其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它会受到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对早产儿开展有效护理措施,能促进患儿神经及体格健康发育[1]。袋鼠式护理通常用于早产患儿,通过早期应用袋鼠式护理模式,可积极改善患儿体格发育及神经功能,相应提高后续治疗疗效,但上述护理模式实施后对早产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相关研究偏少,因此,本文探讨了袋鼠型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入新生儿共计36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各180例,纳入标准:①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②纳入患儿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新生儿体重1000~2499g。排除标准:①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②存在先天性疾病患儿。对照组中男101例,女79例,胎龄30~36周,平均(34.5±3.4)周,观察组中男98例,女82例,胎龄30~36周,平均(33.6±2.8)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期间严密观察早产儿生命体征变化,遵照医嘱予以皮肤护理、家属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了袋鼠护理:①准备工作:对早产儿家庭成员做好相关健康教育,包括袋鼠式护理开展、护理步骤、操作相关注意事项,如何开展持续接触并详细观察早产儿状况,母乳正确喂养知识掌握程度等。②在病房里设置一个专门的袋鼠式护理室,以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③开展袋鼠式护理前,保证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良好,早产儿俯卧母亲裸露胸前,将头部置于双侧乳房间,使用特殊袋鼠护理套装固定新生儿,头部向一侧倾斜,舒适的位置与母亲接触。利用手臂支撑住新生儿臀部、背部,调整体位,柔软干净毛巾包裹新生儿。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从侧面指导。第一次以30min为宜,护理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二次可延长60min,2次/d,保证固定时间进行,连续14d。
1.3 观察指标
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2]量表对两组新生儿神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满分分值40分,分值越高,神经行为良好。对新生儿出生后42d体重质量、身高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护理前两组NBNA评分、体重、身长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BNA评分、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护理后NBNA评分、体重、身长比较(±s)
表 两组护理后NBNA评分、体重、身长比较(±s)
组别 n 体重增长(kg) 身长增长(cm) NBNA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80 1.52±0.31 1.96±0.41 4.12±1.11 6.99±2.05 30.12±2.65 38.65±4.65对照组 1810 1.56±0.27 1.76±0.54 4.18±1.25 5.69±1.25 30.64±2.78 32.36±4.12 t--1.305 3.958 -0.482 7.264 -1.816 13.583 P-0.193 0.000 0.630 0.000 0.070 0.000
3.讨论
随着现代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越来越重视新生儿智力的发展和培养。因此,通过实施袋鼠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智力。皮肤作为人体的较大感觉器官,通过开展袋鼠式护理服务干预,促使患儿与母亲之间充分接触,能起到刺激新生儿皮肤感觉器官作用,同时可将触觉刺激传入脑部。同时,皮肤上感觉器能将听觉、视觉、位置感觉及平衡感觉等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达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的目的,促进神经细胞与触觉接触的形成,从而促进后续神经脑系统的发育[3]。
本文研究表明,对临床早产儿采取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同时促进患儿后期整体体格发育,与对照组比较,P<0.05。皮肤是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袋鼠护理模式则通过早产儿和母亲之间的皮肤接触,充分促进皮肤的利用,并刺激新生儿皮肤上各种类型受体的广泛分布,并对新生儿皮肤上广泛分布各类感受器予以适宜刺激,进一步促进触觉刺激进入脑部,将感受器上相关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感受点兴奋,促进神经细胞形成加强触觉、其他感觉神经联系,进一步增强智力、神经系统发育。
综上所述,早产新生儿开展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儿体格发育,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