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9-08-24张媛芳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搭桥术旁路体外循环

张媛芳

(桂林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广西 桂林 541002)

心脏搭桥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是临床公认的最佳治疗手段,该手术方法狭窄冠状动脉主动动脉与远端动脉吻合,让血液流动时绕开狭窄处,为缺血部位提供血液,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进而起到缓解心绞等症状[1]。但心脏搭桥术需切断心脏血对身体血液供给,需建立起血液循环,确保器官组织正常[2]。以往临床常以体外循环,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该方法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催生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旨在比较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探究对象为2016年7月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术者共60例,以抽取红黄球方式分组,红球为研究组,黄球为对照组,每组例数为30例。纳入标准:均存在医学指征心脏搭桥术;患者与家属已获得知情权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严重性心功能、肺、肾、肝功能障碍;均为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拒绝参加者;妊娠期、哺乳期、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者。研究中组男性为16例,女性为14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58.64±1.58)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69±0.63)年。对照组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为(59.24±1.31)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98±0.31)年。经计算,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本探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术前协助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基础检查。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均在患者胸骨正中性位置,即大隐静脉与乳内动脉交融处。

研究组给予非体外循环,方法:给予患者采用半量肝素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维持患者心率在61~80次/min,保持患者平均动脉压在61~80mmH之间,使用2至3根心包牵引线,充分暴露与吻合前降支,使用血管固定器进行固定,使用医用橡皮牵引线将部分前降支阻断,在腔后置入CTS分流闭合管,缝合前降支与左乳内动脉,将钝缘支、右冠、对角支、后降支远端吻合缝合。

对照组给予体外循环,方法:给予患者使用全量肝素化后建立其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在主动脉根不灌注含有血冷停跳液体,在心脏静止下将远端吻合口吻合,主动脉开放后进行近端吻合口吻合。

术后严密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包含躯体功能、情绪角色、心理状态、社会支持,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由本院专业人员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结果均录入SPSS26.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所需时间(min) 术后出血量(ml) 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d) 监护室滞留时间(d) 住院所需时间(d)研究组 30 235.69±26.92 419.38±106.39 12.64±3.21 2.60±0.88 14.98±3.64对照组 30 291.64±26.33 691.64±116.22 19.62±2.09 4.29±0.75 22.61±2.18 t-3.437 4.200 3.659 3.199 3.535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研究组 30 89.62±3.68 90.54±3.20 88.62±5.61 80.63±4.87 89.64±4.69对照组 30 71.58±2.33 73.69±1.69 69.82±2.68 70.33±2.82 72.60±3.54 t-8.256 8.905 5.677 3.570 6.085 P-<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心脏搭桥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治疗大血管阻塞与心肌损害严重类的心脏病手段之一,该手术涉及到改善心脏血液与氧气供应与绕行被堵塞的动脉,术中需切断心脏血对身体血液供给,需建立起血液循环,确保器官组织正常,如若术中操作与护理不但极易对患者记忆功能、心智功能展造成障碍。以往临床常采用体外循环法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临床应用比较成熟,但由于此方法鼠疫一种非生理性造成心脏停跳行为,术中可造成心肌缺血在灌注损伤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3]。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升级与技术不断进步,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出现为大血管阻塞与心肌损害严重类的心脏病提供新治疗方法。

本探究中研究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以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是在心脏停跳下与体外循环下实施,其原因在于心脏不断跳动,而冠状动脉直径口仅为2毫米左右,在心脏不断运动术野中进行精细操作难度较大,因故让心脏非生理性停跳才能使手术顺利展开,但由于体外循环无法充分模拟心脏功能,人体极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神经系统障碍、机体应激反应等[4]。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则能够改善术后各项指标,该治疗方式在术中操作,使患者心脏处于跳动状态,利于心脏支配血液循环,规避体外循环对机体造成不良反应以及保护重要组织器官,减少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对患者早日进行社会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研究组生活治疗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据有关研究报道,心脏搭桥术术后5年患者极易发生心智功能障碍,尤其是术后存在心律失常者极易发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抑郁可形成手术第1年内3倍的心脏病危险,降低患者日产生活质量,因此改善心肌损害、心功能极为重要[5]。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则能够降低术后心率失常等症状出现,对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行心脏搭桥术采用非体外循环不仅利于减少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更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出现,以及提升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进行社会活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搭桥术旁路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IVPN业务旁路解决方案
停跳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结果及短期随访比较分析:附233例报告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