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9-08-24于林忠嵇春峰黄志祥吴群张宏
于林忠 嵇春峰 黄志祥 吴群 张宏
(1德清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浙江 湖州 3132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浙江 杭州 310009)
重型颅脑损伤及颅内出血是因在外力下人体头部发生重大损伤,或者颅内自发性出血,包括颅内血肿、脑干损伤、脑挫裂伤等[1]。患者会出现颅内压明显升高,临床治疗以标准大骨瓣去骨瓣手术为主,常见有颅骨缺损后遗症,需二次手术修补,对患者生理及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对于患者年龄较大、自身机体功能较差、经济原因等无法耐受颅骨修补手术的,可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2]。本次主要分析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脑外伤患者40例,观察组15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2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4.6岁,受伤后就诊时间在30分钟~7小时,平均就诊时间1.4小时。
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40.9岁,受伤后就诊时间在40分钟~6小时,平均就诊时间1.8小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对症治疗措施,包括止血、吸氧、纠正休克状态、脑保护等措施,为后期手术争取时间。进入手术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方法,待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骨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予额颞顶部弧型切口,并予磨钻钻孔,铣刀去除额颞顶部骨瓣,打开硬脑膜,清除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脑内等处血肿及脑挫裂伤灶,予人工脑膜修补,减张缝合硬脑膜,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在标准骨瓣去骨瓣手术基础上,予骨瓣网状多处钻孔,骨瓣做间隔1~1.5cm,直径0.5~0.7cm左右网格状钻孔,骨瓣回纳,并予丝线浮式固定,骨瓣外做1根或多根可调负压引流,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判断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术后患者意识恢复,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基础生活自理;有效:术后患者意识未完全恢复,在外界帮助下能够完成一般活动,但神经功能有损害;无效:术后患者意识模糊确诊为植物人或死亡。
1.4 观察指标
利用哥斯拉昏迷量表(GCS)对患者进行评分,满分为15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意识恢复越不好。
1.5 统计学分析
将临床效果数据和昏迷量表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3.0处理,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5例患者术后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0例,对照组25例患者术后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例)
观察组治疗前GCS评分(4.50±1.04)分、治疗后GCS评分(9.83±2.51)分,对照组治疗前GCS评分(4.52±1.10)分、治疗后GCS评分(6.27±2.06)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后GCS评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及颅内出血为较常见的颅内高压情况,患者会发生较严重的脑水肿,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发展迅速,导致诸多并发症,临床致死率较高[3]。在对重型颅脑损伤及颅内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降低颅内压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传统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颅内减压效果有局限性,不能有效持续降低患者颅内压,导致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能够保留大骨瓣活动骨瓣术的优点,还能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减压引流操作,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效果。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治疗与传统去骨瓣减压相比,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总治疗费用、节省医保开支,且无需二次手术颅骨修补及无修补材料带来的排异反应、修补失败等风险。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GC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