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印象管理模式

2019-08-23沈祎晴

新闻前哨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大学生

沈祎晴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交模式,社交中心由现实转向网络使得国内社交。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突出个性的群体,研究微信等社交媒体对其人际交往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挖掘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印象管理甚至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交往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建议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网络 印象管理 社交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印象管理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中提出的观念。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互动中试图通过自身努行为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呈现自我,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出现时,会以一种既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以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

用户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也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其余好友可以对发表的文字照片“评论或“点赞”,且相同好友的动态共享。朋友圈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场域,一个新的日常社会社会交往方式,而它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也跨越了以物质场所为基础的场景界限和定义。

年轻人是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活跃用户群体。本文研究主体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突出的心理发展阶段。涉及到交友恋爱走入社会等一系列社会生活,他们逐步意识到整体形象管理的重要性。处于此阶段的大学生对社会认可非常敏感,他们试图通过存异来实现自我认同,平衡周围环境。

二、网络社会关系下的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信朋友圈对于大学生印象管理的影响,特选取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随机抽取了的1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个案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C的叙述:微信上加的比较多的是自己更加亲近一点的人,qq可能因为一些不得已的交流必须加很多不太熟的人,但是微信是比较能放飞自我的空间。我经常发朋友圈的,平均能有个一天一次吧,什么内容都有,通常是想展示一下自我,比较期待能有很多朋友点赞评论之类的,因为感觉自己出去玩儿啊意义都在这里了,哈哈。

访谈对象E的叙述:微信比较多的是家人,所以朋友圈的发布不是特别多吧,心血来潮也会发一条,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动态会同步qq空间和朋友圈。而且因为人比较少可能经常吐槽或者是一些比较私人的动态才会发在朋友圈。

以上访谈对象的观点中可知,微信朋友圈是现实人际交往的深人,当双方处于无法面对面交流的状态下,微信是维持关系的沟通桥梁。同时,通过访谈,笔者也研究了大学生在朋友圈进行印象管理的途径。

1.独特自我展现

在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中,“独特性自我”是普遍表现的。大学生的猎奇及自我满足的心理是使得他们希望在朋友眼中呈现的形象是与众不同的。以发布旅游类信息为例,首先是对于城市的定位,表示自己处于旅游状态。分享者精心挑选,自拍或者风景等照片代表了自身形象,用美图软件进行加工,对文案的编排,与图片表情符号的搭配等。这一切的精心设计,都是为了获得其他朋友的反馈。自我的独特展现表明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站进行印象的活动是有意识的,选择特定值得记录的事件和瞬间,给朋友展现自身理想形象。

2.自我评估

朋友圈发布动态以后期待朋友的点赞和评论,再进行选择性回复。大多数受访者希望看见朋友积极的反馈,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图片或者文字表达。而对于回复有准备的,在分享和编排的时候,大学生本身会对自己即将分享内容的受众及其反应做出预判,并根据自己的预判来决定是否调整编辑信息,以维护已有形象,最大程度地减少别人对自己产生消极评价。而当分享者发现消极评论以后,可能会采取删除评论或是视而不见的行为来保护自身形象。一般朋友圈不会过多地出现消极消息,因为消极信息会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消极印象,有损自己努力呈现的积极乐观形象。

3.形象塑造

大学生还会通过微信平台给自己塑造“人设",大部分与性格有关,分为活泼化、神秘化、高冷化等。以神秘化为例,不同于理想化形象的塑造,神秘化多为高雅艺术,阳春阳春白雪不易被众人读懂,诗词歌赋以及中外高雅音乐、书籍、电影、绘画等多种内容和形式。除此之外,一些长篇大论对某社会特点事件的评论或者观影、对生活有感,通常也是朋友圈内的自我形象塑造。

4.真实自我

除开理想型和神秘化,朋友圈还有一项要务——吐槽。大学生通过分享将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放在朋友圈,是一种情感发泄的途径。希望得到朋友们的认同或是安慰,这种信息获得朋友们的关心的同时也可以让消极情绪得到缓解。大学生在网络舞台的自我呈现大部分还是有血有肉和独特性。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策略

新媒體的优势是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如此跨越物理距离的传播,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笔者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树立正确价值观,“虚假”印象管理不可取

传播学中库利曾提出“镜中人”理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他人的评价”是自我反思的镜子。人们通过观察其他人的反应来获得自我认知和评价反馈完善自身人格。微信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化领域,大家精心策划自己期待的形象,期待获得自我认同,强化构建。但这种构建不应该是虚假的,不应当是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和羡慕而制造的网络交往假象。

2.增强甄别信息的能力,加强理性思考批判

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浏览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网络信息繁杂,学会在遇到不同的信息提高信息过滤和寻找信息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理性批判能力,对网络媒介及信息进行判断和质疑。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大学生作为有学识和基本素养的一代,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后再得出结论。

3.切勿沉迷网络

沉迷微信朋友圈、网络游戏等都代表人处理信息的能不达标。大学生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加以引导,用和学生处理问题具有接近性的方法使之学会如何正确平衡生活和学习。学生组织倡导思想引领,积极打造十佳歌手大赛等实践活动,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对于部分网络交往依赖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控制上网时间,使其归现实自我,摆脱网络狂欢化。

参考文献:

[1](加)欧文.戈夫曼著,冯刚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2]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新闻界》2015年第3期

[3]周源源:《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9期

[4](美)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M.Ak-ert,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版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大学生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