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手机镜头是记者另一双“眼睛”
2019-08-23毛茵
毛茵
新闻报道始于发现。社会生活产生新闻,新闻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不让有价值的新闻与我们失之交臂,就必须要有新闻发现力,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用手机拍照、记录分享身边事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记者也从越来越多的新闻现场感受到手机拍摄的重要性与便捷性。融合媒介的时代,手机扮演着拍摄终端、发布终端、互动终端的角色,手机媒体改变和颠覆着传统的新闻摄影,手机镜头成为记者发现新闻的另一双眼睛。
手机新闻摄影是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数字化语境中影像观看方式改变导致对照片评判标准改变,最终使摄影师拍摄倾向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对摄影产生深远影响。
手机媒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手机新闻摄影有了自身优势:数量多,参与性强,传播快捷,能夠适应“快餐时代”受众对碎片化新闻的及时需求。同时,对文字报道作了多点位有力印证和补充。
在人手一台高像素手机的今天,手机新闻摄影是一种最廉价的充分释放新闻摄影活力的记录方式。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认为“新闻的定义正在发生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一个事件发生后,在第一现场的拍摄者可以实现即拍即传,将图片发布于facebook、witter微博、instagram等社会化媒体应用上。
尤其是,在新闻发生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手机摄影的快速传输、传播,能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有力保障。新闻摄影越接近新闻发生的时间点越精彩、越能还原新闻事件的现场感。现场目击者用手机摄影,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专业摄影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造成的遗憾。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见证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新闻摄影记者。手机摄影使大家都能成为新闻现场的记录者和传播主体,打破了以往主流媒体对话语权垄断的局面。
手机摄影在新闻采访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手机摄影在新闻报道特别是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显现,手机摄影图片见诸报端的突发事件报道也越来越多,为突发新闻时效性提供保障。
2017年9月15日早晨,英国伦敦帕森格林(Parsons Green)地铁站发生爆炸。一张伦敦爆炸事件的现场新闻照片中,一名男子站在昏暗拥挤的地铁隧道中,用手绢捂着嘴,他的身后是刚刚发生爆炸的还挤满乘客的地铁车厢。这张照片,是一位当时在现场的英国乘客用手机拍摄的,也是当天首次出现在传统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头版上的照片。目击者可以发布自己亲眼见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亲手拍摄下来的新闻,表达他们最直接、最真实的观点。如美国的“9.11”事件、东南亚的海啸、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案等等,这些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图片都不是来自专业摄影记者。
2018年9月30日《长江日报》要闻版新闻《老屋意外发现光荣纪念证,牵出一段红色记忆》,发掘了一个为保护红军干部一家十口被杀害的故事,重要的证据是其后人手里有一张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记者采访时用手机拍下了汪清成烈士的孙媳周旺桃女士展示毛主席签发的纪念证的过程,文字配发图片,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018年12月12日,长江日报的新闻“防止盗树贼再来动手脚,外迁村民轮班回村看护大朴树”配发了记者现场用手机抓拍的村民看护大树的图片,既呈现了这棵清朝康熙年间、树龄超过300年的大朴树,又有村民的行动的场景。
2018年7月,武汉动物园的两位兽医给该园内一只名为“红红”的雌性东北虎做了肿瘤摘除手术。武汉晚报跟踪报道,文字配图,虎妈重返狮虎山与游客见面,增加了动感和现场效应。
这些拍摄的新闻图片,都不是出自专业摄影记者的专门操作,文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摄影配图处理也很到位。
在实践中克服手机新闻摄影的缺陷
由于受拍摄器材和技术的局限,手机新闻摄影存在客观的不足和缺陷。
拍摄技术主要表现在图片本身的质量和拍摄行为的可控性两方面。手机图片在拍摄中容易出现对焦失误。尤其在夜间进行新闻拍摄时,高感光度下的影像质量较差,极大影响了新闻事实的表现力。而且手机摄影的焦距有限,对于超广或者超远的画面捕捉能力不足。针对一些对画面要求高的新闻拍摄,如时政新闻、大型体育比赛等,手机摄影在镜头像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手机摄影的真实性也一直受到质疑。当下,各种手机修图APP功能强大,很多照片通过APP能够快速将图片进行剪切、拼贴,调色合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给假新闻的产生带来了技术可能。戴蒙.温特拍摄的《驻阿富汗美军的日常生活》就因其使用了手机滤镜调色而饱受质疑,业界争论的焦点自然就在于这种手法是否损害了图片本身的真实性。
手机摄影在不同事件、不同阶段的拍摄要求不尽相同。在新闻发生初期,受众往往迫切想要看到现场情况,因此应在第一时间利用手机的方便快捷,拍摄现场的真实情况以及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决定性瞬间。而在非突发事件中,则应争取用手机拍摄出情绪饱满、视角独特、个性鲜明的新闻图片。新闻记者应坚持新闻职业操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对图片内容进行把关和监督。
手机摄影是帮助记者全息化采集新闻
手机除了轻便、小巧、随身携带等优势,相比专业相机,其隐蔽性为新闻摄影提供更多拍摄视角。手机拍摄也摆脱了“仪式感",使拍摄对象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无论情绪还是表情都会更加真实自然。
在摄影过程中,记者应以记录历史足迹、反映时代进步为神圣使命,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审美价值思维方式等,确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效果良好鼓舞激动人、展现纷繁复杂的记录生活内容的主题。及时对现场文字表述的更全面呈现和补位,给受众提供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手机新闻摄影不是从观念出发,虽然里面有观念;也不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虽然里面也有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从内心出发,镜头后面是记者的眼睛,眼睛后面是记者的心,记者要动心,然后再去捕捉最打动人的画面。手机新闻摄影也更强调观念,更强调形式,更强调通过某种形式找到一种独特的面貌、独特的模式独特的符号,把这个符号提炼出来。
中国著名摄影理论评论家丁遵新先生认为,摄影人最缺乏的就是他自己,他自己的感悟。荣获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的萨尔加多出版的摄影画册《创世纪》,拍的都是人迹罕至或者是人迹没有到过的南极北极、荒山野岭,他动用了多种手段,拍了8年之久。他之所以这样拍是因为环境保护,是因为对于关爱自然的呼唤。摄影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是对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记实记事、记史+精彩瞬间”。细节和情节永远是新闻照片抓眼球、强记忆的法宝。新闻摄影“怎么拍”固然重要,而“拍什么”“为谁拍”、“为什么拍”则更重要。这也是整个摄影事业“术”与“道"的根本问题。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既是今天的新闻,又是明天的历史”,所以,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史学思维同样重要。新闻纪实照片一定要好看,但不是唯美。它的好看在于写真,在于暖心、养心、甚至是虐心。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决定了摄影记者在拍摄时,尤其是在拍摄事件性新闻时,不允许做影响真实性的“挪动"、“重演”、“添枝加叶"等。但是,记者可以“挪动"自己,进行构思和构图。在新闻摄影中,面对同一个事物,同一种场景,一百个人拍,照片会有一百个样。
只有雷同的角度,没有相同的画面。
在2015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对拿.下了堪称摄影界“奥斯卡”的全球iphone摄影大赛金奖的韩松进行了报道。用小小的一部手机,拍出大片既视感,这得益于他娴熟的摄影技巧。他的经验是:善用线条强化画面的视觉张力;留白会有高级的视觉效果;善用几何构图使主题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