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正面报道的侵权风险

2019-08-23朱雪芹胡传林房客隆

新闻前哨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讯员老奶奶新闻报道

朱雪芹 胡传林 房客隆

众所周知,负面报道、舆论监督容易引起纠纷和官司,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时慎之又慎,再三斟酌。但大家對正面报道的侵权风险往往疏于防范。本文以《楚天快报》的采编工作为例,探讨新闻正面报道的侵权风险及如何规避。表扬性报道,不经意间曝光他人“隐私”。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媒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民事权利。新闻侵权,主要涉及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人格权等。

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平衡公众兴趣和个人隐私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公众希望新闻报道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以便充分了解新闻真相。而对于新闻报道的当事人,细节的披露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伤害。

某社区一名通讯员给《楚天快报》的记者发来一篇稿件,讲的是社区一名离异妇女,独自抚养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而她又被检查出患乳腺癌,生活艰难,社区为了帮助她,主动给她办了低保,还组织社区干部和居民捐款。

应该说,通讯员稿件本身客观真实,对被帮助对象的病情介绍也属实。通讯员发稿的目的,一是为了表扬社区干部及居民慷慨解囊,二是为了呼吁更多的市民来关心帮助她。考虑到是资深通讯来稿,又是表扬性报道,编辑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就直接编发了稿件。

然而,稿件见报后,当事人很快找到编辑部,说侵犯了她的隐私。她说文章见报后,街坊邻居歧视她、躲避她,男朋友也因她患癌而离开。她在编辑部情绪失控大闹,还提出了巨额赔偿要求。索赔遭拒后,该女子将编辑部告到法院。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报社给了她3万元补偿,将事端平息。

此事告诉我们,就算表扬性报道,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必须报道时,要对姓名照片等进行适当处理;如果必须交代姓名、病情等详细信息时,一定要争取被报道对象的同意。主观臆断,容易埋下侵权“祸根”。

舆论监督、突发事件必须深人现场,用事实说话。然而在一些常规报道、正面报道中,作者往往会疏忽大意,因主观臆断造成失实报道,甚至是新闻侵权。

《楚天快报》曾有一个“铁杆”通讯员,经常向媒体提供稿件。2009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一名男子和一个小男孩在公园里偎依着一起看书,场景十分温馨。该通讯员顺手拍下照片,并起名为“以书为友,父子情深”。编辑收到稿件后,也没仔细核实,就将稿件上报了。没多久,照片男主人公就找到报社投诉,原来他和小孩根本不是父子。他的妻子看到报道后,产生了误会。他要求报纸立即刊登更正启事。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新闻报道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凭主观臆断,而要详尽核实。通讯员来稿,一定要仔细甄别,小心中“圈套”。

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许多假信息满天飞。记者如果不注重对新闻素材的甄别,就会导致假新闻发生,降低媒体公信力。记者在筛选新闻线索时,一定要仔细甄别,正确地使用新闻素材。

2013年2月底,编辑部收到某县公安局发来的稿件。讲的是该局所辖派出所民警帮精神病妇女找家的温情故事。原来,春节过后,民警在辖区走访时,接到某村六旬老人童谋的求助,说9年前他收留了一名精神病流浪妇女,现自己年岁已高,无力照顾她,请求民警为其寻找家人。民警费尽周折,终于在荆州找到了流浪女的家人,亲人团聚,场面感人。

一名老人照顾无亲无故的精神病流浪女近10年,中间该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呀,记者想要挖一挖。随着调查的深人,记者发现,老汉收留流浪精神病妇女的目的并不单纯。很多村民在采访中反映,老汉不完全是好心,也是为了跟流浪女同居,因现在年事已高,经济状况不好才想到寻找家人“丢包袱”的。

试想"下,如果记者没有深人调查就将该稿刊发,该闹多大的笑话?媒体的公信力又该如何体现?

家庭纠纷,偏听偏信,容易被人反“咬”一口。

情感纠葛、家庭暴力婆媳纠纷、兄弟反目……家庭纠纷新闻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对此类新闻,记者切莫偏听偏信,容易被人反“咬”一口。

一天,本编辑部接到线索:一名独自抚养双胞胎孙女的老奶奶,因经济困难,想把孩子送人。老奶奶告诉记者,她儿子人狱,儿媳妇外出打工,对孩子撒手不管,孩子也因超生上不了户口。出于好心,记者想通过报纸的呼吁,解决孩子的户口和生计问题,于是写了题为“双胞胎孙女求收养”的帮办新闻见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新闻见报后,双胞胎母亲找到报社吵闹,说她因为经济原因,难以抚养这对女儿,目前是托婆婆照顾,她并不同意将孩子送人。但当记者找老奶奶对质时,老奶奶却对以前的说辞矢口否认。

事情发生后,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终于将此事平息。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给我们深刻地上了一课:家务纠纷,切莫轻易插手。发生家庭纠纷时,家庭成员常互相指责。一旦冷静下来,很容易结成反战问盟,共同“对付”记者,让人有苦难言。

所以,面对家庭纠纷报道,记者一定要慎之又慎,

猜你喜欢

通讯员老奶奶新闻报道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热心肠的老奶奶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木瓜老奶奶的云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