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节目理论传播创新研究

2019-08-23宋丽娟彭文娟张宇

新闻前哨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栏目习近平

宋丽娟 彭文娟 张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大学习”,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从2018年1月开始,推出《党的基础知识问答》专栏,该节目拟推出100期,每期三分钟,在湖北之声全天多个整点时段前播出,同时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多频次不间断传播,在听众中产生较强反响。

一、主题谋划:树立正确导向,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党的基础知识》栏目是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和宗旨、奋斗目标、作风等所作出的重要归纳概述和概括总结。做好“党的基础知识”理论传播既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职责,也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湖北之声《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栏目侧重向广大党员干部宣传讲解党的纲领、性质、纪律、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等内容。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聚焦于“党的基础知识",既是对十九大精神宣传的一种方式创新,也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的学习贯彻引向深人的一种积极引导,体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二、传播视角:抓住要点,突出重点,系统传播党建主要知识点

《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播出的内容,既有“基础”的特点,也有“根本”的特点;既有党的发展历史、党的性质和纲领、宗旨和作风、组织原则和纪律等传统理论,也有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党建的重要创新内容,还有宪法、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深刻理解、深入领會的重点,全面系统地进行宣传,对于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对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栏目在在设立之初,就明确要避免“晦涩”和“高深”,不能通篇都是念报告、读文件,避免留下枯燥说教的印象,把“大道理”转化为让各个年龄层都听得懂的“大白话”,只有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才能发挥最好的宣传效果。这也给《党的基础知识问答》项目小组提出了挑战。编播人员不仅需要沾泥土、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还要增强贴近性现实感,把中央精神领会透,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想清楚讲什么、怎么讲。同时,如何在180秒的时间里,把党的基础知识讲透讲活,真正让人爱听,听了有触动,也给项目小组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在传播角度上,项目小组选取了一种平民化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设计“童童"和“周老师”两个声音形象,生动活泼地将党的基础知识进行创新表达和创新传播。在编排策略上,采取了以小见大和大道至简视角解构“党的基础知识问答”这一伟大主题。所谓小中见大,不仅体现在广播专栏的体量,时长严格控制在三分钟;也体现在每期音频的切入点中,每一期节目讲一个知识点,将理论性的内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听众喜欢听听得进、记得牢。在表达方式上,节目还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用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广播语言,避免生硬的理论灌输,塑造正确的对象感,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让原本严肃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

三、用户体验:趣味化加强可听性,连续性增强吸引力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的过程当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的感受。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对于广播来说,就是“这个节目好不好听,听众喜不喜欢,会不会持续收听”。所以,用户体验是主观的,其重视现实运用时的结果和效果。以宣传党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怎样吸引受众?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引人体验式思维模式,用受众的角度参与并体验节目?《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栏目在宣传样式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1.碎片化传播

《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播出时长为3分钟,每一期音频编辑都会将一个党的基础知识,浓缩在短短三分钟,以短小精悍的“声音专栏”形式在电波中呈现,给人耳目一新、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传播模式上,碎片化传播在今天的传播模式中变得日益突出,项目团队也充分考虑到了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将每期三分钟的节目,上传至长江云、九头鸟FM、喜马拉雅FM等平台,通过“短平快”方式来适应受众“碎片化"关注这一趋势特点,与听众关注节拍相吻合。

2.趣味化表达

栏目设计了“童童”和“周老师”两个声音形象,活泼生动深人浅出的普及党的基础知识。“童童”是甜美活泼的女声形象,而“周老师”是端庄大气的男声形象,通过男、女声音形象的反差,让受众从听觉上更直观了解节目表达方式。针对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受众群体,通过互动和趣味问答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将“党的基础知识"进行创新表达和创新传播,趣味性强。

3.课堂化模式

栏目借鉴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设置了“划重点”和“留作业”两个固定小单元。每一期节目结束时留下作业,下一期节目开篇则回答上一期节目所留作业的答案。如“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一期节目,一开始,人物晓童说:“朋友们还记得上一期留的作业吗?“三会一课"要求多久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为三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要求每个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一般要求每个月召开一到两次,党课必须按期举行,最少每一个季度一次,你答对了吗?"本期节目结尾处“留作业”的内容是“对于拒不履行党员义务的不合格党员,该如何处理呢?答案下期揭...”这样的节目样式,加强了节目的对象感和互动性,也使前后节目具有连贯性。此外,栏目还设立了“划重点"单元,简洁明了地概括本期节目的内容,方便受众记忆理解,加深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必然要掌控好时、度、效”“必须坚持创新为要”。《党的基础知识问答》栏目,让理论传播走进群众,人耳入脑入心,提升了传播效果。同时,该栏目也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将“互联网+”打造为栏目新兴阵地,将广播节目“稍纵即逝”拓展为“随时随地”,贴近受众体验。这样一些具有创新意味的手法,对于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栏目习近平
清律的基础知识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掌握基础知识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