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8-23彭艳王婕
彭艳 王婕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急救中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的有效性。方法:此次选择了50例入我院急诊室急救的患者,入院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治疗的时间段均是2016年10月份-2018年10月份,患者被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抢救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中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资料,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急诊急救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是利用腹部提压装置在患者腹部实施加压和提拉进行心肺复苏的一种新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急诊科室中是开展抢救十分关键的方法,其能够提升救治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由于救治不够及时而引发的残疾与死亡。现如今,医学持续地进步与发展,使得心肺复苏的效果也随之增强,其可以减缓患者的各类症状与表现,给患者的抢救力争更多珍贵的时间。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急诊急救中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的有效性,现做以下陈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此次研究一共选择了50例人我院急诊室急救的患者,入院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治疗的时间段均是2016年10月份-2018年10月份,患者被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女5例,男20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6.32±6.33)岁.观察组女6例,难19例;年龄18-39岁,均值(47.15±6.24)。纳入标准:胸部外伤、胸肋骨骨折其他原因合并胸廓畸形并发的呼吸、心跳暂停患者;腹部无明显外伤者;胸外按压过程中出现胸肋骨骨折者;患者家属同意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患者。排除标准:胸腹联合伤致心跳呼吸骤停者;在腹部按压或提压中出现腹腔脏器损伤者。心脏填塞、纵膈移位、膈肌破裂、腹腔巨大包块、腹主动脉瘤等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快速评估生命体征后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或机械通气、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抗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并积极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观察组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治疗,腹部提压患应用腹部提压装置,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向下按压与向上提拉,按压与提拉时间为1:1,提拉时垂直向上均衡用力,尽最大限度使腹部扩张,向下按压时垂直用力,勿左右摆动,使腹壁上下移动3~5cm;徒手腹部按压法按压频率、腹部下陷深度等同腹部提压法。
1.3观察指标
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半小时以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02)、血压的变化及抢救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包含优秀、良好、尚可与差四个标准,在抢救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优秀,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为良好,生命体征有所改善为尚可,没有变化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x±s),t验算;计数资料用百分率(%),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抢救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康复效果
观察组患者评判标准为优秀患者16例,评判标准为良好患者5例,评判标准为尚可患者2例,评判标准为较差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评判标准为优秀患者10例,评判标准为良好患者5例,评判标准为尚可患者4例,评判标准为较差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76.00%,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现阶段,在临床中,心肺复苏的运用逐步被普及,准确开展心肺复苏,是保障急诊患者安全与生命的关键,还是对急诊科室中医护人员的根本规定。在现如今新兴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之下,临床中逐步把心肺复苏标准化与程序化,进而减少了其开展的困难程度,增强了救治的成功率。但是,临床中的各类工作具备相应的随机性,其所应对的情况也具备一定的差别,因此,愈来愈多的医护人员均在分析并研究心肺复苏,以使得救治的进程可以更为科学,增强救治的效果。但在抢救过程中,人工徒手胸外按压时,由于操作者连续按压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劳,效果不稳定,不但容易导致按压中断,而且部分患者在接受按压时容易发生肋骨骨折。近年来,有研究人员指出,在人工徒手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结束后,患者的身体情况尽管已经趋近稳定,却依旧没有脱离出危险的状态。
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是通过胸泵、肺泵、腹泵机制产生人工循环和人工呼吸。利用腹部提压装置按压腹部时,腹腔内压力增大,膈肌受压上抬,胸腔内压力增高,心脏受压容积变小,产生前向血流,提高心排出量。并促使腹部臟器及容积血管内约人体的25%血液大部分流回心脏。肺脏受压回缩示肺泡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动作。腹部提拉时,腹腔内压力随之下降,膈肌下移,胸腔内压力减少,心脏舒张,为再次按压心脏泵血做准备。同时肺脏完成吸气动作,发挥肺泵功能。不间断提拉过程中实现人工循环和人工呼吸。实现循环与呼吸同步复苏,避免了STD-CPR过程中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独立开来,通气与血流脱节,弥补了胸外按压时没有通气支持的缺陷。本次研究中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抢救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在急诊急救中应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