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
——基于价值观基础理论的研究

2019-08-23黎淑秀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价值观

黎淑秀

(安徽省团校 学术委员会,安徽 合肥 230061)

一、价值观基础理论框架简述

价值观形成背后有其深层基础、现实基础及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生产方式是价值观形成的最深层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价值观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是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因。价值观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组成的社会文明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之中,包含着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它们赋予价值观以历史和文化特征,是价值观基础中的重要内容。”[1]9

(一)社会生产方式在深层基础上决定价值观

人类为了创造和获得价值,就要不断从事价值活动,生产活动就是所有价值活动中最基础的形式。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还需要通过观念活动来认知和表达其价值,这个认知和表达的过程就形成了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2],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3],换句话说,如果人与人的结合仍然需要表现为物的形态,那么,完全摆脱对物质利益关怀的价值观就难以真正确立。因此,社会生产方式奠定了价值观的最深层基础。

(二)社会文明在现实基础上影响价值观

价值观是对价值和价值活动进行抽象和提取,在理性思考基础上形成的表达主体在认知、理解、判断和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态度和方法。理性认知构成了价值观形成的必备条件。迈入文明社会之后的人类才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价值究竟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获得和享用它”[4]。价值观和文明社会相伴相生,社会的文明状况决定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和进步程度。“社会的发展既导致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产生,又没有创造出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条件,因而,对于一个总体文明程度还不足够高的社会来说,崇尚金钱和权力,关注个人利益就是一种必然”[1]10。文明从基本内涵上来说包括三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物质文明是通过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表现出来的物质财富的积累,物质文明的先进程度最终决定价值观的进步程度。精神文明包含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表征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奠定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文环境,在现实基础上影响价值观的进步。制度文明是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制度文明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到达的高度,从而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进步程度。

(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即使处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即使处在相同社会形态之下,生活在不同国家和民族里人们的价值观也可以差别很大。因为特定生产方式和特定文明社会中不同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价值观产生影响。第一,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推进和发展。“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构成人类活动的现实基础”[5]。第二,在物质性因素之外,历史上那些观念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价值观。除此之外,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文化因素也不可分割地与价值观的建立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价值主体持有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及其在生产实践中表达出来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大不相同。

“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偶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6]。青年婚恋观就是青年在对待恋爱、婚姻等人生问题上的价值观,是青年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婚恋观的形成和变化也遵循价值观基础理论,有其背后的深刻基础: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深层物质基础,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要素的社会文明构成的现实基础,以及与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关的历史文化因素。研究青年婚恋观的嬗变离不开分析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思想文化背景和综合文明程度。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青年婚恋观

在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念里,“男追女”“女挑男”是人们心目中普遍接受的婚恋行为模式,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女性处于婚恋选择链的优势地位。因此,这个时期女青年的择偶趋向代表了青年婚恋观的特征取向。

(一)1978年至1985年,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是择偶首选

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社会资源相对匮乏,人们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政治因素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青年婚恋观还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缓慢过程中。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青年择偶的关键因素几乎都是政治面貌、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贫下中农”“根红苗正”“英雄”“劳模”“几代红”等词语是当时人们缔结婚姻的常用词。时至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全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社会果断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转变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历史性的,青年婚恋观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悄悄发生改变。但是,在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之门刚刚打开,计划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解放,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之风和社会文明进步之风刚刚掀起,青年婚恋观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婚恋观的延续。由于军队和军人在保家卫国、守护和平的国家担当中做出的辉煌战绩和巨大贡献,军人的社会地位非常崇高,参军入伍在当时仍然是年轻人最辉煌的事业追求,当时的军队编制也只有四百多万,全国几亿青年都想当兵,能够当上兵的在当时就是青年中的天之骄子,最主要的,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主流风气下,政治荣誉仍然在人们脑子里具有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嫁给士兵、军官或者退伍军人就是当时女青年择偶的首选。

除了“嫁军人”,女青年当时的第二理想选择就是“嫁国营”。由于当时可以入伍当兵的青年毕竟是少数,高考刚刚恢复,还没有来得及在全社会普及,年青人另一理想的就业模式就是进入国营单位当上有“铁饭碗”的工人。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国营单位都是由国家保障,工作环境优越,收入高,福利好,国营单位职工在社会上有地位,能够进入国营单位工作的年青人通常是招工或是顶替离退休父母而得到的名额,所以家庭环境也不错,适婚女青年在经人介绍或相亲中可以结识国营单位男青年,能够与国营单位职工谈恋爱是一件倍加有面儿的事情,所以“嫁国营”也是当时女青年择偶的理想模式。那时社会上也出现过一些政治需要式的婚姻联盟,这样的婚姻大多发生在大型国企大院以及与此性质类似的政府、机关或者部队大院的子弟之间,他们为了社会地位的稳固和家庭财富的累积,为了维持个人生活的体面和优越,讲究门当户对,追求婚姻联盟,在当时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在物质条件上,那个年代结婚讲究“三转一响”,“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就是收音机。后来到了80年代中期,物质条件变得发达了,人们结婚要求变高了,结婚追求“三大件”,即:电视机(大多是黑白的)、电冰箱(大多是单门的)、洗衣机(大多是单缸的)。那时候结婚大部分都是女方住到男方家里去,没有现在所谓的“婚房”这个概念,家庭拥有轿车在那个年代是连做梦都梦不到的。

女青年“嫁军人”“嫁国营”是当时受社会热捧的婚恋模式,但是就是这些比较理想的婚恋模式在当时也并不都是来自自主恋爱,大部分也都是父母托办、熟人介绍和传统相亲。这一时期比较普遍的青年婚恋观主要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目的主要还是传宗接代、让个体生命得到沿袭、让家庭和家族的基因得以继承以达到某种意义上“生命不朽”之目的。农村和城镇的青年自由恋爱都不是主流,介绍、相亲、父母指定等传统模式是青年男女互相结识、组成家庭的主要模式,此种模式下男女差不多都是在结婚之后才真正开始交往,所谓爱情在婚姻之后进行。当然,少量的自由恋爱也是存在的,男女青年在求学、工作、务农或者其他共同经历中产生了感情,家长许可或者当时其他条件具备,就幸运地结合了,自己由相识相恋到结合成家白头偕老,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都存在,但都不是这个时期的主流。

(二)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择偶倾向能力和财富

这个时期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处在由起步向加速迈进的阶段,改革开放的社会效应明显显现,社会资源和财富被激活,经济活力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活跃而积极,青年婚恋观也呈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随着恢复高考后的首批毕业生踏入社会,知识的力量和被知识武装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社会变迁中爆发出本该有的正能量,催生出这个年代特有的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文凭作为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外在象征受到社会普遍的追捧,而作为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代表职业如工程师,当然还有医生、教师、律师等,就成了女青年择偶时吸引力强劲的“靓丽风景带”,人们对婚恋对象的评价开始从政治荣誉、社会地位等方面往品学、才华、能力、素质等方面倾斜。恢复高考后的中国大学的确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这些优秀人才在当时青黄不接、百废待兴的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为我国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奠定了专业基础,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由封闭、保守到开放、积极,人们奋发向上、见贤思齐,人们倾慕知识、器重才华的程度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达到一个历史之最,人们在婚恋观里把对学历、人品、能力、才干的考虑也放在一个历史高位(就是在今天看来,人们对文凭的重视也没有超越这个阶段),嫁给一个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或者嫁给一个工程师、医生、教师、律师就成为当时人们觉得风光无限、很跟得上时代潮流、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这股文凭热、能力热之后,社会风向也在慢慢改变。1984年10月20日我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使很多敢做敢为的先锋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做起了经理、老板,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被称为“中国企业元年”。到80年代末期,开放的经济政策孵育出新中国第一批来自草根阶层的“万元户”,至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社会效应进一步累积,全国大地上猛然掀起了一股全民下海经商潮,这个时候人们和许久没有见面的朋友打招呼用的最时髦问候语是:“你下海了吗?”人群里最吃香的称呼就是:“某某经理好!”青年婚恋观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搞活经济让优渥的经济条件成为青年择偶新的追逐对象,市场经济的浪潮让金钱和财富成为人们婚恋观中要考察的重要因素,企业家、商人、经理、大款因而在婚恋市场左右逢源。1991年社会学家李银河出版论文《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她对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收集到的征婚启事作了统计分析,“在征婚启事中标明自己职业的征婚者占94.7%,说明自己教育背景的占81%,提到自己收入水平的占56.7%,而只有30.7%、20.6%和17.7%的征婚者提到了兴趣爱好、婚姻经历和家庭背景。”[7]

图1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征婚启事中标明个人基本情况明细统计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大地上的外资和合资企业增多,同时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也相继出现了出国热,有一部分女青年也以嫁给老外和外企员工为风光,这个时期,“钓金龟婿”“傍大款”“嫁老外”等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婚嫁的高频词。

在物质上,1998年以前结婚的人,房地产的市场化开发行为才刚刚开始,市场化住房还不是普遍现象,那时大部分人还是靠单位论资排辈、打分排队来分房子,年轻人刚刚工作不久,在单位里都没有资格分到新建或者质量好的房子,其婚房大多是单位的“鸳鸯楼”“新婚楼”等产权属于单位的实物分配房。男方迎娶女方一般准备些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等新婚首饰,房子简单粉刷,装修成新房模样,外加“新四大件”电视机(一般是彩色的)、洗衣机(一般是双缸的)、电冰箱(一般是双门的),如果喜欢或者需要还有置办摩托车的。

这个时期人们的婚恋观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时期,人们崇尚知识,重视文凭,希望通过“嫁工程师”来带动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即便后期发展成为有点追慕物质和财富的倾向,甚至期待通过婚姻走出国门、探寻外面的世界,可以说那段时间人们“嫁大款”“嫁老外”也是向往美好生活、体验多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取向的缩影,那段时间的青年婚恋观还是非常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那时候自由恋爱渐渐多了起来,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情况越来越少,自由恋爱和朋友介绍、传统相亲并存,青年男女在婚恋中释放自己对才华、财富和多彩世界的钟情和仰慕,也同步追求自身的进步和成长,是一个相对美好而纯粹的青年婚恋观阶段。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青年婚恋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加上中国在一段时间里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男女结构比例变化和男女青年在接受教育与自我成长道路上性别被弱化趋势的影响,这段时间青年婚恋行为模式里不再表现为几乎单一化的“男主动”“男追女”,而是男女双方都掌握着追求和选择的主动权。

(一)2010年初,“房子”“车子”成了年轻人谈婚论嫁的标配

这个时期社会物质财富飞速增长,但是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剧,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绑架”着青年人的婚恋观。1999年至2012年,“房子”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大事,“房子”作为中国特定时期的特殊商品成了社会财富累积的最大标志物,青年婚恋观没有办法和“房子”撇清干系。虽然中国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探索房地产市场化模式,但是初期发展缓慢,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入高速发展轨道的标志是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国政府从此彻底终止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老百姓从此开始全面进入买房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以后高度繁荣。房子虽然自古至今都是成立一个新家所必需的物理生活场所,但是这个年代,房地产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面市场化,房价飞速高涨,买房子成了老百姓生活中天大的事儿,青年男女在结婚之际哪怕是攒着“六个钱包”艰难拿下房子、哪怕拿下的只是房子的首付,也是人们心中觉得十拿九稳靠得着谱的事儿,否则人们就会心生惶恐、整日惴惴不安。这时期甚至有个热词叫“丈母娘经济”,意思是说,男方如果没有房子,丈母娘就不会把女儿嫁给他,丈母娘嫁女儿的门槛条件是男方必须买房子。“丈母娘”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群体,这也是中国传统婚恋观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演变。“房子”在青年婚恋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房子”因此成了年轻人谈婚论嫁的标配,青年婚恋与“房子”关系的紧密程度在这个时期达到历史之最。相对来说,车子与房子相比不是很大的开支,这个时期通常有条件的女方会陪嫁车子,女方没有条件就双方共同准备车子,但是车子不单是通勤的必备和代步的工具,车子是作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体现出现在青年的婚恋生活中。这个时间段的青年婚恋观和“房子”“车子”这些货币化符号紧密相联,其紧密程度之甚也堪称历史之最。

虽然“房子”和“车子”紧紧绑着这个时间段的青年婚恋观,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时间段男女青年相识相恋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在学习、工作、社交(包括网络社交)等共同活动中产生的自由恋爱,虽也有部分经人介绍、传统相亲、婚介所中介或是通过婚恋网站等方式相识,但是年轻人在相识之后至少要相处和谐、共处愉快才会确立恋爱关系,人们由恋爱走入婚姻的过程向文明化、现代化方向更迈进了一步,在精神层面上年轻人追求至少要互相吸引、互相愉悦,彼此心意相连、心心相通,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物质层面上,年轻人刚刚工作,收入有限,房子是全中国老百姓都必须承受的生活之重,年轻人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独自解决,年轻人的婚房除来自男女双方的收入和贷款,还来自双方家庭的积蓄和贷款,“六个钱包”为这个时段的青年婚恋铺垫着物质基础,青年婚恋就是以这种方式和“房子”“车子”相互联系,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根据各自收入情况的不同,青年婚房大多是80~12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刚需房,10~15万元左右的国产车或者合资品牌车也是青年成家首选车型,青年男女在“房子”和“车子”中纠结,也在“房子”和“车子”的交响曲中开拓着自己的新生活。

(二)2010年至现在,个性化、多元化婚恋观悄然成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从一贫如洗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相对落后的计划经济到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发展在经历了恢复高考、经济搞活、住房市场化、盲目片面追求物质化的过程之后,进入了一个人们为追求更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在恋爱婚姻中的价值取向从重视政治荣誉、器重知识文凭到看重收入财富、甚至过分强调房子车子之后,转移到更加注重婚恋对象的内在品质、更加在意恋爱双方共同相处时的内在契合程度等关键因素上来,青年择偶标准也抛开了荣誉、地位、文凭、财富、房子等一系列外在符号回归到对“人”本身的内在品质及男女双方的内在默契程度进行关注,对方的性格、人品和两人在内在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成为了新时代青年婚恋观内涵的中心所在。2017年安徽省团校“推动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调研报告”课题组从性格、道德、外貌、工作、学历、家庭、地域七个方面调研该省适龄青年(18岁至35岁)的择偶标准:87.74%的青年认为性格最重要,80.65%的青年认为品德重要,71.12%的青年看重对方的长相外貌,40.87%和35.69%的青年分别认为工作和学历重要,只有29.43%和27.79%的青年分别在乎家庭和地域。可见新时代青年择偶不再唯出身、文凭、车子、房子、票子论,而是回归到两个人从性格到外貌、从人品到能力的相合相称上来,这也是婚恋本质的回归。

图2 当代青年择偶标准统计②

2018年5月21日团中央与“青年之声”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对部分青年男女进行的深度访谈也显示青年择偶观的这一变化特征,一位1992年出生的男青年说:“看重外貌并不是长相,而是举手投足的气质,妆容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品质”[8]。还有一位90后女青年也表示,“男性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是未来家庭的支柱”[8]。

除了这种本质的回归,新时代青年还对婚恋质量更加执着,他们相信人们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可以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近七成青年择偶“宁愿等待不愿意将就”。还是上文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在调查“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这一问题时,适龄青年中选择“继续等待,找到理想的人结婚”的占69.53%,选择“保持单身”的占15.61%,选择“降低择偶标准”的占9.34%,选择“将就结婚”的只占5.52%。

图3 当代青年婚恋质量调查统计③

除了婚恋本质的回归,除了对婚恋质量的执着,新时代青年的婚恋动机也更趋现代化、个性化。2017安徽省团校“推动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调研报告”课题组在对“您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什么?”进行调查时,82.19%的青年回答“遇到一个可以一辈子依赖的伴侣”,4.93%的青年回答“想要体验一个没有受到社会污染的爱情经历”,2.47%的青年回答“消除空虚寂寞、打发时间”,选择其他的占10.41%。

图4 当代青年婚恋动机调查统计④

新时代青年相信爱情,追求婚恋内在品质,对婚恋寄托美好期待,注重婚恋质量,不把过多物质因素带入恋爱婚姻,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婚恋对象不会凑合将就,也不惧怕单身,青年婚恋个性化、多元化倾向渐渐增强。85后、90后、95后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且求学时间比以往相对要长,他们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事业心强,有抱负,有追求,他们就业后收入相对较高,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应对复杂环境能力相对较强,对婚恋暂时不予考虑甚至抱有不婚或独身主义的也大有人在,根据民政部的数据,中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所以新时代青年婚恋观个性化、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大潮来袭。

总之,青年是一个人婚恋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年由恋爱走向婚姻,婚姻奠定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以青年婚恋观关乎青年幸福、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青年婚恋观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不断进化嬗变,青年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决定了其婚恋观的存在形态和品质性状。研究青年婚恋观是我国青年研究的重要领域,青年婚恋也是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涉及青年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满足新时代青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倡导建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新时代青年婚恋观,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婚恋观的演变逻辑,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婚恋观的嬗变规律,可以更好理解青年心声,精准明察青年需求,找准青年服务路径,在青年婚恋领域里制定出专业化、时代化、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政策策略,对政府更好开展青年工作,有效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最终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代向前迈进的脚步永不停歇,青年婚恋观在时代发展洪流中的进步演化不会停止,关注并研究青年婚恋观一直会是青年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

注释:

①根据1996年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论文资料绘制。

②根据2017年安徽省团校“推动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调研报告”资料绘制。

③根据2018年团中央与“青年之声”联合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资料绘制。

④根据2017年安徽省团校“推动青年移风易俗倡导婚恋文明调研报告”资料绘制。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建议
——基于对新乡市大学生的调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家庭关系网络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