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社区成年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19-08-23冯洁徐莉苹左文英郭菲娜苏瑾阎萍
冯洁,徐莉苹,左文英,郭菲娜,苏瑾,阎萍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1]。随着工业化进展、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变态反应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AR居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之首,影响着全球10%~25%的人群,保守估计全球AR患者超过5亿[1]。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专家组发布的《2015年AR临床实践指南》提到美国AR占门诊患者比例的16%,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组织(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在2005—2006年进行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鼻炎症状阳性患者中变应原检测结果阴性/阳性的百分比明显提高[2]。我国鼻科组专家团队对AR患病率进行的两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AR患病率为11.1%,2011年为17.6%,6年间患病率明显上升[3-4]。AR患病率的升高导致了严重疾病负担[5],AR也是具有临床严峻挑战的疾病[6]。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某社区成年人AR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AR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共3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1.24万,本研究于2017年9月—2018年2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并通过计算样本量选取该街道社区的18~70岁常住居民500例作为调查对象。样本量计算公式:其中 Z1-α/2为 1.96,误差(ε)为 0.25,患病率(ρ)为11.1%。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调查员为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在居民就诊或访视时以面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由全科医生根据居民的回答当场填写问卷,参与调查的全科医生在调查前均进行过相关培训。
1.2.2 调查问卷内容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1]设计调查问卷[7],问卷内容包括:(1)居民性别、年龄和学历等基本信息;(2)鼻部症状相关病史9项,包括有无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哮喘、湿疹、变应性结膜炎、荨麻疹、乳胶过敏史、昆虫叮蛰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3)AR及哮喘家族史2项;(4)生活方式、饮食、环境等危险因素11项,包括生活环境中是否有人经常吸烟、工作环境是否多粉尘、近12个月内是否换过居住环境、近12个月内家里是否装修过或换过家具、是否饲养宠物、是否经常开窗通风(4次/周以上)、是否经常打扫房间(4次/周以上)、接触汽车尾气及工厂废气的频率和量(包括不会接触到,接触量可忽略;偶尔接触到,接触量轻度;经常接触到,可避免,接触量中度;一直接触到,不可避免,接触量重度)、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不会关注、偶尔关注、经常关注、一直关注)、饮食结构(包括不科学、一般、比较科学、科学)、锻炼情况〔包括无锻炼,偶尔锻炼(1~3 h/周),经常锻炼(4~5 h/周),每周规律锻炼(6 h/周及以上)〕;(5)AR患病情况,包括AR症状、体征、病史和经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诊治的经历。
1.3 诊断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1],具有AR典型症状、体征及病史即诊断为AR。AR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和烧灼感等。体征:双侧鼻黏膜苍白、肿胀,下鼻甲水肿,鼻腔有多量水样分泌物。病史: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季节性发作或常年发作,按症状发作时间分为间歇性发作或持续性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社区成年人AR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50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80%。469例居民分布于枫林街道29个居委会,其中男169例(36.03%),女300例(63.97%);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3.6±12.7)岁;学历:小学或以下8例(1.70%),初中62例(13.22%),中专、高中182例(38.81%),大专、本科202例(43.07%),硕士、博士15例(3.20%);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251例(53.52%),哮喘61例(13.01%),湿疹102例(21.75%),变应性结膜炎43例(9.17%),荨麻疹85例(18.12%),有乳胶过敏史9例(1.92%),有昆虫叮蛰过敏史60例(12.79%),有食物过敏史19例(4.05%),有药物过敏史38例(8.10%);有AR家族史73例(15.57%),有哮喘家族史33例(7.04%);生活环境中有人经常吸烟228例(48.61%),工作环境多粉尘71例(15.14%),近12个月内换过居住环境47例(10.02%),近12个月内家里装修过或换过家具73例(15.57%),饲养宠物119例(25.37%),经常开窗通风439例(93.60%),经常打扫房间420例(89.55%)。接触汽车尾气及工厂废气的频率和量:不会接触到,接触量可忽略126例(26.87%);偶尔接触到,接触量轻度244例(52.03%);经常接触到,可避免,接触量中度82例(17.48%);一直接触到,不可避免,接触量重度17例(3.62%)。关注AQI:不会关注55例(11.73%),偶尔关注180例(38.38%),经常关注163例(34.75%),一直关注71例(15.14%);饮食结构:不科学9例(1.92%),一般255例(54.37%),比较科学177例(37.74%),科学28例(5.97%);锻炼情况:无锻炼62例(13.22%),偶尔锻炼207例(44.14%),经常锻炼125例(26.65%),每周规律锻炼75例(15.99%)。
2.2 AR患病率 469例居民中自报有AR典型症状、体征、病史和经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为AR的患者有99例,AR患病率为21.11%(99/469)。
2.3 社区成年人AR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有无湿疹、变应性结膜炎、乳胶过敏史、昆虫叮蛰过敏史,生活环境中是否有人经常吸烟,工作环境是否多粉尘,近12个月内是否换过居住环境,近12个月内家里是否装修过或换过家具,是否饲养宠物,是否经常开窗通风,是否经常打扫房间,接触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频率和量,关注AQI,饮食结构及锻炼情况社区成年人A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有无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AR家族史和哮喘家族史社区成年人A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社区成年人AR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患AR(赋值:否=0,是=1)为因变量,以年龄(赋值:18~20 岁 =1,21~30 岁 =2,31~40岁 =3,41~50岁=4,51~60岁=5,61~70岁=6)、学历(赋值:小学或以下=1,初中=2,中专、高中=3,大专、本科=4,硕士、博士=5)、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赋值:无=0,有=1)、哮喘(赋值:无=0,有=1)、荨麻疹(赋值:无=0,有=1)、食物过敏(赋值:无=0,有=1)、药物过敏(赋值:无=0,有=1)、AR家族史(赋值:无=0,有=1)及哮喘家族史(赋值:无=0,有=1)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AR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是社区成年人A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居民自报AR患病率为21.11%,不同年龄段居民AR患病率有差异,其中31~40岁年龄组患病率较高(35.82%);不同学历居民AR患病率有差异,且AR患病率有随着学历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本次调查中,学历相对较高的居民均处在40岁以内年龄段内,符合董玉芬等[8]报道的年龄与AR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的结论;李天成等[9]对北京AR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率较高,本次调查结果也与之一致。
表1 社区成年人AR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R in adults in community
(续表1)
表2 社区成年人AR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R in adults in community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AR家族史和哮喘家族史均与AR患病有关,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AR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是AR的独立影响因素。AR患病与变应原接触有关,避免变应原的接触是防治AR的首要原则,因此需加强健康宣教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接触变应原。AR和哮喘被认为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有效防治AR可改善上、下气道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10]。WARM等[11]研究发现,儿童期曾有过敏史及3岁之前曾罹患荨麻疹是20岁前罹患AR的独立危险因素。GRABENHENRICH等[12]研究证实,父母有AR、荨麻疹或哮喘病史可增加子女罹患AR的风险。NOGUCHI等[13]也在研究中提到,父母双方皆有过敏史时,子女AR发病率高达75.00%;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AR发病率为50.00%。本次调查结果与以上文献报道均相符,说明AR的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了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AR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是罹患AR的危险因素,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居住环境、关注AQI、饮食结构、锻炼等其他危险因素均未被证实与AR相关,考虑可能与调查的样本量较少、AR的病因复杂等因素有关。AR的高危因素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总之,本次调查为该社区AR的防治提供了一定依据,遇花粉或灰尘后过敏、AR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是AR的危险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AR的高危因素,以利于社区AR早期筛查。全科医生可开展适宜的防治知识宣教,引导居民进行有效防护,尽可能避免高危因素的影响。同时应整合社区资源,有针对性地将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至二、三级医院专科,使居民得到AR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