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19-08-23刘红波
刘红波
438406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上新集镇中心卫生院,湖北黄冈
近年来因人口年龄的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变化、烟草的泛滥等原因,腹股沟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目前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术式选择仍然存在争议[2]。本文采用对照研究,评价3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与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1月收治开展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222例。
纳入标准:①初发;②单发;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复发;②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③未能获得随访;④执行医师均有30例以上的手术经验。
其中选择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纳入平片组,男60例,女32例;年龄(44.0±16.7)岁;发生部分:左侧44例,右侧48例;分型:Ⅰ型17例,Ⅱ型50例,Ⅲ型25例。疝环充填术无张力疝修补术88例纳入充填组,男57例,女31例;年龄(43.7±14.5)岁;发生部分:左侧42例,右侧46例;分型:Ⅰ型15例,Ⅱ型51例,Ⅲ型22例。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42例纳入腹腔镜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1.8±13.7)岁。发生部分:左侧20例,右侧22例;分型:Ⅰ型6例,Ⅱ型24例,Ⅲ型12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包括标准以及改良Kuger术、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布片早期重型布片后期为轻型布片,根据需求修剪。常规打开腹股沟管,分离疝囊,合并处理合并疝,修剪布片,将补片覆盖在腹股沟三角以外3~4 cm的组织,以利于网片的回缩覆盖,无张力缝合浅表组织,使用长期可吸收的缝线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切口。②疝囊填充术:术中直接打开疝囊,将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回纳大疝囊内容物,荷包缝合推入腹腔,远端旷置。修剪网塞填充内环口处腹膜前间隙,使用可吸收线无张力缝合。将补片平铺在腹股沟管后壁,覆盖耻骨结节约为1 cm。无张力缝合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联合腱。复位精索,适当在腹外斜肌肌腱膜缝合几针,重建外环。③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镜下评估疝类型,寻找隐匿疝。腹部沟疝对侧下腹部0.5 cm纵向切口,插入0.5 cm Trocar,插入分离钳,拉出或结扎疝囊,显露内环口,回纳内容物至腹腔,远端旷置,裁剪补片至合适大小、形状,镜下送入覆盖在腹股沟肌耻骨孔上,无张力缝合。
观察指标:3种手术疗效指标,包括症状消失率(无慢性疼痛、异物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三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平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8.5±9.6)min、(10.5±4.2)mL、(7.5±1.6)d。充填组分别为(37.0±10.2)min、(9.5±4.3)mL、(7.8±2.0)d。腹腔镜组(43.5±8.6)min、(5.4±2.5)mL、(6.0±1.4)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高于平片组、充填组,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平片组、充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腹腔镜组、平片组、充填组症状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4]。从本次研究来看,基于单中心的分析显示,针对单侧、初发的腹股沟疝而言,腹腔镜组、平片组、充填组症状消失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较早,复发率在1%以下,本文未得出类似的结论,可能与样本例数不足、并非随机对照研究有关[5]。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部位牢固,但是充填疝环的网塞刺激、成纤维细胞冲入疝囊引起的症状发生率相对较高[6]。对于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也不少见,一项基于13篇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似的研究也较多。
本文未得出研究,腹腔镜症状消失率100.0%,高于平片组、充填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开展例数不足有关,腹腔镜手术并不是慢性疼痛等症状唯一的影响因素。从并发症来看,也未得出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结论,腹腔镜组达到23.8%,这可能与纳入例数不足、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更长有关。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在症状改善、复发控制、并发症发生方面无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时间更长,但是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表1 三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