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疏通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评价
2019-08-22陈瑛
陈 瑛
(睢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商丘 476900)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发病率占总体不孕症的20%~30%[1]。输卵管构造特殊,在接近宫腔的峡部易发生炎症引发阻塞,因此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通为主,传统介入治疗方案是将微导管送至阻塞部位,通过导丝进行疏通,分离粘连的输卵管,再注入通水液,实现复通的目的。但此种方案术后再粘连的概率较高,宫内妊娠率低[2]。如何确保疏通率,提高宫内妊娠率,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次研究尝试采用机械疏通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8月~2018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4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均为单侧病变。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35.4 4.2岁,病程2~8年,平均3.9 1.0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7~49岁,平均35.2 4.5岁,病程2~9年,平均4.1 1.0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机械疏通方案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用窥阴器暴露宫腔,将双气囊管置入,注入气体3~5 ml,在造影引导下逐渐加压,注入6~8 ml的对比剂,观察宫腔充盈情况,要确保宫角充分暴露,送入5F导管,确保导管前端指向阻塞部位,逐步推进导管,将3F导管送入导丝并试探性推进,待进入输卵管峡部后退出,注入1~2 ml对比剂,观察造影情况,确保输卵管通畅后再注入混合药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生理盐水),之后退出所有器械。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臭氧注射治疗,经3F导管缓慢输入臭氧气体,浓度50 ug/ml,注入10 ml~15 ml,确保疏通后的输卵管内充满臭氧。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4周时的输卵管通畅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均采用输卵管造影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输卵管通畅率对比
观察组在术后1周、2周、4周时的输卵管通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输卵管通畅率对比[n(%)]
2.2 宫内妊娠率对比
随访期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为57.1%(2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1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机械疏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最常用的手段,通过微导管、导丝疏通可以有效分离粘连的皱襞,从而扩张狭小的输卵管通路,使阻塞的粘液崩解,重新形成通路。在疏通后注入的混合药液能够进一步清除输卵管峡部的阻塞物,通过液体的冲击力更有效的分离粘连,并起到消炎、抗感染的作用,机械疏通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3]。但机械疏通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术后再粘连概率高、宫内妊娠率低等问题。
臭氧具有高效、广谱的灭菌效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同时可改善组织血运,减轻组织水肿[4]。臭氧的强氧化性特点可改善局部氧浓度,加强抗氧化酶的表达,中和部分氧化产物,改善组织炎症水肿表现。臭氧在妇科感染治疗上应用较多,但关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机械疏通后应用臭氧联合治疗的报道较少。在进行机械疏通后,注射臭氧能够形成局部填充效果,避免组织再粘连,同时臭氧的理化性质也能够起到抗炎、消肿的效果,最大程度上保留的输卵管功能[5-6]。从数据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方案,在术后1周、2周、4周时的输卵管通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为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5%,这说明臭氧注射能够维持机械疏通后的效果,避免了术后再粘连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机械疏通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升输卵管通畅率及短期内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