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肝纤丸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2019-08-22沈科书张诗琪

智慧健康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诺福韦胶原乙肝

沈科书,张诗琪

(1.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2.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 300070)

0 引言

乙肝即乙型肝炎,主要是由肝内沉积过量的胶原和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细胞炎症,其发病时无明显症状且较为隐匿[1]。在中国感染率已高达7.18%左右,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不同地步的肝纤维化,HBV 病毒会在体内不停复制,严重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2-3]。因此,抗纤维化的首要关键是抑制HBV 病毒复制。替诺福韦具有耐药率低、耐受性好、疗效强、明显抑制HBV 复制的特点,是新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我国中药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特色,认为肝纤维化的病机为“血瘀痰结”“虚损生积”,则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4-5]。因此,本次研究使用替诺福韦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肝肝纤维化,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选取我院2014 年4 月至2016 年4 月接收诊治的160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 例。观察组:男46 例,女34 例,年龄18 ~50 岁,平均(31.63±5.43)岁。对照组:男49 例,女31 例,年龄18 ~50 岁,平均(33.29±6.0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乙肝肝炎诊断标准;②6 个月内无抗病毒药物治疗史;③精神、认知等正常,能够有效配合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失代偿性肝硬化及合并肝脏肿瘤者;②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③重型慢性乙肝或药物成瘾者。

1.2 方法

两组治疗周期为48 周,均服用替诺福韦[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号:H20130689]治疗,口服,1 粒/d,每粒300 mg,持续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抗肝纤丸(服用方法:口服,1.5 g/次,3 次/d)联合治疗。抗肝纤丸主要成分为:丹参、西红花、鳖甲、川芎、当归、三七、木香、砂仁、僵蚕、黄芪、红参、枸杞子、蛤蚧,辅料为蜂蜜。

1.3 观察指标

抽取每位患者空腹时静脉血于其治疗前和治疗48 周时,分离其血清,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 ⅢP)各项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各项肝功能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ST、ALT、TBIL 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注:组内同治疗前对比,a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 时间 ALT(U/L) TBIL(μmol/L) AST(U/L)观察组(n=80)治疗前 71.66±5.48 68.12±4.28 55.16±7.02治疗后 13.39±3.07ab 19.54±2.79ab 11.51±2.43ab对照组(n=80) 治疗前 72.44±6.06 66.77±5.27 57.51±6.77治疗后 20.28±3.47a 28.13±3.02a 28.06±3.03a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N、ⅣC、HA、P ⅢP 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比较

注:组内同治疗前对比,a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 时间 LN ⅣC HA P ⅢP观察组 治疗前138.28±16.06 118.96±8.51 206.62±15.11 148.28±11.41(n=80)治疗后 82.37±7.49b 71.31±6.18ab 69.33±6.98ab 93.42±8.22ab对照组 治疗前142.36±13.38 122.17±9.59 209.46±14.36 149.37±12.48(n=80)治疗后112.18±10.47a 80.55±7.21a 86.16±7.52a 106.52±9.36a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经研究显示,发病诱因为乙肝病毒的肝硬化患者约为总体的30 %,而在中国则达到了58 %[6-8]。在肝脏细胞中,病毒会持续复制导致持续性、反复性的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导致肝硬化、肝癌甚至肝衰竭,而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就是纤维化[9]。因此,患者在治疗时,除了抑制病毒的复制外,还需改善肝脏损伤,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替诺福韦具有耐药率低、耐受性好、疗效强、明显抑制HBV 复制的特点,是新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研究显示其对多种病毒均有良好的抗性[10]。替诺福韦主要的抗病毒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1)其活性成分能与天然的脱氧核糖底物进行竞争性的结合,能明显限制病毒聚合酶的作用;(2)因细胞色素P 450 进行酶系代谢时,替诺福韦并不参与其中,也不会相互发生作用,因此,由该酶引起的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药屏障。而抗肝纤丸主要成分中的黄芪具有利尿消肿、补气固表的功效可有效降低肝内胶原沉积和肝内胶原含量;鳖甲具有软坚散结和抗纤维化的作用,有助于肝细胞合成白蛋白;三七具有抗血栓、保肝、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其抗凝作用显著,可促进机体代谢速度;而丹参的归经则主要是肝经,针对性的对症瘕积聚进行缓解,活血化瘀。

综上所述,抗肝纤丸能有效延缓并抑制肝纤维化病理进程,有利于帮助肝功能的改善,在治疗乙肝肝纤维化时,抗肝纤丸和替诺福韦联合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诺福韦胶原乙肝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替诺福韦可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研究进展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