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语的前世今生(之七)

2019-08-22刘建农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7期
关键词:八字俗语

刘建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人们追根溯源,审视自我,翘望未来。一句简单的话语,已然含盖了这一切的努力。于是,人们时不时会引用这句名言,使用多了后,它渐渐褪去华美的哲学外衣,只剩下光膀子的背心短裤,行走于街头巷尾。至此,这句名言就“进化”成了俗语,从笔墨痕迹变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思想储备。这似乎就是俗语的形成过程。

那么,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出自哪部典籍?为何而说呢?其实,它不诞生于风花雪月的喃呢,也不成就于旧纸堆里的冥思苦想。这句话不是出自哪本书,而是写在画布上,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100多年前的题词,它是一个自杀未遂者的内心独白。这就是俗语的前世今生,也是笔者对俗语感兴趣的源头。对于常用或有歧义的部分俗语,笔者试着重新做了解读,专著近期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

八字还没一撇

“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倪。试想想,“八”字是怎么写的?第一笔是“丿”,第一笔“丿”都没写,怎么会有完整的“八”字。追根溯源,一是说,这句俗语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二是说,源于禅宗;三是说,来源于民间的测八字。

先说历史典故: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在宋·朱熹写的《与刘子澄书》一文中说了这样几句话:“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敞开,可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进门,反而朝外走。这句话的主题虽说是让人们学习圣贤之道,但却流露出朱熹对这些不认门的人的惋惜、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可是,他决不会想到这句话竟是俗语“八字没一撇”之源。问题就出在他的那个“八”字上,“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这里以八喻门无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没一撇,即是没有门,现时,我们常说的“没门儿”(意思是不可能)、“没门路可走”(意思是没有法),若追根考源,恐怕也都源出于此。和世上任何事物一样,俗语也是向前发展的,其含意也是在变化的,“八字没一撇”原指没门儿,现在演变为没办法、没眉目、没头绪、不沾边的代词。

二是源于禅宗。宋·《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还没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

三是说来源于民间。“八字还没一撇”最开始是用来形容男女婚姻的,“八字”是指男女的生辰八字。在古代,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要合(即不相冲相克),才能通婚。

旧时有个俗称叫做“发八字”,即正式定亲之意。首先,男女双方家长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若八字合,男方则选定黄道吉日与女方交换当事人的生辰八字,俗称“发八字”。

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还没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

又如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这句俗语也写作:“八字没一撇”、“八字还没一撇儿”、“八字没一撇儿”。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出自《南史·吕僧珍传》,其中有一段记载:“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房吕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这个故事是说,南朝梁武帝时,宋季雅从南康做官退休回到京城,在吕僧珍的住宅旁边买了一处房子。吕僧珍问他花了多少钱,他说花了1100万。吕僧珍说他买得太贵,宋季雅回答:“我是100万买宅,1000万买邻。”

宋季雅为什么非得要与吕僧珍为邻呢?原因就是吕僧珍当时官风很正,人品很好,非常有学问。吕僧珍在任南兖州刺史时,他的一个卖葱的侄子找到他,想在州里谋个差事。吕僧珍当即毫不客气地拒绝说:“我受了国家的重恩,日夜都想着效力报答。你没有为国家出过一份力,怎么可以提出非分的要求?还是回去卖你的葱吧。”吕僧珍家的旧居在南兖州城北街,前边是督邮的衙门。吕僧珍做了官以后,很多人都劝他:“你应该把督邮的官衙迁到别处去,这样就可以把你家的宅院扩大了。”吕僧珍听了很生气:“怎么可以搬掉官衙扩大自己的住宅?这样的事我绝不会干!” 所以,在宋季雅看来,花1000万买邻也是值得的。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宋·辛弃疾《新居上梁》中有此句。

好宅子不如好邻居,好邻居千金难求。“孟母三迁”到“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再到“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对邻居(环境)的选择一直没有放松,因为中国人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而且知道,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洗儿》

公元1083年9月,谁也未能料到,长江之滨的黄州东坡雪堂,四十七岁的大宋才子苏东坡与小妾朝云喜得贵子全家人欢天喜地之时,他即兴挥毫写下的竟是这首丝毫不起眼的《洗儿》诗。

赶来道喜的朋友们非常奇怪,这与他一年前所写下的豪迈惊天的一词二赋相比,此诗实在不能入眼。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往往未如所料而又恰恰正如所料,此子取名遁儿,第二年不满周岁时,苏东坡前往汝州赴任,遁儿于途中不幸夭亡。所有这一切似乎昭示着苏东坡日后的人生注定要历尽坎坷,大起大落,祸福相随。

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一转折也;人聪明就该一生顺利,我却因聪明误了一生,二转折也;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三转折也。苏轼的牢骚全在这些转折中。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这句俗语应流行于明代,明代·冯梦龙《古今笑》:“频年谪居,尝作《洗儿》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正是因为《古今笑》,这首诗才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明代·周清原的短篇平话小说集《西湖二集·第四卷》:“然与其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如做个愚蠢之人,一生无灾无难,安安稳稳。”可见,最迟明末,“聪明反被聪明误”已经语句完整地流行了。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这句俗语是以生物的生态环境做比喻,落脚点是后面的一句:“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唐代·房玄龄等《晋书·郭璞传》:“而中兴之祚不隆,圣敬之风未跻者,殆由法令太明,刑教太峻。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

“水至清则无鱼”后来被浓缩成一句成语:“水清无鱼”。“水至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人至察则无徒”,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朋友”。“人至察则无徒”,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

我个人更喜欢“水至清则无鱼”这句。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远大于“人至察则无徒”或“政至察则众乖”,“水至清则无鱼”首先给出的是个社会问题,任何社会的主流声音,虽然都强调“真、善、美”等,但过于极端就“水至清”了,社会就不能容你。以岳飞为例,不贪财、不好色、不求名、不恋权,一心要“精忠报国”。皇帝认为他要谋逆篡位,同僚认为他做完人,我们就是陪衬,下属也有人怨他挡路。当然,百姓喜欢,可什么事儿是百姓说了算的?

“水至清则无鱼”,在当今更是如此,你想“至清”你就“自清”吧,别说官场,生意场、职场,太多的门都不为你开。

其实,水浑一点也不要紧,只要你还能坚持你的原则就好,前提是你得有原则。郑板桥有原则,他也说:“难得糊涂”。

猜你喜欢

八字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客家俗语巧诵读
俗语图文对对碰
八字这劳什子
数字俗语
浅谈对公民层面提炼“八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人生八字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