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

2019-08-21王贵玉

财讯 2019年21期

摘  要:会计目标作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基础,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有待完善的突破点,现代公司的会计目标都偏向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向企业所有者披露相关财务信息,而忽视一些其他人士(如监管者以及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之外的社会公众)。因此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会计信息输出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的基础是:在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之上,对我国的会计目标进行重新审视,指出受托责任观是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报告的基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横截面上的辅助观点。

关键词:会计目标;利益相关者理论;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經济决策。那么,谁是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使用者对信息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先行财务报告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这些问题都促使人们对我国的会计目标定位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一、会计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文献资料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一是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二是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三是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成为利益相关者。

Fredrick(1988)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

Wheeler(1998)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一是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二是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性成间接关系,如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三是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自然环境等;四是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等等。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可知,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注重全部利益者的利益和需求,而不是只关心股东的利益。当企业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加以考虑,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才能保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般而言,企业利益相关者以财务报告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而会计目标又会影响企业所提供财务报告的侧重点,也即会计目标会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因此,思考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以及充分考虑他们的不同需求。

二、会计目标定位的两种观点

目前来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关于财务报告表述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由于会计目标引导和指引着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所以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决定着企业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侧重点。

(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产生于较为简单的经济环境,委托代理的存在是受托责任观的基石。把“受托责任观”延伸到公司治理范围,它是指资源管理者对资源所有者承担的、所需交付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管理和运用,实现让资源增值的责任。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是受托关系是受托责任制产生的基础;二是受托方有义务向委托方以恰当的方式或尽可能准确的方式如实反映和报告履行受托责任的过程及其结果;三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公司治理不断丰富和扩大,公司的受托者还承担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报告社会责任情况的义务。

因此可以得出,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偏重可靠性和客观性。

(2)决策有用观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治理结构的复杂化,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在此背景之下“决策有用观”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在“决策有用观”中,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财务会计的目标等同于与财务报表的目标;二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一些与特定投资者的特定决策有关的信息;三是财务报告应该向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营融资方面的信息;四是现在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职工、管理人员、董事、客户、证券分析师、税务部门、主管部门、立法机构、工会、新闻媒体等,根据他们对企业的经济利害关系和需要了解企业的情况而做出各自的经济决策,都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因此可以得出,在决策有用观中,会计目标更倾向于相关性和有用性。

(3)对两种观点的评价

在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种观点各有各的独特之处,但是在不同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会计目标的界定也是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两种观点任何一方都难以全面真实有效反映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重新探讨,在哪种视角下的会计目标是比较有用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

通过查阅会计利益相关者的一些文献综述,不难从中发现,公司利益参与者有许多。尽管有不同层次类型的划分,但是企业的股东,债权人作为每个企业最基本的相关者,仍旧处于企业最重要的层面。他们是保持企业不断持续经营的资金来源。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足够的资金量支撑。而且对他们来说,真实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会计目标进行界定时,首先考虑的应该就是企业的股东以及债权人;其次,员工(包括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人员),作为企业的骨干人员,掌握企业的核心资源(技术、工艺、业务等),具有更便捷更直接的方式对企业的会计进行操作,与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他们更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受托履行情况;然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扩大发展,政府不仅管理和约束企业,也保障和扶持企业的健康成长,但同时两者都受到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作用的影响,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人和管理者,更关注企业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后,其他的投资者,指除了上述以外的,以经营管理企业为主的投资人,他们则更愿意去关心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如果说会计目标是大海深处的一只航标,那么信息决策者便是出海者,“受托责任观”作为导航仪指引出海者前进的方向,“决策有用观”则作为风向仪提供给出海者所在的方向。导航仪为主,风向仪为辅,更有利于出海者抵达他们所想去的远方。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6-168

[2]孙晓.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02)

[3]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剖析[J].会计研究,2005(01)

[4]关翠.关于我国会计目标定位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08)

[5]时军.我国财务会计目标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

作者简介:王贵玉(1996—),女,在读研究生,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